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江南李记 (第1/1页)
没办法,石州城里货行不少,竞争也大。 萧烈送来的这些皮子都是顶好的。辛苦跑一趟,不管是送去南方,还是北方的京城,都能狠狠翻番儿赚上一波。 能有长期稳定的货源,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货都验过了,李老板接过算盘亲自给萧烈结账。 “这些腌rou,两个种类的大小都差不多。就还是按之前的价,野鸡一只三十文,共三百六十文;兔子一只四十五文,共五百四十文。” “灰兔皮比较常见,且做成一件成衣大概需要九十多张皮子缝合呢,价格不高,一张皮子我给你算五十五文,这价绝对公道了!” 李老板是打算将萧烈发展为稳定的货源,价格方面便按着市价走不坑他,还多给了几文哩。 萧烈看着李老板算账,皮子市价他也了解,李老板确实没算计压价。 李老板再将狐狸皮分成两拨,正好是萧烈的两张和孙长明打到的三张。 “两张偏灰褐色的皮子,这大小颜色,我一张算你一两;另外那三张偏红棕色,更受欢迎,好卖。两张大的共计三两,剩下的小的是一两。” “貂皮价更高,但它小了些,我这儿收了去也就能做个围脖,算你四两吧。”李老板一通拨打算盘,“这儿一共是……是十一两八百三十五文,萧兄弟看看对不对。” 李老板拨了半天的算盘,傅胭早在他报价时已心算得出了结果。 等着李老板最终报出的数儿和她心算的一样,傅胭悄悄戳了戳萧烈。 接收到傅胭的暗示,萧烈就知道价钱没错。来之前说好了,今儿他媳妇算账! “辛苦李老板了,数没错。”萧烈淡定地点头。 李老板知道萧烈就是个农家猎户,没想到突然看到这么多银子也如此淡定没有出丑,不由又高看了他几分。 “那好,既然没错,我让伙计去取银子来。”李老板热情地招呼。 店里的伙计端着木托盘走过来放到小桌上。 托盘里摆放着十两纹银,一两碎银,八钱又三十五文。 萧烈查看过后再次递到傅胭的篮子里。 钱货两清,萧烈和傅胭也起身,不再久留。他们还得去绣铺呢。 李老板也起身,亲自送他们出门:“萧兄弟你放心,下次有货只管送我们铺子,保管价格公道!” 萧烈客气回礼:“那就下次再上门叨扰李老板了。” “嗨,别客气!常来啊!” 告别热情的李老板,萧烈陪同傅胭前往李记布庄。 傅胭从手中的篮子里拿出一个小包袱,里面都是她做的绣品,篮子里剩下的则是今天卖货收到的银子。 她将篮子递给萧烈:“你拿着吧。”篮子有些重,傅胭也不是不能拿,更主要的是路人行人众多,小偷小摸的混子趁机常出来,钱放在健壮的萧烈那更安全稳妥。 萧烈默契地接过,将手里剩下的麻布袋子随意团起塞进篮子里,仿佛这篮子就是个放杂物的。 今儿赶集,李记布庄铺子里挤满了来采买的妇人姑娘。 萧烈不由停下脚步。 铺子都是姑娘媳妇的,他个大男人不好挤进去。 傅胭摇了摇手中的小包袱:“我进去就行了,你在外面找个地等等我吧。” 铺子左手边有个茶水摊,萧烈指着那儿示意傅胭:“那我坐那摊子上等你,你慢慢挑,不急。” 萧烈说罢,看着傅胭走进铺子后,他也提着篮子坐到茶水摊上,和摊子老翁要了杯大碗茶,遥望着布庄。 ** 李记布庄,傅胭进到铺子里,总算透过人群看到了老板李娘子。 此时,李娘子正在一大婶面前,牵着一条长长的布匹介绍着。 农家人买匹布总是会千挑万选,李娘子温柔耐心地解释她们的疑问。 瞧着李娘子忙碌的身影,傅胭也不上前打扰。她索性细细地逛着铺子里的绣品摆件。 大多是常见的帕子、绢花、荷包、成衣等。 在铺子的里侧,摆放着一件落地屏风,众人即使路过都会下意识离远着些。 无他,实在是这面屏风看着就价钱不菲。 屏风上绣着鲜艳盛开的牡丹群,朵朵红艳,花瓣清晰可见,形态各异。屏风用花梨木框装裱着,大气明丽,不似凡品。 傅胭走进细细观察屏风上牡丹的绣活针脚,紧密扎实。等她绕后观察才发现,这居然也是一面双面绣! “小娘子看上我这铺子里的镇店之宝了么?”李婷从刚刚的人群里脱身,便看到一位秀美眼熟的小娘子正在看这屏风,喝口水后又上前招待。 “这屏风是从江南纺织世家李家运过来的。黄花梨木框配李家的独家双面绣手艺,八十八两纹银,也是讨个好彩头。”李婷详细介绍着。 “这绣技确实不俗,今儿得幸欣赏到这番绣品。”傅胭捧场。 李婷倒没指望这小娘子能买下她家的镇店之宝。她介绍这些,既是招待感兴趣的傅胭,也是说给周围的人听,也好宣扬下他们江南李记的招牌。 “我家铺子种类齐全,小娘子也可看看有没有别的感兴趣的绣品。” “买倒不急,我这儿有些自己做的绣活,不知李老板可有时间掌掌眼。” 傅胭摇了摇手上的小包袱。 知道她的来意,李婷也不拒绝。 “小荷,我有事先去趟后院,你看着儿些。”李娘子嘱咐好铺子里的管事娘子,转身引着傅胭走去后院。 李记布庄前面的店铺大,后面的院子厢房更是不小。 傅胭随着李娘子走动间,路过敞着门的屋子时,还能看到里面坐着些正刺绣的绣娘。 绣娘们看到东家领着一位昳丽秀美的小媳妇进来,也好奇地抬头望了几眼。 李记布庄背靠江南专营布缎生意的经商世家,李娘子又是李家的旁支姑娘,嫁到石州后撑起这家铺子。 她既会从江南运进精品布匹绣品,也会将石州的特色丝线布匹运回去。李家在厉朝依靠着这套运转模式,从而掌控了货源的多样性。 所以李婷的铺子里也常年收绣品。 傅胭先将四套荷包、帕子、绢花取出。 李婷扫一眼,不由放下了手中的杯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