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八章 保卫应天 (第2/2页)
养济院,惠民药局全都普及到坊,而且是真正的运作着,前者就是国营养老院加孤儿院,后者是国营免费医院,朱元璋时代这是真正的国营医院,一直普及到县一级的。 医生由太医院直辖。 从太医院选派医生在各地常驻任职,需要的药材通过对各药材产地每年出产的以抽分方式获得。 明朝税收体系里这个抽分一直是很重要的。 所有药材生产商必须拿出一部分给国家,然后国家分配给各地这种国营免费医院,专门用来给没钱的贫民治病。 另外这也是地方医药行业的主管。 但他儿子时候就已经基本没什么卵用了,以至于朱棣下旨特意警告,不能徒有文具而已。 然后一代不如一代。 到现在实际上就是个瘟疫发生时候才被想起的摆设。 但杨丰是真正把这东西恢复,虽然免费医疗不太可能,但利用这个制度建立现代医疗体系还是可以的,公立医院加乡村医疗所,培养接生婆搞好消毒卫生提高人口增长率是完全可以的。但对于已经很多代没看到这东西真正运作过的老百姓来说,现在恢复运作的惠民药局,那就简直可以说奇迹了。 他们在这短短一个多月里,就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未来,经历了无数代的腐朽之后,这片土地上真正在萌发新春。 “那就行动起来,用你们自己的双手去保卫她啊!” 杨丰说道。 这时候后面其他各坊的委员们也在赶来,朝天宫的大门前人们越聚越多。 “外面的敌人有二十万,我们的兵力是两个镇,两万五千人,这两万五千人就算全都到城墙上去,也无法填满内城的城墙,更别说是外城墙了,可你们难道不是人?你们喜欢你们目前的好日子,想让她继续下去,让你们的子孙后代也过这样的好日子,甚至过更好的日子,那么就拿出你们的行动来。 男人拿起武器到城墙上去。 女人和小孩在下面为男人运输弹药送水送饭。 工匠们在城里面,为士兵们制造武器弹药,所有人都为抗敌出力,一同保卫我们的公社。 敌人有二十万又怕什么,我们这座城里有两百万人,为什么要害怕二十万敌军?” 杨丰喊道。 “对,是男人都上城墙!” “对,保卫公社!” …… 那些委员们立刻一片激动的吼声。 “走,到朝天宫,该如何做咱们得好好安排一下!” 杨丰满意的说道。 紧接着他第一个走进了朝天宫。 他身后那些委员们,立刻跟随着他涌入。 而就在此时,他们的敌人也已经踏上了大胜关……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弘光朝总督上游军务董裕,一边矜持地吟诗一边踏上面前的码头。 实际上他更想用陈友谅来比喻,毕竟目前他的情况更像陈友谅,但一则不吉利,二则终究不像个大明的大臣,这样也就只有这句诗更合适了,而在他身后也像当年陈友谅一样,带着浩浩荡荡遮蔽了江面的庞大舰队。这是湖广和江西两省拼凑,其中甚至还有几艘巨型的楼船,这是去年新建造的,虽然这东西在这时候打仗已经不太合适,但运输士兵却很好用。 他们在上游,那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运输大量士兵及时增援南京。 所以战船越大越好。 而在他两旁的码头上,一艘艘战船停靠,无数全副武装的士兵正在踏上这片当年大明太祖皇帝战斗过的土地。 “扩庵公,那我等就等着一片降幡出石头了!” 他身旁跟随的一个儒生笑着说道。 他身旁跟着一大堆儒生,他是江西抚州乐安人,路过九江时候,白鹿洞书院一大堆士子跟着来装逼。 “哈哈哈哈!” 董总督看着远处南京城开怀大笑。 这时候他们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哗,他随即转头向那里望去,一艘战船因为拥挤搁浅在了岸边,上面几个随行的儒生,正在呵斥岸上士兵,应该是想让他们趟水过去背自己上岸,但后者没怎么搭理他们,引起那几个士子不满。 董总督只是一笑而已。 紧接着他就将目光转向了雨花台方向。 而那几个士子也终于屈服,很不爽的掏出银子来,这才有几个士兵走进江水,过去背他们上岸。 “那是什么?” 董总督看着雨花台下面,一片绿色中几片异样的反光。 他身旁跟随的一个武将立刻表情凝重起来…… “结阵,是骑兵!” 他紧接着吼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