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导航_四、修道与修行(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修道与修行(上) (第2/2页)

个活着的生物,其遗传基因都可以算是万岁、万万岁了,修仙是要挖掘长生的秘密。

    凡人皆修道,谁能破此谜?

    俗云:穷学理、富学文、贵学道。饱暖思yin欲,富贵求长生,逐次修身、修心、修灵。

    修道讲究财侣法地,财:炼丹费钱啊,用的都是贵金属;侣:家有仙妻才好双修;法:网上现在有的是功法;地:市里黄金地段的房子神仙也买不起,倒不如郊区清幽,没有雾霾灵气足。

    要说修仙的条件没人比的过皇帝,但是现代人更懂科学。

    范仁,世人总以为修道就是打坐,或者闭关修炼,这全是误解,咱也未能免俗,后边【静坐与睡眠】肯定是最重要的一章,能不能写好还不敢保证,不过请放心,本书必将开启科学修仙之门。

    打坐,只是日常锻炼而已,静坐,也不过是,一场白日梦(这句话可否点醒无数痴迷)。

    修道必先修行。

    怎么修行?俺要说挣钱就是修行你会不会打我?好吧,换个说法:所有能提升境界的行为都是修行。

    有人就喜欢偷东西,觉得特刺激,被人抓住打个半死能提升境界,好啊,没关系,去做,修成变态。

    修行必先修德。

    怎么修德?如果五行里缺德,那就补上呗。忠孝仁智礼义廉耻勇信,看看缺什么。

    不就是八荣八耻么,是不是太主旋律了?生于斯、长于斯,就跟随主流价值观吧。

    坦白讲,修行就是修德。道德经,道德经,这还不够明白么?但俺也就点到为止,不然成德育课了。修道是很高大上的一件事,心里面有数就行了。

    范仁不断找刺激,来满足情感需求。人人都道,笑比哭好,真的如此么?

    喜怒哀乐,必然伴随着,成败得失,情绪的本身,人并无喜好。爱看喜剧的,也并不比爱看悲剧的更多,如果不牵扯到得失,人非常喜欢体验情绪的起伏。凡是成功的文娱作品,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人的内心。

    但凡能调动起人的极端情绪,呵呵,恭喜,收获铁粉。因为人处于极情时,会专心致志,显露英雄本色,展现远超平时的能力。这就是道境,会象吸毒一样上瘾,凡能让人疯狂的事情,都可以勾起极情,比如战争、摇滚、传销、竞技体育、邪教、赌博等等,而日常平淡生活,普遍缺乏激情。

    好高骛远,喜新厌旧乃人之常情,能从平淡中达到极情,方为得道。所以阳明先生诗云:

    饥来吃饭困来眠,

    只此修仙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

    却从身外觅神仙。

    你看佛主如来,一帮比丘,每天舍卫城里讨讨饭,回来菩提树下一打坐,晒晒太阳,神侃大山,优哉游哉。

    无情未必真豪杰,千金散去还复来。

    喜怒哀乐的情绪挥之即散,患得患失的心态才会降低境界。

    有为才会有得失心,无为则尽可以尽情抒发,嬉笑怒骂,修道者保持“静”态,不因得失挂怀,方能纵情于天地。

    成败得失,鸡虫之争罢了,此心之外,并无他物。

    俺将人的状态,只用一个字“静”来衡量,这个静不是冷静的静,更不是动静的静,这个静是天人合一的契合度,是内外的和谐度。这样的表述,即使现在不被认可,N年以后,势必会成修道典范。

    以情入道境是有为,是修行;以无情入道境是无为,是修道。

    对情的把握,就是人修道的灵根。灵根的好坏就是看“无我”程度。

    这位rou丝说了,财侣法地,一无所有,能修行么?当然可以啦,不论挖煤的,种地的,坐办公室的,送快递的,鼠有鼠道,猫有猫路,都是在谋生,都有独特的道行,谁不是修行。

    一切有为法,全都是修行。有为只是修行,无为才能修道。

    无为不是不做事,只有不带功利心(机心)地做事,才是无为,才能无为无不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简单说吧,要以无事的心态去做事,人要做事情,又不陷于事物的烦乱之中。这自然太难了。

    有事却秉持无事的心态,是为“静”。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大将风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