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第1/1页)
有时人们会莫名地感觉痛苦,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有什么具体的疾病。 那么,不如交给自然来筛选,看看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人处在红尘浊世之中,要保持清静,殊为不易。 道家修仙要法天象地,天人合一。 清静经中言:“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阴符经中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大地受阳光雨露的滋润,纯净的水汽蒸腾向上,阴雨带着污浊回归大地。 “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是人体周天运转的自然状态。犹如天地间水汽的循环往复。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静是人最好的状态,也是神仙境界。 道德经中言:“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回归清静就像观想一瓶泥汤水沉淀返清。 浊气是沿任脉谷道向下走,清气是沿督脉脊柱向上行,这是能量的大循环,通过呼吸时时调动。向上是六阳之首,向下是会阴xue,乃至涌泉xue。 黄帝内经中将清气看做阳气,将浊气看作病气,升阳火,降寒湿。与正常状态相反的,是浊气上升,清气下降。 如果忧虑过重,消化不良,循环不畅,导致浊气上升,就会头昏眼花,鼻塞流涕、口臭,便秘等等。 人体自成小天地,清浊不仅分上下,也分内外,向内为天,向外为地,摄入清气,排出浊气。 凡人不舒服,要么是外界寒毒入侵,要么是内部经络不畅。像病毒,就属于外界的浊气。如果人体阳气充足,即使感染到病毒,也可以免疫。 阴寒入体,就要用阳气对冲。 所谓浊气,也是道的另一半,不可能不存在,有好,必然相应的也会有坏,这是大道循环的动力,人类幻想的清洁能源,不过是想尽量远离浊气罢了,但浊气并不会有丝毫的减少。 清浊之间的互动,阴阳轮转,是天地生生不息的奥妙。 “气”的概念是传统文化中独有的,精、气、神是供应身、心、灵的能量。 精在血液中流转,气在神经中流转,而神在经络中流转,打乱能量的流转会产生淤堵。 练气炼得是什么?是意念、意志。意志是什么,是意识对能量的调用,对身体、情绪的控制力。是专注的能力。 人的意志秉持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就能契合天地之道。 人的意识活动,尤其是负面情绪波动较大时,通常会干扰到这一自然过程。意识是高级动物独有的对于世界我的认知,恢复无意识,能帮助人体自然的运转。 呼吸是无意识在控制,当修行者在调息时,就是在有意识在调整一些东西。 低等的动物是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的。无意识在对身体能力的运用上更具优势。 意识的出现,科学的产生,可以清醒地认知世界,但还不足以调理经络中亿万年形成的清浊之气。 当身心沉静下来,那些你不能分辨的浊气,代表着那些令你不适的东西,就会沉淀下来。 但无我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境界,那么,在意识中,植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概念,成为潜意识层面的认识,就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这无关乎信仰,但有着信仰类似的力量。 玄而又玄的信念,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人在思想和身体剧烈的变动中,清浊的互换动荡也在加剧,也更容易发生问题。而在安静时,更容易保持清静状态。所谓一动不如一静,静是动的根基。“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如果能在动中保持清静状态,那就更高明了。 清浊并不能分得很清楚,正像好坏也不是那么绝对。往往是清中有浊,浊中有清,这才是天地的常态。但在混沌中,如果不想迷失迷茫,始终牢记: 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