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英雄不问出处 (第1/1页)
反正现在也不用考试,取消高考之后许多人家都认为不用再去上学了。 特别是在农村,孩子们都勤快,哪怕只有几岁也可以干活。 去上学干什么,耽误正事不说还费钱。 虽然学费不算贵,那个书本不要钱呀,笔墨纸砚不要钱呀? 黎江没有去上学,自然地,作为双胞胎兄弟的黎海也不会去上学了。 唐心尤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的看着顾南问道:“那你呢?” 顾南更加的理直气壮了:“我要照顾我爹,哪有时间去上学?” 照顾他爹? 唐心瞠目结舌,想象着八岁不到的顾南照顾人高马大粗壮的顾老三的场面,打了一个寒颤。 黎家和顾老三家里虽然条件不咋样,却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人家,一开始是认真的打算让孩子去读书的。 哪怕不参加考试也无所谓,最起码以后出去不会当睁眼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可是三个孩子却都是那种不争气的,主要是比较活跃不喜欢被关在小小的课堂里。 为什么要去上学,天天山里水里的浪多好。 又可以玩得开心,还可以帮家里干活,那不比去上学强多了? 唐心不知道内幕,不可思议的看着婆婆:“娘,咋不送弟弟们去上学,这里没有小学吗?” 方氏才不背这个锅,实话实说:“咋没有,去年就想送他们去读书。可是这三头倔驴,死活说读书没用不肯去。” 也就去了那么两三天,老师讲课一个字听不懂,上课的时候专门做小动作反而是惹得其他同学也无法跟着好好上课。 后来他们不去了,公社小学的老师们还都更加的高兴呢。 听了婆婆的详细解释说明,唐心了然,现在的大环境之下还一心读书的小孩子的确是不多了。 但就算不为了考试,不读书识字做一个文盲,就真的只能在乡下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 而且唐心所想的,以后不关是她,她还想带着黎家其他人跟她一起回城的。 未来社会将会是一个科技时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英雄是可以不问出处,可是放在若干年后,大字不识一个的鲁莽英雄已经很难成气候了。 唐心决定要拿出当家人的气魄,很是严厉的对着三个小的说道:“哪有孩子不去上学的道理,你们仨,都要给我去学校报名然后每天上学读书。” 不止是黎江黎海,顾南都傻眼了。 “嫂子,他们俩去读书是对的,为什么我也要去啊?” 黎江怒,瞪了顾南一眼:“什么叫做我们去读书就是对的,最早不是你爹说让你去读书的吗?” 顾南也急了,跟着叫了起来:“还不是你大哥出的主意,我爹原本都没钱送我去读书的。” 还没怎么着呢,三个小的已经开始内讧了。 唐心只是笑眯眯地看着,也不说话,任由他们斗嘴吵架。 就连方氏也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还真别说,以前她总是觉得家里太冷清了。 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也是方氏自己的性格使然,她很少出门的。 每次出去都要被人指指点点,听着三姑六婆的闲话难受,还不如待在自己家里自由自在的。 可是白天的时候家里的其他人都要上工,孩子们会出去玩,方氏一个人待在屋里难免冷清。 自打唐心嫁过门之后,黎家可是热闹了许多,而且这几个孩子也经常来找嫂子。 这样的氛围,才是方氏喜欢的。 顾南虽然小了一岁,可是他聪明啊,从小那张嘴就叭叭的可比黎家两个小子能说会道多了。 以一敌二最后他竟然也能吵赢了,得出来的结论却是应该是黎江去上学。 而另外两个作为弟弟呢,还小,应该要留在家里帮忙的。 “无耻,叛徒!”黎海指着黎江怪叫:“你也就比我大了十几分钟,好意思称大王?” 唐心看他们吵够了,直接一锤定音:“好了,别推脱了,三个人一起去上学一个都不少。” 三小只齐齐傻眼,一起把希望的目光投向黎母。 方氏摊手,很是无辜的说道:“现在是你们嫂子当家,看我也没用啊。哎呀,人老了记性都不好了,我该去洗碗了。” 趁机,方氏逃离了这个现场。 其实她一直都知道上学不只是为了考试,能够读书识字对孩子们都是有好处的。 可是她性格软,而老黎又是一个不管家里事的,孩子们商量一致决定不去上学了他们这些大人也就由着孩子了。 黎家的两位长辈一向都是这样的态度,只要是不干坏事,他们一向不干涉孩子的决定。 不想干活他们也都不会干涉,无所谓呗,无非也就是少干一天就要饿一天的肚子罢了。 饿几天,孩子们不就懂事了? 黎喜月黎凯就是这样被扭过来了,只是偷懒却不会想着不去上工,要不然以他们顽劣的性子只怕早就成为了无赖二流子。 而顾老三更是一个大老粗,天天在外面忙碌了,顾南基本上都是在黎家待得多。 也就,一切行动向黎家的那两个小的看齐了。 现在端看儿媳妇有没有这个本事,把他们逼到学校里去了。 眼看着靠山都跑了,黎江黎海傻眼,顾南却是十分认真地对着唐心说道: “嫂子,你可以在黎家当家做主,可是不能做我们家的主。我爹说了,我可以不读书不去浪费钱。” 说完,还高昂起头颅,一副自豪骄傲的模样。 唐心一点都不生气,回房拿出自己的积蓄: 一分钱一张的毛钱十张,还有糖块水果等等。 她将东西摊开放在桌面上,笑着说道:“去上学的人,每天可以有一块糖或者一勺的白糖,坚持一个月天天不逃学就可以有十分钱的零花钱。” 她直接说的是十分钱,那听起来可比一毛钱多多了。 虽然没读过几天书,好歹每天跟家里这么多人混,三个小的也都还是会数数的。 按照嫂子的意思,一个月不逃学天天去学校的话,可以有十分钱; 还可以有,一、二、三…… 天啊,整整三十块糖? 三个人懵了,这是什么概念啊,以往过年的时候娘也只给他们一人两块糖的。 至于说零花钱,不好意思,那是什么东西? 他们从来没听说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