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惊变 (第1/1页)
谋娇正文卷第七十七章惊变薛国公的案子是否另有隐情,皇帝自然是心知肚明。 只是,该牺牲的人已经牺牲了,该稳固的权力也已经稳固了,现在说这些已经全无用处。 “阿娇,听朕的话,这件事儿,不要再往下查下去了,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即将与之敌对的是什么人,或者说,是哪些人。” 皇帝这话暗示的就已经很明显了,他可以保证孟娇荣华富贵平安喜乐,这是他对薛婉的情分。 但是,如果孟娇触碰到了皇权利益,皇帝自然也是分得清江山与美人孰轻孰重的。 毕竟就算是薛婉当年在世,也没能阻止薛家覆灭,更遑论是如今的孟娇。 “多谢陛下厚爱。” 一句多谢厚爱,便再也没有了下文。 皇帝知道,孟娇这是传了薛婉的倔强性子,若是不能找寻事情真相,怕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才想开口再多说几句,穆福忽然从外头跑了进来,神色慌张,也顾不上孟娇在这听着是否合适,直接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大声禀报。 “陛下!大事不好了!西北雁门急报!” “快说何事!” “大栎都乐军主帅祁央率领麾下三万精骑突袭边塞,三日之前只差百里就要达到雁门关下了!” 雁门关破,大栎军队便可长驱直入直取大燕九座城池。 三日之前,只差百里,那么如今,怕是几乎已经兵临城下了。 “大栎可耻!趁我大燕年节将至,突袭雁门!穆福,传朕旨意,速召沈云潺入宫,直往麟德殿来见朕!” 穆福领了圣旨,半刻钟也不敢耽误,赶紧从底下爬起来,快马加鞭从宫中前往沈家府邸。 因着皇帝要在麟德殿中商议大事,孟娇这个女眷自然不能同在殿中,拜别皇帝之后,便随着外头等候的宫人的引领回了瑞章台。 安贵妃早就得了信儿,等在宫门口,老远就瞧见孟娇有些失魂落魄的往这儿走。 安贵妃有些心疼,赶紧快走两步,将小姑娘揽紧了怀中。 “不过就是一场小小的突袭罢了,阿娇不必如此担心,沈家那小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过不下千次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雁门关危急,满宫里几乎都传遍了。 安贵妃知道孟娇是因为担忧沈云潺,只是眼下,除了说几句话劝慰一场,旁的什么都做不了,也做不到。 “我知道...可是安姨,我知道他很厉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和我担心他...是两回事儿。” 当然是两回事儿,沈云潺征战沙场从无败绩不假,但是只要他提着刀上了战场,孟娇就不可抑制的会担忧他的安危。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下了战场得胜归来,谁都可以成为那个常胜将军,但是上战场生死未卜的那一刻,谁也不能保证一句万无一失。 “本宫都知道,本宫相信沈家那小子一定会凯旋归来,只是有些可惜,今岁年节,多少人家不能骨rou团圆了。” 沈云潺被皇帝急召入宫,到了麟德殿的时候,朝中多位大臣也已经收到急召,个个面带愁容,眼见着沈云潺走进来,几乎所有人的眼神,都仿佛看见了救星一样。 “臣沈云潺拜见陛下!” “沈卿免礼,想必你已经知道消息了,祁央率领亲兵三万兵临雁门城下,雁门危矣。” 沈云潺自然是知道了这个消息,雁门以西关塞皆属于他统辖范围,平日里倒是有些蛮夷小国小打小闹,其余大国因着沈云潺驻守雁门,轻易不敢出兵。 这次,想必是知道沈云潺回京述职,又恰逢年节,这才想出了奇袭雁门这么个主意。 “臣愿即刻领兵前赴雁门!” “朕知道沈卿忠君爱国,只是,这次事态非同小可,除了祁央突袭雁门,另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潜入我大燕,据探子密报,这支军队直奔我京城而来。” 这才是皇帝真正犯愁的地方,大燕虽然兵强马壮,有能力威震沙场的将军却都分散于东南西北四处边关。 沈云潺若是驻守京城,的确是能够保证皇帝高枕无忧,雁门关外军情紧急却是刻不容缓。 但若是沈云潺前赴雁门,京中还真是无有可用之将。 再者,还有皇帝最担忧的,南康王府。 “雁门关破,大燕危矣,臣必定要前赴雁门守卫边塞,陛下若是忧心京城安危,臣带回来的五千精锐,可以留守京城,以保陛下高枕无忧!” 沈家军骁勇善战,沈云潺的亲兵更是可以以一敌三,若是留下五千精锐,大栎派过来的那一支军队便不足为虑。 只是,京城距离雁门千里路程,沈云潺若是孤身一人前往,路上恐有变数。 “陛下,臣以为,五千精锐,不若留下三千保证京城安定,余下两千护送沈帅抵达雁门,如此,倒也算是两全之策。” “不可,赵大人担忧沈帅安全自是无碍,只是那一直潜伏而来的军队有数千人之众,敌在暗我在明,若是不能留下足够的军队,怕是不能保证陛下安康。” 赵大人是沈老将军的故交,自然事事以沈云潺的安危为准,只是他有着故交的情分,旁人可没有。 五千精锐保证京城安定,他们就可以留得命在锦衣玉食,只要能保住自己性命无虞,谁会去管旁人是生是死? “请陛下三思!若是沈帅不能平安抵达雁门,雁门危矣,京城依旧朝不保夕!” 赵大人狠狠地瞪了一眼拦住他的那位大人,只是情况危急,也顾不得再去和他舌辩,只能口称陛下三思,希望皇帝能够给出一个万全之策。 “赵大人稍安,本帅这十余年自京城往返雁门不知几次,想必不会有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是沈家唯一的后人,你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我们怎么对得起为国捐躯的沈老将军!” 赵大人提到沈老将军,已经是哽咽不已。 座上的皇帝听见这句话,也是怔愣了许久。 沈云潺是沈家唯一的根了...沈家... “好了,这件事儿朕自有决断,你们都出去吧,沈云潺,你留下,朕有话说。” 皇帝吩咐了,赵大人就算是有话也不能再说,只能跟着其余几位大臣退出了麟德殿。 大殿之中,除却穆福,就只有皇帝和沈云潺这一君一臣。 过了半晌,皇帝长叹一口气,缓缓开口。 “赵致远说得对,你是沈家唯一的后人,你若是出了什么差池,朕怕沈老将军泉下有知不得安宁,穆福,你去后头,取禁卫军大印来。” “陛下!您...” “不必多言,你去取吧。” 皇帝要取禁军大印,穆福十分诧异,才刚开口,却被皇帝挥手制止。 眼看皇帝心意已决,便也不再多言,佝偻着身子慢慢的走向后殿。 皇帝抬眼看着大殿之中长身玉立的沈云潺,少年英姿,这是大燕的栋梁之材,有他在,大燕才能繁荣更甚。 不大一会儿,穆福便手捧着禁军大印走了过来,小心翼翼的递到了皇帝手边。 “沈云潺,禁军大印,你知道其中的轻重,朕将这个权力下放与你,朕用皇城三千禁军,换你沈家五千精锐驻守皇城,你,可有异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