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少习山 (第1/1页)
徐晃大军坚守于武关之中,因为知道关平走秦武关道绕后,所以只是固守并无出兵之意。 这几日,听闻关羽大军动身,徐晃的神经立刻警觉起来。 倘若关羽领兵到阳城译,加上关平所领的人马,必定会对武关产生更加大的危机。 “徐将军,关羽大军正在向阳城译方向而来,要是直接攻打武关,我军该如何是好?” 夏侯尚脸上满是焦急,特别是双目之间还有一抹失神,看来是受到了关羽大军的影响导致夜不能寐。 徐晃抿了抿嘴,拨动了白透的胡须,“关羽倘若真的要强攻武关,我军大可不必害怕。” 夏侯尚微微皱眉,看着徐晃苍老褶皱的面容,道:“将军何出此言?关羽大军关平大军会合一处,我军这点人马岂是其对手?” 徐晃道:“将军莫要惊慌,我军虽然人少,但是占据了有利地形,凭借武关艰险我料关羽定然攻打不进来。” “而武关两面,亦无断粮忧虑。如今唯一可忧虑的便是关羽故技重施,重走秦武关道,过少习山,转而向东占取商县,断绝我方粮道。” 徐晃说话间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夏侯尚闻言,轻轻点头,“将军说的极是啊。” 夏侯尚很是同意徐晃的话,不过此前受了关羽如此多的亏都是徐晃所解。 由不得夏侯尚不相信徐晃。 夏侯尚迈步出去,将自己手中的短剑收起来,直接坐在了地面上。 “既然如此,我军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夏侯尚在身上披上披风。 徐晃也走到夏侯尚身旁,坐了下来,“我军可能要分兵而守了。” 夏侯尚道:“怎么分兵而守。” 徐晃道:“我自领一支人马去守少习山,将军便在武关固守。” 夏侯尚呆滞盯着前方,心中在打算什么。 “此计可行矣!” 夏侯尚回过神。 徐晃道:“那就请将军召集会议吧。” 夏侯尚随着简单的闷哼站了起来,“好,来人!” 须臾之间,一个护卫迈过门槛,走过廊道,来到了院中。 护卫手握住腰间佩剑,匆匆来到夏侯尚和徐晃的面前。 他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将军,有何吩咐?” 夏侯尚将披风解开,“去告知,吾将召集商讨御敌之策不可缺席。” 夏侯尚的声音很是醇厚。 护卫微低着头,抱拳的双手向下顿了顿,“诺!” “下去吧。”夏侯尚挥手。 护卫起身,以此前的动作快步而去,走过廊道消失不见。 “徐晃听令!” 徐晃站了出来,双手抱拳,道:“徐晃在。” 夏侯尚道:“我令你领兵据守少习山,防止关羽大军断我粮道。” “领命!” “不过军中仅有万余士兵,分你三千去守少习山。” 徐晃本来已经站直的身体又呈抱拳姿势,“将军,三千人恐怕不能据守也!” 夏侯尚道:“守武关乃是头等重事,自然要多些分配人马。” 徐晃闻言,解释道:“将军不知,倘若少习山一败,武关也不复存在矣。” “武关易守难攻,又有山川为屏障,并不需要七千人马,而少习山屯兵之所已废弃数百年,自然不比武关。” 夏侯尚皱了皱眉头,道:“难道据守少习山的人要比武关多吗?” 徐晃依然保持着抱拳的动作,没有言语。 看着面前的徐晃,夏侯尚双目不断闪动,轻叹一口气,道:“罢了,那就再多一千人,命你领四千人据守少习山,以守粮道。” 徐晃虽然觉得给出的兵马还是不够,但也不再好讨要,允诺一声转身出了议事殿。 夏侯尚看着徐晃离开了的身影,不绝叹道:“希望徐晃将军之计能够对关羽奏效吧。” 其余人员,夏侯尚一一吩咐,各任其职。 …… 阳城译外,关羽大军刚刚到达。 只见城门大开,一绿袍小将领着左右几个人出了城门。 关羽抬手捋了捋长髯,满意的点了头。 “将军,少将军意气风发啊!” 身边一个副将恭维道。 “得了一城,关某虽知其心情之悦,但还是有些骄傲了。” 关羽看着渐渐走近的关平有感而发。 关平及其左右几人一齐翻身迅速下了马。 单膝跪拜在地。 “恭迎父亲大人!” 关羽满意的嗯了一声,道:“平儿,武关夏侯尚和徐晃可曾来犯?” 关平站起身,道:“不曾来犯,恐怕已经被孩儿吓破胆了吧。” 关羽道:“小小之胜不可傲娇,以免败敌之细微之处。” 关平连忙抱拳,道:“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 “父亲真的不在阳城译中休息几日再出兵与敌军相战?” 关羽已经领着大军又从阳城译一侧门而出。 关羽半眯着眼,转首看向城外远处,道:“此事不可拖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感到关中。” 关平自然是知道此事之急和重要性。 “父亲需要孩儿做什么呢?” 关羽翻身上了赤兔马,“哦,当然需要你的相助。” 关平脸上挂着喜色,立刻挺胸肃立,做好接令的准备。 “末将随时做好准备。” 关羽欣慰的点头,道:“你且领兵三万佯攻武关,牵制住敌军的注意,让武关不能与少习山相顾。” 关平激昂道:“末将领命!” 关羽将手中缰绳往一侧拉开,带着一万虎贲军,马不停蹄循秦武关道而走。 打算赶往少习山,然后北取商县,断敌军粮草,全歼敌军于武关道之中。 关平得了关羽的令后,也是刻不容缓领着大军出阳城译往武关方向出发。 关羽大军到了离少习山十里之地时便停了下来。 安营扎寨后关羽便派出了探子少去探查少习山的情况。 时到现在,去探查的探子已经回到关羽营寨。 正在以超乎常人的速度奔向关羽营帐。 “怎么样了?” 关羽坐在案桌旁,见探子进入营帐便迫不及待问起少习山的情况。 探子抱拳汇报,“回将军,徐晃已依山下了营寨,营盘坚固,稳如泰山。” 关羽闻言有些失望,深叹一声。 关羽自思之间明白攻坚之事,需一鼓作气,若拖延日久,士气受损,必然难下。 于是急令人攻取敌寨,徐晃亲守营寨,双方竭尽全力。以关羽不能克而结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