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破孟达 (第1/1页)
关羽既胜,领着大军回去,但是并没有向金陡关而去,而是直接向潼关方向进兵。 “将军!我军不去金陡关真的没事吗?” 邓凯因为进兵方向发出心中的疑惑。 关羽道:“曹兵大败,暂时不敢再犯金陡关,况且习珍已经犯过一次错误,第二次错误可不会再发生。” 副将摇了摇头,依然是不理解。 副将闻言,赶紧抱拳道:“末将对将军真是敬佩!” 到了潼关营寨,关羽直奔杨仪营帐。 “关将军,你回来了!” 杨仪见到关羽顿时有些激动,赶紧站了起来。 关羽回来了就说明金陡关的危机已经解除。 关羽点了点头,道:“潼关有什么动向?” 杨仪摇了摇头,道:“暂时还没有什么动向。” “金陡关之危机已经解除了吧?” 关羽走到一旁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叹了一口气,道:“金陡关危机确实已经解除了,但是蒲坂津和风陵渡丢了。” 关羽说完,脸上露出些些许愠色。 “什么?” 杨仪闻言顿时大惊。 “此两处乃是我军的粮道要地啊,现在丢了,粮运不过来,又该怎么办?” 关羽捋了捋长髯,道:“现在我军之中所剩辎重还能够坚持几日?” 杨仪叹气道:“军中余粮仅能够坚持半月矣!当务之急我军必须做出点什么。” 关羽道:“待我领兵直接强攻潼关,不出半月定然将潼关攻下。” “将军不可冒险。” 杨仪赶紧阻止关羽。 “潼关险峻,昔日马超领兵十几万尚且不能打下来,如今一时之间,如何能取?在下并不是不相信将军,天地之力,非人力一时可敌。” 闻言,关羽将要站起的身体又重新坐了下来。 “那你有何计策?” 关羽问道。 杨仪道:“重新开辟粮道!” 关羽闻言思虑片刻,点了点头,道:“此计可行!” 杨仪又道:“东面是广阔的曹兵之地,北面风陵渡有黄河阻隔,西面的潼关是险关,这三处都不是说攻克就能攻克的。倒是南面洛潼古路可到上洛县。” “不过,因为上洛县早入我手,因而此次打通粮道不需要将军亲自前往,只需派一心腹要将前去即可。” 杨仪强调道。 关羽点了点头,道:“好,来人!” 账外一卒走了进来。 “将军!有何吩咐?” 关羽道:“让胡班前来见我!” “诺!” 从小卒走出片刻之后,胡班现在已经走进营帐中。 “将军唤我,有何吩咐?” 胡班站立,抱拳。 关羽道:“我军粮道已失,需打通新道,不知你可敢担此重任?” 胡班道:“末将不才,还是能够胜任任务!” 胡班肯定回答道。 关羽闻言点了点头,道:“好,命你带着五百士兵,走洛潼古路向上洛县而去,为我军打通新粮道。” 胡班再次抱拳,道:“末将领命!” …… 另一边,于禁已经领着大军到了陈留城下。 于禁令大军停在离陈留城不远的地方,自己御马到了陈留城下。 “城上曹仁将军在否?” 于禁冲着城上喊道。 城上的守城士兵回应道:“你乃何人也?” 于禁并没有因为对方不认识自己而有什么不满。 “我乃于禁!奉魏王之命前来支援!” 城上士兵道:“将军稍等,等我通报曹仁将军!” 于禁嘴角不知何时已经上勾,形成笑容。 “没想到我于禁被幽养于邺城的这些日子里,竟然已经没有人认识了。” 于禁不禁流露出一抹自嘲。 很快,城上便站出一位身披战甲的人。 城下的于禁一眼便认出,“曹仁将军,别来无恙啊!” 曹仁闻言,似乎觉得有些熟悉,细细看去这才清楚来者何人。 “于禁……” 曹仁甚至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 “于禁将军,还能够再次看到你领兵的样子真是让我一惊啊!” 于禁挤出笑容,道:“魏王派我来相助于将军,大军已至何不让我等进城去。” “既然是相助,此处并没有战事,于禁将军可领兵去陈郡相助孟达!” 于禁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动作。 “将军再见!” 于禁简单的道别,调转马头向自己带来的军阵而去。 陈庆之早已经派出自己身边最佳的探子去探查孟达的动向。 得知新降曹魏的孟达基于建功,已经领着大军欲要进攻颍川,陈庆之早早的在其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如何了?” 陈庆之问着身旁刚到的探子。 “曹兵已经快要到了。” 探子汇报道。 陈庆之点了点头,道:“再探。” 转而向身旁的士兵说道:“传令下去,所有人做好准备,随时对敌军发起进攻。” 不久之后,孟达大军果然行至陈庆之的包围圈。 但仅仅是前军而已。 “待敌军前军过了再杀出去。” 陈庆之道。 曹兵前军缓慢移动,最终走过包围圈。 “杀!” 陈庆之终于给出准确的命令。 紧接着蚁群一般的士兵顷刻之间一拥而上。 “有伏兵!” 曹兵之中有的士兵大喊。 箭矢与落石一齐出现,曹兵只能争先夺路而逃。 一条延绵的队伍就这样被切断联系。 孟达听闻身后杀声四起,赶紧调转马头。 “怎么会有杀声?” 只见一个探马奔来。 “将军,我军被敌军伏击了!” 孟达闻言大惊,胸口处顿时一阵刺痛。 “赶紧回援!” 孟达大喊。 探马立刻阻止,“将军还是快些走吧。” 孟达闻言大怒,“放肆,我乃军中之将岂能贪生怕死!” 话语刚落,只见刘字大旗出现在眼帘。 “将军,敌军追杀而来了!” 副将邓贤惊愕道。 “走吧,将军!” 走?还是不走? 孟达心中顿时出现两个答案,但是看见敌军追杀而来额的士兵愈来愈多。 孟达叹了一口气,调转马头,“撤退!” 面对实力的碾压,孟达还是选择了避其锋芒。 陈庆之正追杀之间,忽然前面旗帜招展,有敌军来到。 探马回报是于禁领兵到了,于是陈庆之知道是敌人援军到达,便令部下陈凤领兵冲击敌军,做断后之用,自领兵马先回颍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