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往赴 (第1/1页)
现在的局势已经转变为陈庆之领着士兵追杀曹兵。 “或许还能战胜此役。” 陈凤有些激动的说道。 “将士们,将敌军斩杀一个不留!” 好一个一个不留,此前本来是打算趁胜出逃的刘军现在似乎已经忘了之前的目的是什么了。 曹兵一败,刘军士兵皆是杀红了眼。 追出不远,忽然听见一侧杀声更加激烈。 “那边来的是曹军的援军吗?” 陈庆之心中暗暗想道。 正想间,一个士兵来到陈庆之面前,“将军,敌军有援军来了。” 陈庆之闻言感紧问道:“能知道是何人的军队吗?” 士兵道:“将旗是于字。” 听到于字,陈庆之也就知道了是谁。 “于禁?想不到竟然如此之快!” 昨日陈庆之刚接到廖化被于禁大败的消息,今日于禁已经来到了许昌,可想而知如果不早些做出撤军的动作,现在肯定是被困于许昌城内了。 “退兵!” 陈庆之的命令一下,出城迎战的士兵赶紧回城,而于禁既然救了曹彰等人,也不再恋战领着大军跟了上去。 陈庆之看着正在逃亡的曹兵,有些遗憾的说道:“我军需赶紧撤兵了!” “将军,现在撤兵吗?” 看着于禁大军来援,陈凤不禁说了这么一句。 陈庆之道:“大军这样撤退肯定是不好撤退,可以大开其他城门作为疑兵之计,为我军获得更多的时间。” “那我军应该从哪撤退?” 陈庆之道:“现在只能往南撤退。” 当夜,许昌城,四面城门大开,一支队伍正在悄悄地远离许昌城。 曹彰等人回了营寨之后,就有探马来报。 “将军,许昌城大门大开,不知道是何道理。” 曹彰闻言顿时一怔,从床榻上坐了起来,触动伤口,嘶的倒吸一口气。 陈庆之又在实施什么诡计? 难道现在打算拼死一搏? “先观望,明日再探。” 自己的身体现在过于痛苦,曹彰已经不想再说一句话。 “将军,末将认为敌军若是败了还可能留在此处,如今胜了必然会趁势而退。” 看着曹彰对此事的处理如此草率,邓艾忍不住将自己的见解说了出来。 但是已经吃了亏的曹彰早已是惊弓之鸟,恐再上当,对邓艾的话不置可否,现在身负着伤更加让他心烦气躁。 “你们出去吧,此时我自己决定了,不必再说什么。” 一旁的于禁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因为自己就是戴罪之人哪里有什么话语权。 这一点至少他自己还是清楚的,不过他倒是觉得邓艾说的极有道理。 出了曹彰的营寨之后,于禁凑近邓艾。 “刚才足下所说,在下觉得很是在理。” 邓艾闻言,抬起头看去。 “不知将军是?” 邓艾是一个新兴将领,当然不认识刚被起用的于禁。 于禁闻言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是还是强行挤出笑容,道:“于禁。” 邓艾顿时瞪大双眼,做出一副似乎威名贯耳的样子:“原来你就是于禁将军,久闻大名!” “你也觉得许昌城现在已经没有敌军了?” 邓艾回到起初的话题。 于禁见状,这才好受点,于是点头道:“是的,从我领兵到来的时候,敌军的快速退兵我就觉得很是不对劲,刚才经过你说的话我才恍然大悟。” 邓艾叹了一口气,道:“但是曹彰将军就是不相信我呀!” 于禁道:“待我先领着一支人马去许昌城勘察一番,到时候不由得他不相信了。” 于禁是一个戴罪人,现在也急需功劳赎罪,倘若许昌城内没有敌军,那么夺回许昌城的功劳将会是于禁的而不是曹彰的。 许昌乃是大都,将其夺回是一种什么样的功劳,于禁不敢多想。 于禁领着自己本部的士兵往许昌城方向而去。 到了城下,看着城上的旌旗飘扬,但是却显得冷清外表上真的就像是一座空城。 先是派出一校的士兵结成战阵,缓缓而前去探查具体情况。 之所以不派更少,是为了避免城中有少量死士的情况下被全歼,白白送死;不派更多,则是避免城中确实有埋伏,避免损失更多。 于禁心中忐忑,如果这是计谋,这一校七百多的人马,只怕都不能生还。 就在此时,城内杀声大起,于禁紧紧盯着城内:要是这些人一个也出不来,那确确实实是陈庆之故意设计埋伏;如果能出来,那就是只有少量死士而已。 不久之后士兵从城内出来,报告了于禁想要的答案。 城中已经是无一个守军,只有少量死士,截杀那些散散入城探查的探子而已。 于禁心中大喜,一面派人前去通知曹彰,一面进城占据许昌城。 曹彰到时只见城上早已插满曹字旗,心中黯淡一下,有些后悔,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所有人都相信陈庆之已经领着大军撤退了,曹彰的态度也改变了。 经过商议之后众人决定让曹彰自己在许昌养伤,由于禁邓艾领兵南下追击陈庆之败兵。 但是陈庆之大军退之及时,于禁和邓艾追到叶县境内,也没追上陈庆之。 于是二人回军襄城,与叶县的陈庆之廖化对峙,相持一月有余。 另一边,因粮道被断,王凌本奉命打通冯翊郡-河东郡-弘农的新通道,但因为关羽占领蒲坂津渡和风陵渡,慑于关羽威名,龟缩于冯翊郡,不敢向前,只派人打听。 美其名曰谋定而后动,得知河东太守杜畿带人占领蒲坂津渡,李孚和钟繇攻取风陵渡后,急忙回信曹cao。 曹cao得知关羽只有几千人马,而且后路粮道已经被断,坐困潼关东面的消息后,大喜不已。 这时候又传来曹彰于禁重夺颍川郡的消息,曹cao振奋不已。 急令王凌之兄王晨带着王凌的兵马去钟繇处听令。 又一面让王凌持手书去换于禁回来围剿关羽。 于是大将王凌持曹cao命令传到襄城于禁处:说关羽粮道被河东太守杜畿所断,如今关羽兵不过数千,正是天赐良机,要求于禁立刻领兵前去夺取金陡关,围剿关羽,颍川一处事宜全由王凌曹彰共同主持。 于是于禁打算只带走自己的一万两千人,剩下全交给王凌,由王凌和陈庆之对峙。 邓艾请命随于禁一同前往。 于禁见状,对邓艾说道:“你前番水淹关羽军的事情我有听说了,但那只是关羽不知底细而已,如今你再去,关羽必有对策。你留在此处,还能寻得机会立些功劳,对上关羽,生死难料,建功之事,更是艰难。” “胜败之事,兵家常态。关羽虽勇,亦不能免。”邓艾闻言回答道:“再者关羽名盛,虽当世之最,有其可忧虑之处,但若能挫其一二锐气,足以名震天下。将军既知其弊,想必亦知其利更甚。” 于禁奇之,嘉其勇道:“士载之勇略,足撼关羽。既然如此,可随我去,共挫关羽数十年之英名。” 邓艾闻言拜谢。 于禁遂带着邓艾一同前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