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不偏不倚 (第1/1页)
吴氏淡淡一笑,动作优雅的将手边茶盏放在一旁,见二弟妹看自己,只叹气道: “这事我也在查,只是你知道的,归远侯府和郑家毕竟有些关系,我也不好查的太深,再说,”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下,目光看着二夫人别有深意的道: “府里的大厨房一直都是二弟妹管着的,”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韩氏一怔,也想到了这一茬,面上有些挂不住的笑着道: “这个,还真是,不过大嫂不用顾忌我的面子,该打该罚,大嫂只管办就是。” 吴氏嗯一声,收回目光,拿起一旁的账本翻看,这就是要打算送客的意思了,韩氏顿了顿,她觉得吴氏的性子虽然依旧跟以前一样,可对赵美玉的态度还是有些不同的。 就见她这位大嫂头都不抬道: “大厨房到底是你管着的里面都是你的人,我若是动了也不好,不如这件事就交给二弟妹去帮我查查吧,怎么说你管着大厨房也便宜些。” 韩氏咬牙勉强的笑笑 “大嫂信得过我,将事情交给我,我一定会好好查查的,若让我查到是府里人做的一定不会轻饶了她。” “嗯!二弟妹去吧,如今庄子上都要准备秋收了,我这边也忙,就不留二弟妹了。” 听吴氏都这么说了,韩氏也只能告辞离开,手里的帕子被她捏的紧紧的,这位大嫂对美玉的态度果然是不同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难道真的发现了什么? 不行,不行,她的想想法子,正这么想着,就遇到了正手里端着衣服领着个二等丫头往回走的善琴,韩氏眼神一动就上前拦住了善琴的路 “见过二夫人,您这是刚从我们家夫人院里出来啊!” “可不是,这是针线房给大嫂做的新衣服么?还真漂亮。” 善琴不知这二夫人是有意拦着她的,也顺着她的目光看托盘上放这的衣服道: “这衣服可是我们夫人亲自画的花样儿子,二夫人要是喜欢,回头跟我家夫人要来花样子看看。” 韩氏依旧笑的很和善的点头,然后像是想到什么似的问她 “对了,最近这好多天都没有见到善棋,这丫头莫不是故意躲着我?” 善琴就笑着再次给韩氏行了个坦身礼,这才开口道: “二夫人您可别多想,善棋是家里有事跟咱们夫人告假了的,”她说着也蹙眉,觉得有些不对了,这善棋家里就是再有事也不能这么多天还不回来啊? “哟!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说怎么这么久没有见到她呢,不知她家里的事要不要紧?” 这个善琴可真就不知道了 “这个奴婢是真不知道,回头奴婢托人打听打听去。” 韩氏笑笑“嗯,善棋不在就你一个人可要尽点心,我就不打扰你了,你去忙吧。” “是,那奴婢就告退了。” 善琴走后韩氏站在原地半响,她身后的大丫鬟唤她 “夫人?夫人?” “嗯!”韩氏嗯一声后对刚才唤她的大丫鬟道:“你腿脚快,去将钱嬷嬷叫到荷花水榭,我在那里等她。” 大丫鬟春晓应声是,就去找钱嬷嬷了。 荷花水榭这里是个凉亭,三面环水,如今这里只有她和钱嬷嬷。 “二夫人,您找老奴来有事?这秋意正浓,您穿的少可别着凉了。” 韩氏做在铺着软垫的凳子上,见她来了,就站起来伸手就将刚行礼的钱嬷嬷手给抓住,这位钱嬷嬷是她的奶娘,也是知道真相之人,就听她小声道: “嬷嬷,我担心吴氏察觉了美玉不是她所生。” 钱嬷嬷大惊,赶紧左右看看,见周围只有她们主仆,这才松口气,小姐一向做事小心谨慎,这种大事在屋里都怕被外面的小丫鬟无意中听了去,只有在四周空旷之地说她才放心。 “我的好夫人,怎么这么说?这些年不都是安然过来了么,眼看明年春末大小姐就要嫁给郑国公世子了,这以后也是要做国公夫人的,您个时候说这个,这怎可能?” 韩氏握着她的手紧了紧问 “嬷嬷,你可听说吴家中有什么传家之宝,要滴血认主的那种?” 钱嬷嬷愣了下摇头“这世间哪里有那种东西,这不是无稽之谈么?” 韩氏点头看着钱嬷嬷小声将赵美玉给她说的话说了一遍,然后问 “嬷嬷,你说她是不是察觉了什么,这几天我这心里总是不安,对了,还有大嫂身边的善棋也不见了,说是回家有事,嬷嬷,你敢紧让人去查查善棋的家在哪里,又有什么事。” 钱嬷嬷听着觉得不太可能,但还是去查了,这一查就是三天,三天后赵美玉的脸也好了,倒也没有留下什么疤痕。 吴氏来看她,她气呼呼的不想理会,吴氏经过这几天的沉淀,又恢复了以前的好脾气 “还生气呢?好了,你都多大的人了,这还有不到一年就要嫁人做别人的妻子和媳妇了,这个气量可不行,如今好全了,就去给你祖母请安吧!” 赵老夫人住在福寿堂,年纪大了身子骨还挺硬朗的,只是对世子妃吴氏不怎么喜欢,当年她是看好了韩氏,她的娘家侄女给她做长媳的,结果侯爷出去喝一顿酒,就给世子定吴太傅府上的小姐。 就是如今的吴氏,吴太傅是出了名的老书呆子,他们家的女儿能有什么好,尤其是做长媳,整天只知道琴棋书画的,是能掌家理事,还是能交际应酬啊? 怎奈儿子去看了眼后也看上了,这下她的盘算算是落空了,然后老二不知什么时候看上了韩氏,她就让韩氏做了自己的二儿媳。 这些年她冷眼旁观,宅子里的事她也不敢真的就松手给吴氏管,只让她管个针线房,同时也将大厨房的事交给了老二媳妇,自己的这个侄女。 在她看来是不偏不倚,可这不偏不倚,本身就是偏颇的。 吴氏也果真如她所想,整天就喜欢待在她那书房,针线房的事多数都是交给她身边的嬷嬷去打理,唯一让她挑不出理的就是给国公府生了长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