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没有看过的全新版本科幻电影(求订阅!求月票!) (第1/2页)
快上映了,唐言也有件好事。 结算的分成终于到了,周期还真是长的要命。 最终以2320万人民币的票房下画,在这个年代也是妥妥的票房大卖了,但是实际上分到的钱不多。 制片方和发行方一共才拿38%,除掉130多万拷贝成本,和60多万宣传费,再去掉发行分成和税,制片方分到了590万。 电影成本500万,才赚了90万,所以这年代鬼才投资电影。 还好DVD和电影频道那一起卖了200万,加上110万美金的海外版权费,也有960万。 归于投资方的总收入是1750万,唐言50万的全副身家投进去,分到了175万,净赚125万。 要是没有海外版权的话,投进去比存银行强不了多少,难怪大家都想走出去赚美金。 除非二轮市场,乃至小县城里,都和首轮一样的票价,10-20块,而且电影院还不瞒报。 这就有的赚了! 问题是不可能啊,三五块的票,小城市有观众愿意去看,要是十几块钱,那就不一样了。 不瞒报也是不可能的,不瞒报就会倒闭一大堆电影院。 当然,可以起诉。 99年就有一家投资商起诉了江宁的长江影业,算是国内票房第一案。 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反响挺好。 结果放映了七个月,票房只有130万。 投资方不爽,就派人调查。 当年很多团体票的,尤其是这种片子,很多学校组织了观影。 一查就查出来了,江银这个县级市报上来的票款只有1125元,投资方跑了所有的学校和很多单位,查出来的团体的购票款就有8万。 70多倍的差距... 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因为投资方起诉之后,出示的材料有1000多份,长江影业核实后之后认为,只有200分真的。 还有学校校长作证,至于真假就不确定了。 但是,估计有点问题,因为其中一份材料里,有一所乡镇小学4000多名学生集体观影,不知道是笔误还是什么。 官司打了一年多,法院判长江影业 然后投资方就起诉了,打了一年多,投资方胜诉,得到了170万的赔偿款。 但还是不满意,继续上诉。 上诉肯定是有用的,毕竟证据太好找了,这年头瞒票房都是潜规则... 不对,都快摆在明面上了。 但是没有人上诉,哪怕第一次有人上诉成功,得到了赔偿。 电影院,尤其是小地方,本身就三五块票价,也只有暑假、贺岁这些时候有点生意。 瞒票房肯定犯法,可是不瞒呢,就得倒闭。 无解的,除非老百姓有钱了,三线城市和县城的票价涨到十五二十,又有足够多的电影放,收入高了,瞒票房就少了。 现在一年差不多就一百部国产电影,里面除掉文艺片、纪录片、主旋律,剩下的也没多少了。 收益低,没人投资电影,电影就少,好的能卖座的电影就少,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少,电影院收入少。 电影院收入少,为了维持运营,就要去瞒票房。 瞒票房,投资电影就很难赚钱,就没人投资电影,陷入了死循环。 不像八十年代,虽然大城市最好的电影院票价才几毛钱,但是一年二十多亿票房,全年观影人次连续好几年超过200亿人次。 电影多,看电影的人多,拍电影的也多,有一个良性循环。 去年,全年票房票房8亿多点,八十年代巅峰期的一半都没有。 要重新激发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欲望,其实韩三坪说的大片,确实是最好的方式。 因为,程龙和李连结的动作片买个碟子一样看,爱情片在家看也没多大区别,喜剧片也一样。 大场面的大片,去电影院才会有与众不同的视听效果。 在各大城市用彩电播放的预告片,那勉强算是大场面的一连串市区火车爆炸,才会这么吸引观众的目光。 所以,对于电影的票房,唐言这次都无法预估了。 四五千万估计没问题,但是再往上,就要看这个科幻概念,和伪大场面,能有多吸引人了。 反正过几天就要揭晓了。 ...... 上映前,唐言也来电影院看看,看看对那些不常去,甚至很少去电影院的观众有没有吸引力。 至于什么样的人是很少去电影院,其实在电影院也不难分出来。 也专门选择去那些居民区旁边的电影院,中午就来到了北四环,被成片小区包围的国鞍剧院。 剧院门口摆了三台彩电...各自放着、和的预告片。 正好是下班、放学的时间,剧院门口围满了人。 毫无疑问,面前的人最多,围城了一个大圈。 冯晓刚拍的都是京味喜剧,票房都在长江以北,尤其是京城,这是他的大本营,也不奇怪。 而且,全都是成年人,还有中年人也津津有味,这都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 预告片放的当然是精华,喜剧片精华,和最具吸引力的片段,当然是喜剧了。 彩电里,放的是葛忧假扮精神病,医生给他做测试,他讲了个笑话的片段。 葛忧:“有那么一家疯人院,疯人院病人太多,都是傻子,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人手又不够,院长就想了一个主意,用病人管病人,每层楼里选一个病人当楼长,当然得选那种神志比较正常的。于是院长就来到了一楼,他拿着个苹果问他们这是什么?好多病人摇头。 这时候突然有一个病人举手“我知道”。院长说:“你说你说。”“苹果”。院长说:“干什么用的?”“吃的”院长说好你就是一楼的楼长。 院长又来到了二楼,他拿了一个香蕉问病人...院长又来到了三楼,他拿了一个.....” 葛忧故作挠头状想不起来的样子:“...那个...有一大喇叭,还有一摇把儿,会唱歌的,那是...那是什么什么来着?” 看台上一医生不屑的喊道:“留声机。” 葛忧一拍手:“你就是三楼的楼长!” 葛忧的喜剧能力没的说,电视机里笑成一团,围观的人们也乐不可支。 “葛忧可太逗了,一看到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