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大舅哥在行动 (第2/2页)
两百年时间把黄朝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大国家的计划和准备,决不能在开局阶段停滞不前。 黄巾们变成良民之后,生活的确在rou眼可见的变好,至少他们真的能吃饱饭了,尤其是黄尚派来发给他们的粮种,短短几个月之后,他们就有了巨大的收获。 当看到土豆、地瓜、玉米、大豆、花生等等成熟、收获之后的产量,所有人都惊呆了。 土豆亩产三千多斤,地瓜亩产两千多斤,玉米亩产也有上千斤。只这三种粮食,就让所有农家流下了热泪。 他们知道,以后真的不用再饿肚子了。 至于大豆和花生,亩产量虽然没有超过千斤,但花生的亩产量也有八百多斤,大豆亩产量最低,只有三百多斤。 不过黄尚让他们种花生和大豆,可不是为了当粮食吃,而是为了榨油。 人要吃胖,一定要有油水,不管是大豆油还是花生油,都是非常优质的油水来源,别的不说,没有油,许多美食就没法做,就比如炒菜,就比如油炸食品等等。 几个月时间,粮食也有了,油水也有了,几乎所有农家都供奉上了黄尚的长生牌位,每日早晚都要烧三炷香,乞求黄尚能活的久一点,最好真能活个几万岁,这样他们就再也不用过挨饿受冻的苦日子了。 这一年,黄尚境内大丰收,各种基建疯狂铺开建设,但是在国家大事方面,却不是很顺利,原因就是那些诸侯,没有一个投降的,甚至还发回来一封封书信辱骂他、嘲讽他,说什么汉贼不两立云云。 黄尚冷笑一声,记住了这些诸侯的名字之后,暂且按兵不动,只等明年大军训练完成,就要让这些阿猫阿狗知道,抵抗黄朝的下场有多么残酷。 其实黄尚对徐州的陶谦不肯投降是很惊讶的。 当初在虎牢关下,陶谦因为手底下没有精兵强将,所以那天一直所在队伍的最后方,等到溃败逃跑的时候,他反倒成了第一个逃跑成功的诸侯。 就这样,陶谦回到了徐州,那一丈可是打得他心惊胆战,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厉害的骑兵,五万骑兵就冲垮了三十多万的骑步联军,简直无情。 回到徐州之后,陶谦一直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黄尚清算?果不其然,转过年来,黄尚就发来了劝降书,让他早点投降黄室,也好颐养天年。 陶谦原本是非常心动的,于是把徐州有头有脸的军政大佬们召集过来,开会商议投降这件事。 有人赞同投降,就比如以曹豹为首的武将集团。他们可是知道黄尚手底下有吕布这样的超级猛将。虎牢关下,五万骑兵冲垮近四十万大军的战果,也让曹豹等人生不出抵抗之心。能投降,没人愿意送死。 但是以陈登为代表的文官集团,也是当地的士族集团坚决表示反对。 他们消息灵通,早就知道黄尚对士族没有好感,治下士族过的非常憋屈,像个马仔一样活着,甚至动不动就来个抄家灭族,这谁受得了? 于是在以陈登为首的士族集团的反对下,陶谦无奈拒绝了投降,但只是写了一封很正式的回函,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冷嘲热讽,所以黄尚对陶谦的印象还不错,只是对他不接受投降有些意外。 之后他通过手机查询功能,总算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在理解陶谦的难处之余,也把以陈登为首的徐州士族集团写到了生死簿上。 这帮人,死定了。 其实徐州还有一家豪族,就是糜家,糜家家主是糜竺,是徐州最大的商人,手里有的是钱,有的是人,在当地无人敢惹,但是随着糜竺的meimei被选入宫中,成了黄室皇帝的女人,糜家就把战船绑在了黄室身上。 如今徐州不肯接受黄室朝廷的招降,糜竺和弟弟糜芳这段日子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徐州拿下来,献给他们的‘妹夫’? 如今兖州和青州都是黄尚的地盘,而徐州离这两个地方太近了,一旦黄尚要发兵攻打,首当其冲的就是徐州,而一旦徐州被打下来,他们这两个‘没用的姐夫’很容易给黄尚留下坏印象。 明明手里头有那么多家奴,明明手底下有那么多的钱粮,却不帮着妹夫献上徐州,反而等妹夫发兵来打。 到时候他们被瞧不起还在其次,他们最害怕的还是自家小妹会受到牵连,然后被打入冷宫,凄凄惨惨的度过余生。 每每想到这种结局,他们就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总觉得不给meimei挣点面子,他们这两个当哥哥的就太没用了。 怎么办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