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百货商场开市 (第2/2页)
算的,但这却引起了一波抢兑价券的热潮。 有小富之民,更是一口气豪兑了五百文。 用他们的话说,便是买的多赚的多。 粮食、成衣、绢布、瓷具、器皿、盐油、茶叶、书籍这些在这里都可以买的到,骆永胜用实际行动证明,这百货商场确确实实含括百货。 只有老百姓想不到的,没有在这里买不到的。 除了兜卖货物之外,在这百货商场里面骆永胜还专门隔开一串铺面,开了茶馆、酒楼、饭庄,甚至连琴楼这般的青楼,骆永胜都请了人在他这百货商场开了分店。 当然,只提供精神享受,不提供rou体服务。 这里不仅仅是百货商场,这里就是大宋朝的商业CBD。 购物、消遣,吃喝玩乐一条龙。 而只要是消费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价券,而且,一律九成折扣! 铜钱变得不香了。 百姓从排着队进入到排着队换钱,仅仅是因为逛了一圈。 “我兑三百文。” “我兑两百文。” “我兑一贯钱!” 看着眼前这火热朝天的抢兑浪潮,留守照料的侯三笑的灿烂,不住向一旁的耿百顺念叨。 “骆兄真是经商的奇才啊,哈哈,赚发了。” 看着兴高采烈的侯三,耿百顺心里则叹了口气。 笑吧,以后你可就笑不出来了。 价券兑出去的越多,距离骆永胜造反的时间便越近。 不过耿百顺心里还是有很多的不解,只靠着这些价券,够让百姓支持骆永胜造反的? 那日骆永胜说的话,在当时听的时候耿百顺还觉得有点道理,可现在回过头一想就觉得太牵强了,逻辑上很难理得清楚。 想不明白耿百顺也就懒得再想,找个位子坐下,抱起那本老孙头的《三国》看得津津有味。 他现在可是迷上了这本书。 比枯燥乏味的《三国志》可是好看了太多。 现在的他,已经看到曹cao征宛城了。 “cao一路行军,天气燥热,士卒无不饥渴难忍,cao令众将传信三军曰:‘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非常甘甜。’,士卒闻听无不口水横流,不仅解了口渴之感,行军速度亦快了不少。” 读着读着,耿百顺怔住。 他明白骆永胜当日说话的目的了! 靠价券捆不住整个洪州的百姓,他骆永胜自己也知道,但他却要这么宣传,制造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是啊,那是造反啊,作为领头人的骆永胜必须装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出来,不然谁敢跟着他干。 骆永胜是在偷换逻辑概念,让跟随他的人认定这么做是有希望的,是有机会的。 这就是一种望梅止渴的手段。 而他耿百顺,就是接了曹cao令负责去传信给士兵的将领。 这些明知道前面没有梅林的将领一样要去这么传令,去诓骗士兵。 那他耿百顺的任务是什么呢。 将来跟随骆永胜一道造反的中坚群体任务又是什么呢? 就是负责明知道价券这东西随时可以被朝廷以其他手段接盘取代却还要去诓骗洪州的百姓。 目的就是欺骗洪州百姓,告诉百姓如果他们不跟着骆永胜一道造反,他们就会破产! 百姓中或许也有聪明之人,但更多的还是喜盲从之势的乌合之众,一旦有几个人信了,或者,不,一定会有人‘信’!骆永胜不可能会不考虑这一点,他会安排人信的,继而传遍全城。 真相大白了。 耿百顺说不明白自己此时的心情。 因为他突然想起骆永胜说过的一句话。 ‘村头的狗叫了,全村的狗不明白为何,便都跟着叫唤起来。’ 好一个骆永胜,他可是真会算计啊。 现在耿百顺甚至有些迫切,迫切想要看看,骆永胜后面还有哪些手段。 “想不到眼瞅着人都要老了,还能遇到这么一位主。” 咧嘴笑笑,耿百顺再不多想,捧着《三国》读的津津有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