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一触即发的平叛大战 (第2/2页)
永胜也没有把握自己此前在洪州搞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能把多少人绑上自己这艘破船上,不过料想也不至于一个没有,但恐怕也是杯水车薪的多。 如果这场仗能打赢,百姓自然云集景从,可若是打不赢。 钱重要命重要? 老百姓又不是傻。 “说点实际的吧,你说有办法破江对面的兴国军,如何做。” 骆永胜不想在这三胜三败上多扯皮,他更想知道这时代的古人谋臣都有什么不得了的奇谋诡计。 “长江!” 周振站出来一指万里平波的江面:“还有一个月不到,就是雨季,对面兴国军的主帅也一定知道,所以这期间他们调拨战船也不会强渡长江,会等雨季过去。 而此期间,王上可以上游筑堤拦江,一旦兴国军大军登船渡江,我军便凿堤放水,如此,五万兴国军皆作鱼虾之饵,死无葬身之地。” 水淹火攻,老祖宗们屡试不爽的战术。 “大水之下,百姓如何?” 闻听骆永胜这话,周振反而急了:“王上,自古凡举大事者,岂可惜小节,当年关云长水淹七军、陆伯言火烧连营,此二人谁曾惜过百姓,而且大水之下,九江全境百姓流离失所,无米下锅,必从王上之军,如此又可得大军数万,一举两得啊。” “够了!” 一声喝断周振的劝言,骆永胜叹了口气:“九江,这里是九江。” 水淹九江这种事,老天爷做得,他骆永胜做不得。 他终究不是天,没那么狠的心。 这也是为什么骆永胜先前说九江守不住的原因,不用水攻,他就没有办法拦住长江,拦住兴国军渡江。 他骆永胜的水军,还没练成呢。 “如果汝之妙计就是拿几十万百姓来殉葬,汝之才,不过如此。” 骆永胜昂首眺望着江对面,毫不留情的训斥道:“孤为炎黄正溯,不可学蛮夷暴行,百姓如孤子侄,岂忍害之。” “王上仁义为怀,在下钦佩。” 周振叹了口气:“既如此,在下倒是还有一个下策。” “说来听听。” “既然主公不愿借天时地利,那就只能放弃九江,但却需坚壁清野。雨季之后,九江城外皆为泥泞之地,行进不便,我大军将粮食搬空,兴国军接管的也不过是一座空城。 他们只能等,等后勤渡江送粮,届时我军在江边埋伏下一直精兵,只烧粮船不必恋战,一月之期,则渡江的兴国军必无粮而退。 而这支精兵既不能多,但战力又需不菲,不然兴国军只需留下几千军护江,便可使烧粮之军无功而返。” “所以,只有破阵营能用。” 骆永胜转身,看向一众将官:“这份差事,谁敢接。” 深入敌后作战,没有援军帮手,硬撼几千乃至可能是上万军,是危局。 “王上,末将愿意。” 周柏第一个请命,但被骆永胜拒绝:“卿与我去南昌,那里才是主战场。” “义父,让孩儿来吧。” 这次请命的是成武。 “你...”骆永胜走到近前,看着目光坚定的骆成武,拍了拍后者肩头:“好小子,可知为父只能予你二百人,还敢吗。” “有何不敢。” 骆成武自信一笑,抱拳道:“儿视宋军,皆为贪生怕死之鼠辈耳,破阵营乃冠绝天下之军,莫说义父只许我烧粮之责,便是横击五万军,儿也敢带头冲阵。” “哈哈哈哈。” 骆永胜仰天大笑起来:“吾儿成武,有项羽之威,赵云之胆,好好好,此任交你,若胜了,为父给你封个大将军。” “领谢王命。” 交代完骆成武,骆永胜转身上马:“那就如此吧,即刻将九江城府库搬空,令晓谕全城,大战在即,恐兵戈戕害百姓,愿与我军通往南昌的,孤当庇护之。” 言罢,执鞭对着南昌方向,谓众人言道:“众位,与我共赴南昌,跟所谓的伪宋八万大军交交手。” 不过是一万打八万而已。 你要战,那便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