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疯狂之夜(上) (第1/2页)
火光四起的东京城,无数百姓在四散奔逃。 而在这群百姓中,有那么一小部分虽然一样的惊惶,却显得和周围普通民众格格不入,而且他们个个身强体健,在逃跑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紧密状态,没有被人潮冲散。 显然,这不是一群普通人。 这是大楚刚刚成立的锦衣卫。 陆谦所在的百户,承担下了这次制造混乱的任务。 其所部上下唯一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引领百姓奔逃,同时在混乱中继续纵火,而眼下他们的目标,便是白矾楼。 他们要将这座纳客上万,东京行首的最大游玩场所给烧掉! 为什么要烧白矾楼,前文有写过,白矾楼位于东京城西北处,而寇凖的府邸则是在东京城东部,毗邻皇宫,脱身首选东南方向。 另一个则是因为白矾楼每日都有大量的游客,这群游客中,很大一部分是王公显贵,白矾楼失火出事,五城巡检司首重自然会去抢救,可以迅速引开官府注意。 计划的前半部分进展都十分顺利,陆谦带着人手一路抵达白矾楼,而后便冲入进去,正打算四下放火,一锦衣卫成员就跑了过来。 “百户,有官兵杀到了。” 陆谦还当是五成巡检司的衙役,心中不以为意,挥手道:“人来了就挡住,一群衙役而已,杀之何难?” 这一路纵火走来,又不是没和衙役交过手,那战斗力在他们这群君卫队老兵眼里简直跟江南妹子一样,别的不敢吹,他们一百人能打一万。 因为杀死一个,吓跑十个。 可队员的回答却让陆谦大吃一惊。 “来的不是衙役,看着甲,像是禁军。” 东京城里还有禁军? 王钦若不是说都调走了吗。 猛然间陆谦脑子轰的一声炸响。 还有一支,皇城司执金吾卫! 赵宋这是将把守皇宫,守老家的唯一一支作战单位都给拉出来了啊。 “有多少人?” 这时候陆谦也紧张起来。 “影绰绰的数不清楚,最少也得几千人。” 一百打几千? 要按照刚才陆谦的心气,这个比例还没到一百呢,但现在陆谦哪里还有心思玩笑,一听说几千人只觉一股寒气自脚底直冲天灵。 这哪里能打的赢。 “百户,咱们撤吧。” 队员提了个建议:“这东京西城到处都是牌楼小巷,咱们打散之后,借着夜色也方便隐匿,兄弟们起码能活下来一半。” 有心想走,陆谦也觉得撤退分散是个好主意,脚都抬了起来又落下。 摇头。 “咱们一撤,那赵宋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加强各处的把控,行动就会失败。所以,咱们不仅不能撤,还得在这白矾楼把声势造足,让他们以为,城中所有的乱匪此刻都在白矾楼中!” “那要如何做。” “这白矾楼中还有数千游客,其中必有权贵之子,咱们先以此为质与这伙禁军对峙拖延时间,拖到他们受不了再说。” 计划定下说干就干,整个百户一百名锦衣卫涌入白矾楼,将正门堵死,而后各自手持利刃,恫吓住还没来得及逃窜的上千名游客,将他们个个捆缚起来严加看管。 “你们中,可有家世显赫者,如有,可以金钱赎命。” 一千多号人面面相觑,然后便有十几个纨绔子弟抢着开口。 “吾乃太尉之子。” “吾父乃当朝宰辅。” “吾乃赵氏宗亲,当今陛下乃我叔父。” 竞相开口,个个出身名门,显赫至极,甚至还有几个更是老赵家的龙种。 继这十几人之后,更多人也纷纷开口,当然,后面的就保不准是有杜撰成分,或是商人充数。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千多人中的含金量倒是挺足,让陆谦非常满意。 “可都带着下人吗?” 这下可把众人问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白矾楼是什么所在。 他们来这图的就是一买春嫖宿的乐趣,谁闲的没事带家中下人来啊,难不成帮着在旁边助威? 倒也有几个不嫌害臊的,还真带了家丁护院,哆里哆嗦举手应了一声。 陆谦在这群家丁中随手点了一人。 “你去官府,就说老子要白银一百万两、黄金十万两,钱一到,老子就放人。” 这家丁如蒙大赦,忙撒腿逃跑,结果到了大门口发现正门已被堵死,不免面带苦色。 “搭梯子跳出去。” 说着容易,这白矾楼的门墙高有近两丈,跳下还不得摔断腿。 家丁有点犹豫,陆谦可没工夫等他鼓足勇气,直接一刀把脑袋削飞。 拎着鲜血淋漓的砍刀,陆谦又点出一名家丁。 这次出来的显然很有勇气,都不用陆谦交代,就奔着墙头跑。 这边锦衣卫还没等搭好梯子呢,只见这名家丁如飞檐走壁般,噔噔两步就一路跑上墙头,翻身跃出。 留下墙边孤零零的梯子好似一个废物。 陆谦眼都直了。 “这难道就是古人传说的江湖轻功?” 两丈高呢,不用梯子几步就翻了出去,这也太生猛了吧。 “狗急了还能跳墙呢。” “哈哈哈哈。” 锦衣卫们哈哈大笑,笑声中,丝毫没有对接下来事态发展的恐惧。 当大门被堵死的那一刻他们就已是心中有数。 陆谦,不打算活着离开了。 话说此时的白矾楼外,张耆和王钦若带着大军扑来,听闻乱党入了白矾楼顿时大喜。 “杨将军,速速带人包围白矾楼,而后冲杀进去,不使乱党一人脱逃。” 姓杨的将军不算有名,叫杨延训。 后世他会有一个名号,杨三郎。 现在正在江北大营的杨延昭就是他的六弟。 老令公杨业带着杨家大郎战死河北之后,他们兄弟几个都承了父荫做了殿直,就相当于宫廷仪仗队的官,负责宫禁。 杨家七子中,除了六郎杨延昭是真有本事在河北戍边当将军,其他几位也就是个中庸之才,留在东京享清福。 万没想到,因为一个骆永胜,朝廷损兵折将严重,他们杨家素来忠义扬名,也因此各自官升三级。 这杨延训也就从一个殿直高升成了执金吾卫将军。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身份之外,杨延训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或者说差事。 他降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