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20.名场面;知足常乐! (第1/2页)
城隍福地。 “启禀大人:城北出现异象,灵雾笼罩钟府,据说是那位荀仙长,和一位仙人论道所引起。” 一个阴兵禀告道。 “哦?” 城隍神目光一闪,原本正准备去拜访荀沐,此时听闻这消息,顿了一下,追问道:“可知道那另一位仙人是谁?” “不知。” 阴兵惭愧道:“那位仙人似是从外地而来,进入城中之后十分低调,从未显露过仙家手段……故以,小人并未得知那位仙长消息,还请城隍大人降罪!” “罢了。” 城隍神摆摆手,他也非不讲理之人,只是一叹:“龙不与蛇交,那位仙人既然能和荀仙长论道,想必本事也不会小,让你等监察,却是难为你们了。” “你且退下吧!” “喏!” 阴兵抱拳退走。 “论道么?这种同级别的论道,哪怕是仙道,若能去当面中听一听,也于我大有裨益。” 城隍神喃喃着,进入自家宝库,取了一卷早已打算送给荀沐的玉简,想了下,又rou疼地拿了一块灵髓。 “唉,一个仙长带礼物,另一个仙长不带礼物,却是不太好。” “罢了,两个都送吧!”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我是去听道,还要请那两位助我诛妖,这两份见面礼,就当是报酬了。” 他这么安慰着自己。 临行前。 城隍神喊来文判官,交代道:“我欲往钟府一行,商量诛妖之事,不过,钟府两位仙长正在论道,我或许要在那边滞留一二日。” “此间,阴司中的小事,你可自行裁决,若有难以决断的突发大事,你可去钟府寻我。 “啊?” 文判官听闻此言,怔了一下,旋即,脸色古怪无比,其中有惋惜、期待、懊恼,还有三分幸灾乐祸。 但他反应很快,瞬间将这些情绪压下,抱拳行礼:“喏!” 话说。 这种留守阴司的差事,一贯都是好事,特别是近期还有选拔阴兵。 文判官留守,在规则范围内,照顾一下自家的生前家族,不过分吧? 还有下属、同僚,谁没有阳间后辈,若是请求过来帮个忙,在合理范围内的,能帮则帮了,对方能不记一个人情,顺便送一点好处? 这些就是油水。 只要在规则之内,还能把事情做得和和美美,城隍神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 这次,文判官却不想要这些油水,他只想去钟府听道啊! 两位仙道高人的论道,对他这种一阶位格的,却是好处更大,他宁愿不要这次的油水,也想去蹭一波。 可惜,不可能了。 至于,文判官为何脸色奇怪。 那要从头说起: 之前,听闻钟府两位仙长论道,日夜游神便以巡查之名,凑到了钟府旁边,去蹭感悟去了。 而武判官借口增援,随后也跟着去了。 只有他这位文判官,因为职司特殊,却是不好去。 不过。 在城隍神谕令到达前,文判官正想着,用什么借口去呢! 现在,自己去不了了,城隍神大人却要去,甚至,多半还会在钟府,碰到日夜游神、以及武判官。 这种情况,让文判官脸色怎能不古怪? 此时。 他甚至连自己不能去的郁闷都少多了,只想着那副名场面:城隍神大人,和日夜游神、武判官在钟府相遇。 那景象……啧啧! 以此类比,可试想一下:在某某会所,和上司碰到,双方脸上的表情。 …… 钟府之外,那种戏剧性的名场面,不出意外地发生了。 话说。 双方都愣住了,脸上表情精彩。 “你们怎么在这里?” 城隍神老而弥辣,还是率先反应过来,发出质问。 “启禀大人:我二人例行巡查,见此处聚集生人众多,怕有妖邪混入,故以特地率手下阴兵来此。” 日夜游神二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理由,连忙开口。 “哼,这俩货不讲义气,好歹同生共死作战过,此时,竟然抛下我独自开脱。” 武判官心中暗骂着,脸上却是丝毫不露,回禀道:“大人,属下是想着,城中刚出了恶鬼一事,以为前鉴,怕日夜游神两位同僚守备不力,特来增援。” 他毫不客气地,捅了两位同僚一刀。 “咳咳,你们做得好。” 城隍神嘴角抽搐,深深看了一眼这三位属下,义正词严道:“本官来此,乃是为了和两位仙长,一同商量诛妖之事。” “嗯,要不……一起进去?” “啊?” 日夜游神、武判官都是一怔。 上司邀请:一起玩啊! 怎么办? 正确答案:对方客气一下,你还当真了,赶快拒绝。 三人都是机敏之辈,连忙摆手。 “不了,不了,您进去就好!” “对,我们在外面守着,护卫安全,城隍大人,您快进去吧!” “行,那我就……先进去了?!” 城隍神满意地点点头,窗墙而入。 后方。 日夜游神、武判官三人,大大松了口气,但转瞬,彼此目光交汇,却又有火花迸溅。 “你俩过分了吧,开脱把我撇开?” “呸,老江还有脸说,你解释就解释,为什么反手就捅我们一刀?” …… 且说。 城隍神穿墙进了钟府,为了避免麻烦,并没有显露身形。 府中,原本淡青色的雾气,经过大半天堆积,此时,已经纯化为天青色。 “好浓郁的灵气,此等异象,怕是仙道中真正的元神真人来了,也无法做到吧!而那两位仙长,观其气息,只是凝法境的法师……” “由此可见:那两位仙长论道过程中,必是感悟不断。” 城隍神心忖着,来到了荀沐与张紫云论道的庭院外,驻足而立。 不进入,自是怕引起误会。 而真要听道的话,此处也够了,甚至,若动用神力,就像日夜游神、武判官那般,在府外其实也可以。 “论道已至仙道第三境:元神了么?” 城隍神侧耳倾听。 “识海凝法篆,法篆圆满,则可接引天地之力,洗练魂魄,魂魄化元神,则元神境成矣……” “元神者,无漏阳神也……” …… 却说,元神之境,已经超过了张紫云的境界,他却是在根据功法照本宣科,并辅以自身的猜测理解。 而荀沐,虽不修仙道,但武道之中,亦涉及阴神、阳神,再加上《黄庭经》中部分对元神境的描述,却是在从本质上解析元神一境。 这种种论言,让城隍神听得入迷,不觉沉浸其中。 神道第三阶,乃是大神阶段,神躯纯金,完成这一步,需要大量人间香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