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传道、授业、解惑 (第2/2页)
粗看去,光是其开辟出的座位,便起码可以供上千人同时听讲。 与此同时,一道道车马也从全国各地纷涌而来。 那是无数,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读书人。 其中有自京都,车马不停,昼夜奔波调集来的京都学子监生,乃至于各个学派,早有名望的读书人。 也有听闻圣人讲道,自费车马,从各个府城赶来的学子。 有人单人快马,也有的,是成群结队。 没有人愿意错过一位圣人讲道的机会,无论能不能学到东西,即便只是参与这件事,便已经是足以铭记一生的荣耀。 而对于陶县百姓而言,坐在茶馆窗边望着从全国各地奔来的学子,便成了一件极有趣味的事: “那难道是明州七子?” “东凉大儒!” “南江状元!” “竟然连京都小诗仙也来了?” “那……那位难道是已经致仕归隐的前任宰相?” 陶县很小,但也不乏有见识者,随着一位又一位,名动国朝的“大人物”赶来,就连再沉稳的人,也无法保持镇定。 陶县以及周边地区的读书人,更是趁着地域优势,早已抢好了位置。 须知,圣人不禁旁听,当朝皇帝也似乎乐见如此,虽然那些“前排”的好位置大多早就分配了出去。 但,南山那么大,就算捞不到桌椅,搬个板凳、蒲团,乃至于席地而坐,总还是可以的。 在这种奇异而躁动的气氛中,时间来到了第三日。 也是南山学堂开讲的日子。 …… 当初升的朝阳再一次点亮了这片山峦。 南山上下,已然是人头攒动,密不透风。 上千只桌椅上,早有或老或少,或身有官职,或名声在野的“学生”坐满。 往外,则是密密麻麻,坐在蒲团上的,抢不到座位的人们。 山脚下,御林军旌旗飘动,威风凛凛。 一阵山风吹来,那些桌椅上摆放的空白纸张哗啦啦翻卷,如同雪浪。 最为靠近书院大门的位置,则被年轻的皇帝与当朝重臣占据,相比于其他人,这片区域的气氛更加肃穆,也更加庄严。 所有人正襟危坐。 直到书院的大门被从内而外推开,林拓自院中缓缓走出,目光扫向那漫山遍野,成千上万名学子。 山风骤然止息。 远处,低声议论的人们霎时间安静了下来,这万人聚集的简陋会场,竟仿佛落针可闻。 “咳咳。”林拓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人头,微不可查地,用背在身后的右手,掐了下大腿,用疼痛刺激,让自己尽可能平静些。 同时,也尝试利用家传武道中的发声窍门,调动以太聚集在喉结位置,将自己的声音尽可能放大。 让山脚下,没办法看到文字的人,也能听到他口述的内容。 然后。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林拓一身素袍,缓缓走到那面被墨水涂黑,晾晒完毕的墙壁前。 这是他提前命人准备好的“黑板”。 “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希望务必保持安静,第一堂课不接受提问,之后会有提问的环节,另外,这堂课会很久,坚持不住的,可以提前离开。” 万人瞩目中,林拓声音平静地,说出了这一番,在大池子民听来,显得有些怪异的言语。 稍作停顿,便听到前排,身穿明黄龙袍的池帝小心举手问道: “不知林师今日要讲什么?” 林拓看了这位乖巧的皇帝一眼,微微一笑。 旋即转身,捏起一根同样准备好的,用石灰制作的“粉笔”,一字一顿,用池国的文字在黑板上生硬地拼写出了一个“单词”。 写完,他转回身来,面向数万双茫然的眼睛,指着黑板上的两个雪白大字,用发声窍门微笑说道: “第一堂课,我要讲的,便是……科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