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捕杀 (第1/2页)
公主府着火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毕竟大半夜的火光冲天....... 这要在平时肯定有不少人会议论一番,但是如今大家的注意力似乎都不在这上面,因为蝗灾到了。 零星的蝗虫甚至都落到了长安城内。 还有一方面就是除了“害虫榜”,街面上又贴上了“灭蝗榜”,上面写了灭蝗六法。 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当属最后一条,蝗虫可食,且鲜比rou糜。 这才是最让百姓震惊与众说纷纭之处。 李世民着急忙慌的来了一趟,见秦寿和高阳没事儿,安慰了几句,转身就要走。 灭蝗十万火急! 见岳父要走,秦寿连忙拦住,给李世民又说了一些灭蝗的细节。 “岳父,那个运粮的人得换一下了......” 高阳闻言,身体不由一震,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李世民没有说什么,而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匆匆去离去。 让秦寿欣喜的是,岳父随行还送来了收购粮食的十万贯钱,虽然不是太多,但想想岳父不过是个地主,已经够可以了。 ...... 长安以几里地之处。 此时人群乌央乌央的在涌动。 这几日,“害虫榜”和“灭蝗榜”让无数的百姓知道了蝗虫是害虫,更可以被捕杀,心中之火早已燃气熊熊烈火。 如今听说陛下竟然亲临灭蝗,更是吸引了无数的百姓前来灭蝗。 场面极度的壮观 皇帝,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这些朝中重臣全都在,军士更是随处可见,左右屯营、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的全被李世民调了过来。 与此同时,儒家的众多门生去全都来了,其中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不在少数。 听说陛下竟然出城灭蝗了,这些儒生们便怒不可遏的要冲过去阻拦。 可惜,这群儒生们被军士阻拦在外。 他们甚至找来了大儒孔颖达。 孔颖达乃孔子的第31世孙,出生在这样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耳濡目染学习儒家的文化,丝毫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 他本来不是一个争的人,但是在这一点上却是不能容忍的,不由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蝗灾之下,陛下为何会出城灭蝗呢?” 大儒孔颖达脸色阴沉的可怕,眉头皱的能把人夹死。 那那些围着的儒家门生门一个个愤懑道: “还不是那什么害虫榜闹的?这段时间害虫榜和灭蝗榜闹的人尽皆知!” “灭蝗?莫要说笑,蝗虫怎么可能灭杀?” “就是,我等希望先生您能劝一下陛下,别在搞什么灭蝗了,劳民伤财,.......” 孔颖达点头,“是该谏言劝劝陛下了。” 他紧接着又问了一句:“魏征上谏言没有?” “没有!” 孔颖达不由一怔,眼神中似乎闪过一抹疑虑。 不仅如此 士族高门的人听说之后也全都来了,只是他们没有靠近,只是远远的看着。 自从李世民颁布了科举改革诏书及赈灾粮之后,五姓七望等士族高门对李唐皇室的态度一下子变了,变得极为的冷淡。 所以,此次灭蝗,即便他们有门人无数却也只是冷眼旁观 他们学的何尝不是儒家之言,又何尝不晓得,灭蝗会开罪儒生们,掀起轩然大波,但是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就这么看着...... 还有一些地主和豪绅们也过来了 他们到底要看看陛下怎么灭蝗。 ...... 蝗虫终于还是来了,遮天蔽日 初看远处蒙蒙一片,越来越近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瞬之间天色便黑了下来 紧接着人们最先听到的声音,嗡嗡振翅之声,犹如沙尘暴一般扑面而来, 所有的民众全都安静了下来。 “咕嘟!” 在场的人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全都禁声 就连那些士族豪门和儒家门生此时的面色也全都变了 这场面....... 这就是蝗虫的声音吗? 怎么这么大? 简直就像是地狱的妖风! 所有人都被蝗灾的场面给惊呆了,心中的惊惧犹如潮水一般将他们浸入水中,无法喘息。 人们的惊魂不定的看着这场面,惊呼道: “我的天啊,太吓人了!” “这种规模我们真的能捕杀吗?” “老天爷,这得有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