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人情游戏 (第2/2页)
然笑意,“在镇国公的花裀前,给他单独设座。” 岑灵雎霎时间如鲠在喉,再说不出半个字来。 两个宫人很快端来了一张食案,放在了狄扬跟前。 “赐酒。”孙幼微又笑着道,“这速朽的花裀,是今晚当之无愧的最优之席……想来,应该没有人有异议吧?” 众人拱手,“臣等叹服。” 浮光一笑,端着红垆缥醪款步走到狄扬身旁,将御酒放在了他的食案上。 狄扬躬身而跪,“谢陛下赏,臣斗胆,想再问一句,不知臣可否将这其中一壶缥醪转赠他人?” 听得此言,一旁岑灵雎的表情稍稍和缓了一些——倘使狄扬今日肯将这缥醪平分,那也算他主动示好,今日这事,她亦可以考虑不再追究。 “你想清楚,”孙幼微笑道,“这两壶红垆缥醪是朕多年的珍藏……宫中再没有更多了。” “臣明白。” “既已赐给你,便随你处置了。”孙幼微轻声道,“你要将它赠予何人?” 岑灵雎深吸一口气——如果狄扬要将酒转增给自己,那也算是美闻一桩。 她可以暂时容忍一下今夜被抢风头的事。 岑灵雎的脑中快速过了一遍一会儿要如何就坡下驴,然而还未等她这口气吐出来,狄扬便开了口。 “臣要将它赠给凤阁首辅魏行贞魏大人,听闻他前几日大婚,可惜当时臣不在神都之中,未能喝上魏大人的喜酒……” 说着,狄扬拿着一盏酒壶起身,带着笑意向着魏行贞与冯嫣两人的坐席走去。 “……今日良辰美景,我便借花献佛,权当是我将贺礼补上,”他单手将酒壶放在两人的桌案上,“祝两位,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冯嫣与魏行贞都有些意外,二人同时起身,又一道颔首,“多谢国公爷赠酒。” 狄扬叹了口气,“这名号……起码把我喊老了四十岁。” 近旁的官员见状,也纷纷站起了身,向着冯嫣与魏行贞作揖道喜。 一时间,祝福新人的道贺声接连响起。 这些人的脸,冯嫣并不是每一张都认得。 他们有些人心中怀着讥诮,有些人怀着艳羡,有些人只是漫不经心地从众开口,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温暖微笑,眼神含着诚挚的微光。 冯嫣望着这些面孔,忽然想起幼年时的一桩往事来。 八九岁时,她趴在自家的墙垣上望着母亲在院子里摆设茶宴,散席后她跑到母亲身边,煞有介事地提醒李氏,方才笑得最多的那位夫人有着最坏的心眼,今后母亲不要再请她来了。 李氏惊奇极了,问冯嫣是怎么瞧出来的,冯嫣胡诌了些细节,李氏便抱着女儿连夸她聪明心细。 然而下一次茶宴,宴席上那位夫人还是受邀而至,冯嫣不明白,问母亲为何还要再邀她进府。 那天李氏牵着她的手,在园子里慢慢地散步,并告诉她,那位夫人虽然心肠刻薄,但三两句话便能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自打她加入了春日的茶宴,大伙儿的笑声就没有停过。 “但她是个坏人呀。”冯嫣强调。 “好坏不是那么容易辨的。”李氏笑道,“只要她没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那她怀着什么念头,肚里想着什么心思,都不用去追究。” 彼时冯嫣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她只知道当那位坏心肠的夫人经过自己身边时,她便如针刺刀割一般难受。 好与坏,在她这里是如此地泾渭分明,她无法视而不见。 然而今日,冯嫣望着所有人的眼睛,也望着他们身上浮绕的浑沌七情,她终于也能带着同样的笑脸,向着这些人依次开口道谢。 原来这人情的游戏,是这样玩的…… 在今天,在此刻,她终于有些明白过来了。 —— 《六羡歌》出自茶圣陆羽,为怀念智积禅师所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