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美国的高校生_003 好学生马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 好学生马文 (第1/1页)

    “我们有一个兴趣团,学习乐器、谈论乐理。”刘邵伟有些小小得意,对马文说道,“我们经常放学后一起排练,偶尔还会有一些街头演出。”

    乐队,这在美国的学校太常见了,这也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社团之一。

    马文有些遗憾,他听过不少流行乐。可是真的要说作曲、谱曲,这是不现实的事情。就算是‘以前’听的一些歌曲,他现在也很难照搬照抄,因为真的不懂‘创作’。

    同样的道理,指望写个剧本一夜暴富、一夜爆红也是不现实的。好莱坞的那些公司的仓库里不知道压了多少剧本,一个新人就算是投了剧本,说不定几年后还是在仓库里吃灰。

    马文实话实说,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我喜欢流行音乐,不过也只是听听而已,我不会玩乐器。”

    刘邵伟笑了笑,对马文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了,可以慢慢学。”

    这也只是在课余时间的闲聊而已,马文也知道在这样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里,还真的没办法成为真正的朋友,一见如故这样的事情暂时没有发生。

    对于这样的事情,马文也确实不是很在意,友情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长时间的相处、更加的了解彼此,这才是正确的相处方式。

    心情不错的马文开始认真上课了,虽然在这个学校里,也确实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心思好好学习,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

    不过不管怎么样,马文觉得还是需要努力学习的。尤其是‘初来乍到’,他还需要好好的‘补课’,更好的去掌握这里的一些知识,也是为了能够拿到更高的绩点。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大的有些时候看起来让人绝望。

    现在智力只是平均水平的马文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现在的他去做一些数学题、学习一些知识,可能会比较费力,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而那些高智商的人,说不定一下子就融会贯通了。

    马文在认真的考虑着学习一下数学,考虑将这些学分拿下。

    一些人会说美国人数学差,不过这也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了。其实美国的高中数学,真的不见得就是那么容易,当然这也是有那么一些难易程度的不同。

    这里的数学课程设置一般是按照基础代数-几何-进阶代数-预备微积分-微积分这个顺序来教的。

    这么一看,如果达到了中国的一些初中数学的水平,在美国这边也可以完成高中数学的只是了。但是在这里,也可以开始考虑AP课程,这就是针对高中生开放的大一基础课。

    这两门课程以及相应的考试称之为微积分AB和微积分BC。

    努力一把的话,稍微复习一下知识点,马文觉得他完全可以通过全美考试,成绩比较出色的话也可以换取大学学分,这等于是大学时期可以少修一两门初等微积分课程。

    这不只是为了大学时可以少修一两门课,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修习,可以让自己的履历好看起来,这也是为了在大学招生时占据小小的主动权。

    在美国快慢班、尖子班这样的事情是很常见的,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班的。

    马文觉得自己自己可不能偷懒,哪怕他有系统,可以持续的提升。但是有些东西是偷懒偷不来的,比如说学习这样的东西,这都是需要自己学习、理解的。

    得好好的温习,争取达到自己的‘巅峰状态’,好歹也是经历过恐怖的高考,微积分之类的也学过,哪怕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有那么些忘记了一些知识。

    重新捡起来,捡起来那些已经可能被忘记一段时间的知识,马文觉得问题应该不算难,好歹也是学过的。

    适应着全新学生生活的马文看起来心情不错,在美国的第一天高中生生活,看起来也就是这么平平淡淡的度过了,马文也确确实实想好了一些规划,对于未来有些明确的方向了。

    放学回家,这些高中生有些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也有那么一些直接走向停车场,自然也有更多的学生和马文一样,直接奔向车站,要赶上校车准备回家了。

    回到了家里,马文立刻进入到好学生的模式,回到卧室的他认真的翻阅着以前的课本,复习着一些知识。

    很明显这种状态的马文让他的家人感觉到陌生,也觉得有些不理解,这是以前的马文根本不算做的事情,他似乎有些‘幡然醒悟’的样子了。

    有人觉得这是三分钟热度,也有人觉得可能是受到了什么打击,说不定也是装模作样而已。

    不管怎么评价,这对于马文来说都没有太多的意义,对于他来说,这也不算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也根本不在意这些事情。

    学习可不是为了别人学的,对于马文来说,这更是为了他自己,这一点马文是相当的心里有数。

    “还行,找回来这些知识,我觉得可能一个月左右就差不多。”马文抓了抓头,有那么些自得的说道,“还好以前学过这些,这也算是温故而知新吧。”

    一次方程解析、二次方程解析,多边形解析、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等等,马文觉得这一切都是需要重新学习的,这也是需要重新吃透的知识。

    知识点,这都是知识点,就算不打算成为什么数学家,也没打算去冲击菲尔兹奖、沃尔夫数学奖之类的。不过为了能够拿到绩点,这些都是要好好学习的。

    马安琪觉得有些奇怪,也无法理解,“老兄,你是认真的吗?”

    “什么意思?”马文看了一眼这个便宜meimei,抓了抓头在解题,“有什么不对吗?”

    马安琪一本正经点头,觉得不可思议,“都一个星期了,你居然每天放学回家后都在学习!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你的数学居然这么出色!有没有搞错,难道是我们华人天赋复苏?”

    马文也乐了起来,在美国还是有很多刻板印象的,比如说华人是模范公民,比如说数学好、书呆子等等,这确确实实是很多美国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

    继续做题的马文觉得有点压力,因为很多的知识以前学过,本来觉得是重新复习一下,肯定是得心应手的。可是现在再看看,学习的进度不如他想象中的好。

    智商不够?

    也不能啊,好歹也是平均线水平的智商,更何况这里面很多的知识还是学过的呢。怎么现在重新学习一遍,怎么就这么费力呢,怎么就这么难吃透那些知识点呢?

    这些都是马文有些小小郁闷的理由,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也都是需要继续努力的。学习真的不是为了别人,学习这是为了自己,这是为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价值和学识。

    作为一个好学生,马文的高中生活看起来有着一些进步了,他好像也不是此前的小透明了。

    比如说克拉拉·丽芙,她就比较关注马文了。在她的印象中,马文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也没有表现出来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和潜力,也没有什么刻苦学习的。

    但是这几天,马文经常请教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领域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宽广的。

    本来丽芙也只是觉得马文有些贪多嚼不烂,可是现在再看看,马文有些一点就透的意思。这个学生还是很有天赋的,这个学生还是很聪明的。

    “尖子生。”马文乐了,看着老师离开后自言自语了,“这个小小的误会就小误会吧,要是我的绩点再提升一点,说不定要被推荐去尖子班了。”

    很多人以为美国没有‘快班’、‘慢班’,甚至觉得如果这样区分是歧视等等。可是实际上美国的小学、中学,都有一些‘尖子班’,只不过是十分的低调,这就是一些老师的开小灶。

    再加把劲,马文觉得自己或许也可以去尖子班,那里应该有很多聪明人吧。在那里,或许有一些人可以成为他的朋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