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国士 (第2/2页)
“所谓礼治,无非是让治下之民知礼、懂礼、学礼。” “礼乐崩坏近百年,需要让万民知道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少将军要知道,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我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将来也算饱读诗书之人,没有因为周岩的侃侃而谈而头大,反倒是对他的见解感触颇深。 将来沉声道:“奉孝之礼,是腐儒之礼乎?” “亡国之训,周家不敢忘。自回林北起,家中之人必吾日三省吾身。” 说罢,周岩目光坚定的看着将来,那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将来颔首道:“再说说,你心中的德治。” 周岩作揖,沉声道:“儒家所谓的“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我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jianian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将来笑道:“我这种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如何感化?” 周岩毫不客气,沉声道:“少将军有些抬杠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乱世不以武止戈,难不成要让书生隔城对骂?” 将来干咳一声,抬手道:“你继续,说说人治理。” “人治就是狗屁!” 将来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他看向周岩,沉声问道:“你刚刚说什么?” “为政在人。” “有治人,无治法。” “就凭这两句话,人治就是狗屁!”说罢,周岩表现出了由衷的不屑。 将来干咳一声,而后笑道:“你不怕,我把你这话传出去,让天下儒生写文章骂你?” “实话而,奉孝无所畏惧!” 将来竖起大拇指:“够胆!”随即他话锋一转,沉声问道:“奉孝是如何看待人治的?” 周岩认真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将来来了兴致:“何为精华?” “儒家的人治,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 “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不过是教导人向善的话而已。” “在一个人分不清善恶对错前,先培养人向善的同情心,再教导其何为道德底线,这才是人治的精华。” 将来颔首道:“奉孝对儒家的理解深得我心,如果让奉孝用一个字概括儒家思想,当为何?” 周岩的浩然之气升腾,朗声道:“若用一子概括,当为仁!仁义的仁!” “仁?” 将来为这一席话,陷入了沉思。 周岩朗声道:“我辈子应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概括起来便是孝、诚、悌、智、忠、礼、勇、恕、廉、温、恭、宽、良、耻、让、敏、惠等。” 见将来久久不语,周岩追问道:“少将军会把儒家思想作为立国之本吗?” 将来没有直接回答周岩的问题,而是沉声道:“儒家思想流淌在我九州之人的血液中,自然不可舍弃。” “但是只有儒家一支,难以维持不落之帝国。” 周岩为之一震,沉声问道:“少将军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只不过是熟读史书有些感触罢了。” “愿闻其详!” 将来起身,透过高大的殿门看向外面夜色。其目光,好像站在山巅俯视芸芸众生之人。 只听他沉声道:“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纵观历史,很少有帝王能维持一个很好的平衡。” “文官势力太大,处处掣肘武将,遇到外敌时往往难以抵抗。” “武将势力太大,文官在莽夫的压迫下治国,很容是把天下推向万丈深渊。” 周岩便的很是激动,他连忙追问道:“少将军的朝堂,会是怎样的朝堂。” 将来沉声道:“儒家,兵家并立,法家约束文武!” “少将军真乃明君也,朝中若能形成这三足鼎立之势,何愁天下不能大一统。” 将来摆手道:“天色不早了,拍马屁皮就算了。回头自己把任命书写好找我盖章,然后该去哪去哪,希望我在朝堂上能看到你们周家五人。” “诺!” 将来道:“去吧,我与几位将军还有要事谈。” 周岩深施一礼,起身退下。待他离开大殿后,将来从侧门走出,前往偏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