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9章 电子产业布局 (求推荐和收藏) (第2/2页)
的黄老,对你这计划很欣赏,这次我从京城出发时,听马上就要定下来了。”杨主任道。 “那就好,那就好,这可关系我的终身大事啊!”苏长空笑道。 “好了,你就安心等着毕业了娶雪好了,不过眼前关于集成电路芯片的事,你得再给我,尤其是这研究经费和设备投资呢。”杨主任道。 “好嘞,杨叔,目前芯片的投资有两块一个是芯片的材料晶圆,目前成熟技术主要是,2英寸,3英寸和4英寸,5英寸预计在2年后投产,目前估计在2000年前晶圆将达到12英寸。 一个是芯片的制程,可以理解为芯片里晶体管的大,这个就是咱们之前提到摩尔定律预言的那块。”苏长空道。 “行,那咱们先谈芯片的材料晶圆,我想问一下,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可选择的一直径不?”杨主任边作笔记边问。 “就目前来看,要是克服一下,还是可以将就,比如4英寸比3英寸的利用率大概高2到3成,而且4英寸的成本也比3英寸多一点,如果转化成最后的成本大概差1到2成。 不就目前看来每增加一英寸成本要翻2到3倍!”苏长空道。 “什么这么多?”杨主任吓了一跳,“我听过3英寸的生产线投资大概是1000万美元,那到4英寸岂不是至少要2000千万美元?”杨主任道。 苏长空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杨主任对芯片这块还研究过。 “是的,根据估算到86年晶圆的大将突破6英寸,如果是别人是6英寸的晶圆,别人利用率大概是3英寸的2倍,就成本而言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了。”苏长空道。 苏长空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想告诉杨主任如果只想拼先进程度,国内再打算引进3到4英尺的生产线,等投产时别人已经甩了你几条街了。 这种还真发生了,80年代中期,国内一看国外二手的2,3英寸的生产线只要几百万美元,而此时国内的芯片非常的抢手,都蜂拥而上,结果硬搞了几十个芯片项目。 结果基本烂尾了,买回来的设备不是不能生产就是投产就亏本,最后在仓库里吃灰。 “长空,我看这个晶圆就是一个死结,那制程是不是就更麻烦了。”杨主任道。 苏长空听到算是彻底服了,这个杨主任还真看的透。 “杨叔,如果之前晶圆入场券,那么这个制程就决定了走多远。”苏长空道。 于是苏长空就给杨主任分析。 晶圆的大只是决定了利用率,有些时还能坚持,可是制程不行啊,性能相差几十倍,没法将就。 最后苏长空自然是要给杨主任出个主意了,那就是不要去追先进,而是实用,其实当年发展战斗机就吃了这个亏,结果造成不少的浪费。 而苏长空给杨主任的方向就是家电,像什么电视机,收音机,空调等。 “家电!长空,我没听错吧?”杨主任一愣。 “杨叔,你还没听错,今咱们看的那件安12,就算我除却技术开发,生产线的钱,用国产的运8换按掉安12,这成本也超过5000千万,就咱们一年不到200亿的军费,这还是陆海空三家分,还要搞研究,买装备,……” 苏长空一阵分析杨主任也只好点零头。 “杨叔,不要怪我没提醒你哦,现在已经在试点军转民了,以后想要科委的经费足,得早下手。” 不管那个部门都一样,多少有点私心。 “行,我听你的,那家电这么多,你个市场最大的。”杨主任一咬牙道。 “电视机,上千亿的市场,据我估算,如果要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线满足国内的需要光技术引进和进口配件,在10年内大概需要200亿美元?”苏长空道。 “什么,10年内要200亿美元,咱们去年的外汇储备还不到10个亿美元呢!”饶是杨主任有了心里准备也被苏长空的话吓了一跳。 “怎么杨叔,这经费听着不错吧,只要咱们抓住了,你们科工制定军品研究的钱算是有了。”苏长空道。 其实1199厂早就看好家电这块市场,而且已经俏俏进场了,为了搞机舱内我多功能显示器还从岛国进口一条彩电的生产线。 起国内的彩电,总体是成功的毕竟解决了国内的电视机产业,不过这一行,国内入行太晚了,等完全掌握技术已经是90年代末了。 刚达到巅峰没几年,这电脑又开始新兴了,所以啊是一步晚,步步晚上。 甚至在一定程度是拼命的发展电视的产量,而放弃的技术的开发,其实要是当年能把芯片与电视机产业结合起来的话,那近2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那怕有14投到芯片上,国内的芯片业或许又是另一翻景像。 而苏长空给杨主任的计划细节就是,现在不去追芯片的先进,而是实用,将芯片技术用在电视机上,既有利润又解决电视机核心部件进口。 起这核心部件进口,也是老外的套路,当然大量引进彩电生产线,结果核心的集成电路块是进口的,结果就是国内成了廉价的组装工厂了,只能赚点手工费大头都让别人拿走了。 所以苏长空这一世要适当的改变这个局,让国内的芯片产业慢慢发展。 至于为什么不在国内搞技术扩散,跟国外的品牌竞争呢! 不是,苏长空不想,而是条件不允许,现在国内搞开发,要的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来改变观念。 国家尚且要如此下猛药。 所以苏长空就拉着志同道合的工厂和单位,埋头发展,集聚实力,等那一有了实力,再跟国外的品牌一争高下。 听完了苏长空的全盘计划,杨主任既认同苏长空在产品布局上的高明,又佩服苏长空对时局看的透彻,甚至杨主任都觉得对改革开放有了新的认识。 在回去跑上。 杨主任, “长空啊,那个摩尔定律就像咱们这车一样,是不能停了,你这加油站可得备油料哦。” “杨叔,你就放心好了,只要你手里的方向盘稳住了,咱们就不会停!” 随着苏长空将油门踏到底,吉普车带起的阵阵黄沙,消失在远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