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发霸主_第281章 反舰导弹的中继制导 (求推荐和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1章 反舰导弹的中继制导 (求推荐和收藏) (第2/2页)



    “难道是相控阵雷达?”王战心中一惊。

    “王组长,你算是对了,1199厂在安12上使用的相控阵雷达吊舱可以测距到200公里外的目标。”杨主任补充了一句。

    “原来是这样!”王战高欣。

    他这次来其实就是为了增强这即将前去太平洋为测试船队护航军舰性能而来。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伯克级驱逐舰的上一级,于70年代中期制造,排水量7700吨,定义为了反舰,防空,反潜的大型综合水面舰艇,国内在70年代的055大驱在定位上与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很接近。

    之后苏长空又提及邻二种方案就在军舰上使用直升机来为导弹中继导航。

    包括后续的第三种方案与第二种方案类似。

    一切基本于反舰导弹上雷达的一个特征。

    这个特征就是反舰导弹为了突防,它是低空掠海飞行,由于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一般军舰的火制雷最大探测距离是40公里,上方提到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就是这样。

    更何况贴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所以除了增强军舰上的中继制导外,就只能把希望投向空中的直升飞机,预警机,战斗机,甚至是上的卫星。

    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反舰导弹射程在40到50公里的原因,主要是制导的问题。

    正是由于制导的发展,反舰导弹的射程也是不断增加。

    最后关于反舰导弹射程在卫星中继制导技术成熟后,2000年后M国的鱼叉反舰导弹将射程提升到300公里。

    而玩得最厉害的就是SL,在70年代末就搞出了逆的玄武岩反舰导弹,射程高达550公里。

    速度更是达到了最达3.5马赫,这比鱼叉的0.9马赫速度快得太多。

    不过在70年代要实现这个550公里也是相当的困难,玄武岩反舰导弹在飞行时,需要同时借助军舰上的卫星数据系统和卡27直升机进行中继制导。

    此外,玄武岩也是不是单独作战,发射是由多枚导弹组队,在这些组队的导弹中有只有部分导弹的雷达开机得到数据后,再传给其他的导弹,以保证保持无线电静默,实现突防。

    当然了,除了SL外,国内在也开发射程上千公里的弹道反舰导弹。

    相比别国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国内的弹道导弹是从高空砸下来。

    从上面可以看出反舰导弹的发展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制导。

    所以苏长空最后给出的最好方案是使用军舰上的直升机,效果最好,来的最快,因为就目前的技术来,就算给军舰安装了相控阵雷达,由于地球曲率的原因,效果依旧不怎么好。

    当然了苏长空也是有私心的,1199厂现在已经在生产双发的直5改直升机,加装雷达吊舱后,用于反舰导弹100公里的中级制导一点问题没樱

    只是就在苏长空得意的时候,想像中的订单并没有来,王组长和杨主任反而变得更冷静了。

    他们接下来,参观了与QW300涡喷发动机配套的飞控系统和制导弹头,这些都是成品。

    “长空,这么,导弹现在组织起来就可以试射了,对吧?”王战问。

    “那不行,还需要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来启动。”苏长空道。

    “行,这个有现在成的,我马上给你联系,对了,还有那个直5改的直升机和雷达吊舱呢?”王战急问。

    “这个有现成,在1199厂的测试基地正在试飞。”苏长空道。

    “杨主任,那我立马去三院联系反舰导弹的固体发动机?”王战激动道。

    “行,这里我来坐阵。”杨主任道。

    “杨主任要不我也去?”苏长空问。

    “长空,你不能走,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杨主任道。

    “那王组,你坐飞机去。”苏长空

    王战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他也没客气,立马去机场蹬上了苏长空口中的飞机,居然是一架居然的安12,尤其是当他进入机舱后,才知道什么叫先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