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收购季,猴头大如球 (第1/2页)
“那你这边钱够不够,我再给你拿十块。”李栋说话就掏出十块钱来递给韩卫国。 “够呢,现在还不知道多少货,多了,俺在找你拿。” “那行,不够告诉我一声。” 李栋把自行车接过来推进屋里,锁上,李栋就准备去上工,刚出门就见王春兰提着篮子走了过来。 “婶子,啥事?” “昨天,你叔进山割了几个蘑菇头,你收不?” 蘑菇头,啥东西啊,李栋嘀咕啥东西凑近一看。‘这不是猴头菇嘛,真是瞧自己这记性,当初去拜佛的时候,特产店推销的可不就是这东西,本地特产之一。’ “收啊,婶子,这东西山里多吗?” 李栋心说,野生猴头菇晾晒干了,几百块钱一斤呢,这可是好东西。 “往年有一些,今年这多少天没下雨,可不清楚咯。” 王春兰说话瞅了瞅李栋秤杆子,来前都称量过了。 “三斤半,去掉半斤篮子,三斤,这样,我给一块钱。” 鲜猴头菇,三毛三一斤不算便宜,可要说贵其实真不贵。 “那成,那成。” 一块钱啊,这可够买十斤回购粮了,买盐够吃大半年的,王春兰心说一会和家里那口子说说,他是老走山人,找山货在行,往年山货不紧俏。 大家伙光顾着上工,挣工分,挣口粮,现在好了,李栋有亲戚在城里收购站收山货,这才三斤就有一块钱,要是十斤八斤那不得好几块钱。 自己那口子本事,不定能弄个三五十斤,这一合计下来,王春兰都有点飘飘然了,十多块钱,那还等啥啊,提着篮子一溜烟跑回了家。 “老头子。” 王春兰拉着准备上工的韩国栋,小声说道。“你猜猜,刚蘑菇头卖了多少钱?” “多少,我说你啊,没晾晒,人家能收,别是没要吧?” “说啥呢,一块钱。” 王春兰得意,掏出一块钱递给韩国栋眼前晃晃,这可真金白银啊。 韩国栋愣住了。“真的,这鲜货也收,还给一块钱?” “那是,俺告诉你,你可别出去乱说,回头进山多找点,挣十块八块的,一月的口粮都有了。”王春兰小声警告,深怕韩国栋出去吹牛,自己老头子啥都好就嘴没有把门的。 “俺知道了。” 韩国栋心说,这可好事啊,蘑菇头今年虽说不多,可找个二三十斤对自己来说,轻松,这可就十来块钱了,生产队累死累活一年下来,不定一壮劳力也不过几十块钱。 韩国栋这样上了年纪的,一年三四十块钱都正常,今年别说三四十能不补口粮钱就算不错了。 “行,俺去上工了,你也别到处瞎说。” 王春兰白了一眼,自己又不傻,咋的会把挣钱的门路告诉别人。 两口子高高兴兴上了工了,王春花不知道,韩国栋这人最终嘴还是没把住门,吹牛吹忘记了,一嘟噜全给说出来。 “真的?” “哎呦,这蘑菇头咋这么值钱啊。” 李栋上午跟着大家伙剥苞谷,这几天收着玉米,高粱,大家忙活的屁股不沾灰,李栋负责运送玉米从地里把妇女老人,孩子掰下来的玉米运到田埂上独轮车上。 “李栋来了,快问问。” 大家刚都听说了,李栋收鲜蘑菇头,三斤给一块钱,只是这事是韩国栋说的,大家多少有点怀疑,这人天天喜欢吹牛气。 “李栋,嫂子问你一事啊?” “啥事,嫂子?” 李栋把玉米装好,准备挎起箩筐,这活不算重,来来回回还能趁着机会休息一下,最主要没人管着,国富叔和国兵叔在打谷场那边呢。 “你早上是不是收了国栋叔家的蘑菇头啊?” “是啊,收了些。” “真收啊。” 众人全围了过来。“三斤一块钱?” “是啊,咋了?” “为啥蘑菇头这么高价啊?“ “对啊,平时干蘑菇也才二毛多。” 李栋一乐。“蘑菇头城里人又叫猴头菇,这东西外国人都爱吃,尤其是小鬼子喜欢吃,出口,挣外汇,价格比平常蘑菇高一些。” “哎呦,还能出国啊。” “那就难怪了。” 几个妇女心说,回头一定进山瞅瞅,三斤一块钱,鲜货多压秤啊,不定大块就有一两斤,这可都是白捡的钱啊。 李栋没想到,猴头菇闹腾动静越来越大,中午整个韩庄都知道这事了,韩国栋被王春兰一顿臭骂,吹牛气,这下好了,全庄子都知道这事了。 这不中午一些人连着午饭都没吃就跑山里去了,还真别说还真给碰到一两个。 “真是你找到的?” 李栋心说,这个韩小浩运气太逆天了,这么大个头猴头菇,简直闻所未闻。 一比篮球还大的猴头菇,韩小黑抱着都有点抱不住,这小子,啥运气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