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零一、皇上的怒火 (第1/2页)
张瑗送弟弟出了灵州,分别时,她将一封信交给张俭,说:“这是给皇上的,你帮我交给他。” 张俭说:“姐,李继迁已经答应放你回去,你为什么还要留下来?” 张瑗说:“你不要问,姐的心思你应该明白。” 张俭说:“我看皇上是真的喜欢你。” 张瑗说:“我知道,但我不能答应他。” 张俭说:“因为王继忠?” 张瑗说:“我不能欺骗皇上。” 张俭说:“姐,你知道不知道那会害了他的。” 张瑗说:“我知道,所以我不能回去。” 张俭叹道:“但是,你不能总这样躲着皇上,万一惹恼了皇上怎么办?” 张瑗一把将张俭手中的书信夺过来,撕得粉碎,说:“所以我才写了一封信给皇上,既然你不敢交给皇上,那就算了,你直接告诉皇上,他若是逼迫我,我就永远不回去了。” 张俭见jiejie发怒,便不好再劝,说:“姐,你就是不答应皇上,也不要发这么大的火,干嘛把信撕了?这让我回去怎么向皇上说?” 张瑗说:“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转告皇太后,过几天,我就到丰州去。” 张俭说:“你不回上京了?” 张瑗说:“我是奉命去修建城塞的,我已经耽误快两个月了,不能再耽搁了。” 张俭说:“姐,难道你这么一辈子躲着不见皇上?难道你非要皇上下圣旨,你才肯回去?” 张瑗说:“俭,难道你还不知道姐喜欢什么吗?姐从小就喜欢搭搭建建,总想学有所用,是继忠哥帮姐完成了这个心愿,现在,一下子要修建三座城池,这是多大的事业。” 张俭说:“的确是一件大事业,但是,姐,你不是一直反对争战,怎么对修建城堡这么上心?” 张瑗说:“修建城堡与攻城略地大为不同,城堡是保保护人民的,自然要修建,而且,我还要建好,建的结实。” 张俭说:“好吧,姐既然觉得修建城堡要紧,那我先回上京禀告皇上,届时,派人护送姐去丰州。” 张瑗说:“不用,到时让李继迁派人把我送到边境就行了。” 张俭知道jiejie的性格,便不多说,告辞了张瑗回上京去了。 张俭见了耶律隆绪,不敢说张瑗不愿回来的话,只委婉地说出李继迁想留张瑗一个月帮他建造佛塔。 耶律隆绪听了怒火上冲,大骂李继迁胆大无礼。 张俭说:“李继迁说是太后答应他借用一个月的。” 萧绰说:“是的,朕是答应过。” 耶律隆绪说:“这李继迁越来越无礼了,非教训他不可,朕觉得应该让萧挞凛去向他要人才是。” 萧绰沉下脸,说:“胡闹,李继迁是我国的盟友,岂能随便刀兵相向?” 韩德让说:“是啊,为了对付宋国,我们需要与李继迁联手,皇上,千万不要冲动。” 萧绰说:“为了与他联手,义成公主都嫁过去了,你现在动不动就要兴兵讨伐,你以为是儿戏吗?” 耶律隆绪半天不说话,气嘟嘟的。 张俭忙说:“皇上,李继迁说了,只是暂时借用张瑗修建佛塔,完成义成公主的心愿,祈求义成公主早日得子,义成公主早日生下王子,有利于契丹夏国长期和睦,永结盟好。” 耶律隆绪听了,半晌才说:“爱卿走时,工部使说了些什么?” 张俭说:“工部使说等一个月后,她就去丰州,去修建城堡。” 耶律隆绪说:“朕不是让他回来吗?怎么又要去丰州?” 张俭说:“工部使说由于她被掳走,修建城堡的工期已被耽误快两个月了,她想早点赶过去,早点动工。” 萧绰说:“很好,就让她直接去丰州,修建城堡刻不容缓。” 下朝后,耶律隆绪把张俭留下来。张俭知道皇上的用意,却不知如何向皇上说,急的坐立不安。 耶律隆绪走下丹墀,在台阶上坐下来,招呼张俭坐在自己的身边。张俭不敢就座,低着头站在耶律隆绪前面。 耶律隆绪看了张俭一眼,说:“爱卿的阿姊,还好吧?” 张俭说:“还好,还好。” 耶律隆绪看着张俭说:“朕的心意,你可明白?” 张俭说:“臣明白。” 耶律隆绪说:“工部使应该也明白朕的心意?” 张俭不说话,也不敢抬头看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说:“这么说工部使是不喜欢朕了?” 张俭抬起头,说:“阿姊不是不喜欢皇上,可能是因为太尊敬皇上~~~配不上皇上~~~” 张俭语无伦次,不知所言,急的满头大汗。 耶律隆绪显得有些痛苦,说:“朕知道了,她是不是因为朕,才不回来?” 张俭擦着脸上的汗水,说:“阿姊本来给皇上写了一封信的。” 耶律隆绪说:“那信呢?” 张俭说:“又被她撕了。” 耶律隆绪说:“她怎么撕了?她在信上说了一些什么?” 张俭摇摇头。 耶律隆绪叹息了一声,满脸失望。 张俭说:“皇上,张瑗心里已有别人,她说她不想一边与皇上好,一边还想着别人,那是对皇上不忠,” 耶律隆绪一把抓住张俭的手,问:“她心里有谁?那人是谁?” 张俭不做声,他的手已经被耶律隆绪抓痛了。 耶律隆绪嘴角不停地颤抖着,眼睛睁得很大,盯着张俭,说:“那人是不是王继忠?是不是王继忠?” 张俭摇头道:“臣不知道。” 耶律隆绪紧抓着张俭不放,说:“不知道,你怎么不知道?你不会不知道,你是替她隐瞒。” 张俭立即跪下来,说:“阿姊的确没说那人是谁?” 耶律隆绪一把甩开张俭的手,大怒道:“你们都是在骗朕,朕要亲自问王继忠,来人,快来人,速召王继忠来见朕。” 王继忠一路小跑过来,心里七上八下地直打鼓。他的衙门离宣和殿不远,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