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第2/2页)
来说只要是汉族新军,就要被杀掉!你不信?门楼上的三颗人头还挂在那呢! 前边说了,三烈士的壮烈牺牲对武昌起义的成功意义重大,直接的意义就是促成了起义。因为被抓住就只有死,而起义也许能活下来,为什么不选择起义? 当局很快也觉得措辞不妥,告示上改成了“除主谋外,既往不咎”。但已经晚了,已经没人相信。 病毒式传播的流言成了最好地战前动员,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人人自危,个个都想活命。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不起事,大家死路一条;要活命,就只有先下手为强。 十月十日晚上七点刚过,陆军第八营的哨长(即排长)陶启胜查夜,发现班长金兆龙、士兵程定国正抱着步枪仰卧睡觉,旁边还有一盒子弹。 陶启胜冲过去,厉声训斥:干什么!想造反是吧? “想造反吗?”这应该是排长训斥兵士的随口一句,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如同往火.药桶扔了一根划着的火柴。 金兆龙回骂:造反就造反,你能怎样! 两人扭打起来,程定国一枪.托把陶启胜打倒在地,然后背后补上一枪。请记住!这就是传说中的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连续赶来弹压的三名军官都被程定国一一击毙,军营大乱。 有人站出来了。第八营班长、共进会代表熊秉坤立即鸣笛集合,宣布正式起义,前去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不想死的就跟着来!什么话都不及这句有号召力,立时响声四起一呼百应。起义人数达到三千余人,很快占领了军械库,起义军掌握了大批轻重武器、弹药。 熊秉坤,字载乾,原名祥元,又名忠炳。湖北江夏人,早年经商。后投鄂军第八镇第八营当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发展会员二百余人。武昌起义,率工程兵首先发难,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卓著功勋。 武昌起义后,任第五协统领,参加武汉保卫战。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时,在南京参加讨袁后,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护法运动”中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后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当然,这是后话。 熊秉坤后来被称为熊一枪,也就是说是他打响了武昌首义的第一枪,他不想谈天功为己有,曾在其回忆录中郑重地纠正过。其实他在武昌起义中所起的作用,比打第一枪要重要得多。 熊秉坤开始实际上充当了起义的总指挥。 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后,熊秉坤站在高台上对台下士兵发出如下的命令: 一、起义军称为“湖北革命军”。 二、本军今晚作战以破坏武昌行政机关,完成武昌独立为原则。 三、作战目标为总督署。 四、敌人在督司巷、吴家巷、望山门、水陆街、豹头堤布防。 五、我军以楚望台为大本营,沿阅马场、大朝街、保安门正街一线布防。 六、金兆龙率工程八营后队二排、右队一、二排,出中和门,经十字街去往南湖,接应炮队八排。 七、徐少斌率工程八营前队三排,占领中和门高地,沿津水闸布防。 八、林振邦率工程八营左队三排占领千家街,向铁佛寺、伏龙寺方向警戒。 九、其余部队做为总预备队。 十、今晚口令“同心协力”。 熊秉坤思路清晰,布置也很得当,但他只是个班长,军队是讲究军阶的。这里边班长,排长多了,我们大家凭什么听一个班长的? 这时,刚好有几个人押着连长吴兆麟进来,熊秉坤眼前一亮。 他快速地和蔡济民等人商量了一下,对吴兆麟说:“我们拥戴你为起义总指挥,由你指挥部队作战,我做监督。” 吴兆麟不是革命党,是被当成俘虏抓来的。 他连忙推脱:“弟兄们不杀我,就感激不尽了,我怎么能当总指挥?” 熊秉坤说:“我们都读过你的教材,听过你的课,也都敬佩你的道德文章。你原也是日知会会员,今日之事,非你莫属。” 蔡济民和马荣也随声附和。 吴兆麟还在推辞。 金兆龙把枪一挺,上了刺刀,对吴兆麟大声说:“别婆婆mama的,让你干,你就干,等走狗们缓过神来,谁都别想活。” 当总指挥总比死强,吴兆麟站上了高台问大家:“推举我做总指挥,你们愿意吗?” “愿意!”下边的士兵齐声回答。 “既然如此,大家必须服从我的统一指挥。” “服从!” “违令者,斩!” “同意!” 就这样,吴兆麟成了武昌起义的总指挥。 当晚上十点半,在吴兆麟的指挥下,革命军分成三路,进攻湖广总督官署和旁边的陆军司令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