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英雄当得到应有的待遇【万字求订阅】 (第5/5页)
此时并没有人关注这一点,众人的关注点都在监察司身上。 上官丞相也投了赞成票。 所以,监察司——完蛋了。 纵横大乾朝堂几百年的监察司,隐隐与上官丞相分庭抗礼的陆谦,在今日之后,很可能就完蛋了。 这个事实让不少人都心跳加速。 看向陆谦的眼神十分复杂。 处在漩涡中心的陆总管并没有在意众人的眼神,他只是走到了百里豫身边冷声问道:“为什么?” 百里豫是一个精瘦的中年人,面对陆总管的质问,百里豫并没有退缩,只是平静道:“提督容禀,我也是在为国尽忠,并没有诬陷任何同僚。” “踩着兄弟们的尸体往上爬,是不是很有成就感?”陆谦身上开始出现了杀气。 百里豫眯了眯眼睛,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挺直了胸膛,直接道:“督主当年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吗?” “陆某可从来没有和妖庭合谋过。” 陆总管甩下这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然后甩袖离去。 众人用意味难明的眼神看向百里豫,百里豫坦然道:“本官经得起任何查证,就是不知道陆督主经不经得起查证。” 上官丞相再次开口:“白大人。” 白倾心出列,向上官丞相行礼。 “还是由你查吧,这件事情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大家也都不放心,只有你来,结果才可以服众。” 白倾心领命:“是。” “速度要快。” “是。” 白倾心没有推辞。 尽管她并没有太看明白今天朝堂上的风波。 不过在查案这方面,她擅长。 当然,白倾心知道魏君和陆总管走的一向很近,所以她下了朝之后,特意找到魏君问了一下自己要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她肯定秉公执法。 但是假如魏君让她放监察司一马,那白倾心一秒钟都不会犹豫,直接高抬贵手。 除了对魏君百分之百的支持外,也有白倾心自身的倾向性。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白倾心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执著于追求真相的神探了。 她不可避免的成长了,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再难做到曾经的纯粹。 但这未必就是坏事。 白倾心很清楚的知道,取缔了监察司,对于大乾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监察司绝对有其存在的价值。 不过魏君给了她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秉公执法,追求真相。” 白倾心:“这样一来,监察司就可能保不住了。” “没关系,监察司的使命已经结束了。”魏君头也不抬的说。 此刻他正在奋笔疾书。 白倾心看到魏君在做的事情,忽然就明白了魏君的潜台词。 进而看透了今天的朝堂风波。 只是她还不确定百里豫的成分,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但是这很容易查出来。 “我明白了,秉公执法。” 白倾心笑了笑。 如果监察司的覆灭需要有人最后推一把,那她做那个人也不错。 和她预料的一样,查找监察司的罪证,意料之中的容易。 百里豫所列举的那些事情,全都是真的,查有实据。 此事由白倾心公布之后,天下哗然。 有白倾心背书,这些事情就必然是真的了。 监察司在朝野的名声本来就不好,经此一事,更加跌落到了谷底。 监察司陷入到了风雨飘摇当中。 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参与这道瓜分监察司的盛宴。 大皇子源源不断的从狐王那里拿着好处。 四皇子也源源不断的从杜威那里薅着羊毛。 此刻,没有人意识到,白倾心只是查到了监察司的罪状。 反而陆谦、赵铁柱、第二等人的罪状……白倾心只是查到了一些皮毛。 白倾心真的用心去查了。 但是监察司纵然查案方面不如白倾心,可是在毁灭证据方面,他们也是专业的。 短时间之内,白倾心想到查到这些大佬的罪证,实属天方夜谭。 但是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毕竟监察司犯的那些事情都已经实锤。 取缔监察司的呼声日趋高涨。 拿到了白倾心的报告后,上官丞相立刻批示: “如此恶贯满盈的部门,没有存在的不要。” 四皇子认可。 明珠公主认可。 大皇子认可。 满朝文武认可。 睡梦中的乾帝不认可……不过他现在是植物人,没有人在乎他的想法。 于是,监察司被正式取缔。 在大乾纵横了几百年的监察司,正式成为了历史。 而就在监察司覆灭当日,魏君所撰写的史书再次更新。 洋洋洒洒数十万字——《卫国战争之监察司篇》。 卫国十年,监察司战死47371人,死亡比例近三分之一。 卫国十年,监察司屡立战功,尤其是在敌后战场。每一场大捷的背后,都离不开监察司暗谍的努力。 卫国十年,身为监察司督主,陆谦亲临前线七年。 陆谦亲手养大了九个孩子,除了最小的陆元昊没有上战场,其余八子全都在沙场征。老四老五战死,老三至今昏迷不醒,老七永远的失去了一双腿。 尸山血海,从来都没有少过监察司的身影。 但战后的鲜花和掌声却不属于他们。 很多人却都已经忘了,原来这群特务——也曾经是英雄。 时至今日,朝野上下,谈起监察司,竟然是鄙薄不屑居多。 英雄已经被遗忘。 历史已经被掩盖。 魏君的史书一出,大乾从上到下,都陷入了沉默。 唯有无数监察司的成员,仰天大笑,长歌当哭。 是日,魏君公开上书: “护国之剑,卫国之盾,青史昭昭,史笔如刀。 “监察司可以被取缔,为帝王服务的特务机构,死有余辜。 “但英雄应该得到应有的待遇。 “卫国的功勋,绝不应该以罪臣收场。 “魏君请设安全司,司掌大乾安全,做大乾百姓身前最安全的那道屏障。 “让安全司的兄弟姐妹,骄傲的行走于阳光之下,得到他们应有的鲜花和掌声。” 魏君在《破晓》报上公开了自己的上书。 百姓应者云集。 阴森恐怖的监察司门前,这一天堆满了鲜花。 京城乃至全国上下,多出了无数的说书先生与留影珠,讲述和播放监察司在卫国战争中所立下的功勋。 掌声在全国各地响起。 英雄的记忆,自大乾上下开始浮现。 舆论,悄然逆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