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定策 (第1/2页)
,大明匹夫 俘虏被拉了下去,杏山堡堡墙上,李定国和董士元都是懊悔不已。 “黄太吉回了松山,真是太过可惜!” 李定国大力拍了一下堡墙,满脸的懊恼,手掌也是隐隐作痛。 本以为黄太吉还在高桥大营,正打算合击黄太吉,搞个大动静,谁知道黄太吉回松山主持大战,只留下贝勒杜度在此主持。 “高桥大营的清军是两万人,再加上笔架山海边驻守一万人,杏山以南到海边一万人,光是高桥以西,就有清军四万人。” 董士元仔细计算,讲武堂的培训,以及河南卫军的文化课学习,终于派上了用场。 “还有长岭山的清军五万人,这样的话,长岭山以南,清军大军九万之众!” 李定国满脸的兴奋,黄太吉离开的懊恼,立刻消失的干干净净。 这时候,他只想怎样杀伤对方,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战争的目的,就在于杀伤对方,让对方失去抵抗能力。 王泰的这一句话,可谓是至理名言。 “明天一早,点狼烟,和顾绛东西夹击,击溃杜度的高桥大营,再向南,把堵截汝宁卫的鞑子赶到海里去。大军一路向北,打通整个塔山大道!” 李定国的豪言壮语听在耳中,董士元不由得目瞪口呆。 这家伙,果然是天生打仗的料。 “老董,老赵厉害呀!杀了一个郡王,一个什么贝子,杀伤鞑子五千多人,了不得啊!” 李定国哈哈笑了起来,意气风发。 “老董,明日的大战,咱们不能输给老赵啊!” 李定国的兴奋,董士元也是感同身受。 “赵老大悬崖勒马,一来就立了头功,太好了!大人说赵老大长于守城,果然是慧眼如炬啊!” 赵应贵从差点被“隔离审查”,到被允许戴罪立功,首战就立下如此大功,让他也是欣慰和振奋。 二人都是踌躇满志,恨不得立刻上阵,建立功勋。 “将军,杏山以南,有军情禀报!” 另一路探子回堡禀报,令李定国和董士元都是一惊。 “快快报来!” 李定国和董士元,立刻来了精神。 “将军,弟兄们观看的仔细,鞑子和官军激战,官军溃散,死伤惨重。兄弟们不敢靠的太近,不知道是那几路人马!” 哨探满头汗水,不过没有厮杀的痕迹。 “李兄弟,你说会不会是大人的兵马?要不要前去营救” 董士元立即紧张了起来。 万一正如李定国前面所说,大军一盘散沙,各自溃散,可能会祸及王泰。 “黑夜中冒险出击,鞑子围城打援,这是兵家大忌!” 李定国断然摇了摇头。 “老董,你刚也说过,刘朝晖据守长岭山,阵地犹存,大人何以会从沟壑纵横的灰窑山突围,而不走松杏大道?你不要忘了,大人的亲军都是骑兵,难道大人和你一样蠢” 李定国一番分析,董士元不由自主点了点头。 这小子,虽然年纪轻轻,确实是个领兵打仗的好料子。 “你小子,敢骂我蠢!” 董士元反应过来,眼睛瞪了起来。 “老董,你前面骂了我半天,不许我回击一下。” 李定国嘿嘿一笑,正要说话,董士元“咦”了一声,指向了东面。 “李兄弟,你看这火光,是不是越来越近了?” 李定国抬起头来,看着远处,仔细观听了片刻,面色一沉,大声喊了起来 。 “所有人,准备作战!” 军令如山,堡墙上,一时忙活了起来。 黑暗中,火光越来越近,喊杀声不绝于耳,越来越清晰。很快,一场追杀,映入众人的眼帘。 明军仓皇而逃,直奔杏山堡。清军在后追击,紧咬着不放。追杀途中,不断有明军被射倒,被砍杀,即便有明军回过头和清军拼杀,也被清军分割射杀斩杀。 堡墙上,李定国等人看清军杀戮明军,犹如砍瓜切菜,肆意横行,个个都是红了眼睛。 “火炮,给老子装填弹药!” 李定国怒火攻心,大声喊了起来。 堡墙上,所有的炮手都忙活了起来。 “给老子瞄准了!” 眼看着追杀的清军进入了两百步左右的范围,李定国怒声大喊了起来。 “开炮!” “蓬!蓬!蓬!” 晦暗不明中,火光乍现,堡墙上烟雾缭绕,所有的火炮都响了起来。 杏山堡外,追杀的清军步骑栽倒一片,人仰马翻,血rou横飞,余众胆战心惊,纷纷停止了追杀,返身就逃,密密麻麻,人潮汹涌。 火炮再次轰鸣,逃跑中的清军纷纷倒下,他们拼命逃窜,如受惊的兔子一般。 清军跑到了四五百步外停下,他们指着杏山堡破口大骂,却不再近身追杀。 “一群狗鞑子!也太不把老子放在眼里!” 李定国还不甘心,愤愤骂出一句。 这些家伙,以为杏山堡的守军真是软柿子,到了火炮射击范围还大肆追杀,不要太嚣张。 清军叫骂了一阵,悻悻退去。 反正截杀明军的任务已经完成,没有必要攻打杏山堡,以免得不偿失。 火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