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望氏一族 (第1/2页)
“姓郭的还有医院什么的,我不是很清楚。”王阳摇了摇头,神色淡然。 可望如楠却是直接急了,道:“你怎么能不清楚呢?姓郭的,郭玉成啊!就是四十班那个,身材高高的,皮肤黑黑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的那个!” 话音刚落,景娴高高举起小手,插嘴道:“长的丑丑的。” “如楠!” 李清妍则拽了拽望如楠,小声道:“你说的王阳就是他。” 她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望如楠生性豪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经大条,说话一向无拘无束,万一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惹王阳不高兴,那可就完了。 “嘿!果然是你啊!你快跟我说说,郭玉成那败类是怎么惹着你了?你又是怎么把他打进医院的?” 而望如楠却根本没有体会到李清妍的良苦用心,也没有丝毫话多的觉悟,在得到李清妍的提醒之后,不但没有收敛,甚至变本加厉,双眼放光的盯着王阳,说道。 旁边,景娴也是瞪着一双大眼,干巴巴的看着王阳,一副“你快说,我要听故事”的模样。 王阳哑然失笑,忍不住摇了摇头。 李清妍适时插嘴,道:“对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个是我的好闺蜜,这是望如楠,这是景娴。” 她刻意的忽略了对王阳的称呼,显得两人好像很亲近一样。 “望如楠?” 听到望如楠的名字,王阳突然眉头一挑,目光饶有兴致的看向对面那个长相英气,性格直率的女孩,道:“你姓望?声望的望?” 李清妍微微一愣,面露疑惑,似乎对王阳突如其来的兴致有些不解。 姓望怎么了? “是啊,我姓望,声望的望,怎么了?”望如楠也是微微一愣,不明所以的点头道。 景娴满脸呆萌的看着王阳。 “望姓,可不多见。”王阳淡然道。 “害!” 望如楠本以为王阳能说出什么让人意外的话,一听这个,顿时兴趣大减,摆摆手道:“华夏人口十六亿,姓望的多了去了。” “我说的望,乃是太公望。”王阳淡然道。 听闻此言,望如楠浑身一震,眼中有着惊诧之色一闪而逝,但脸上却是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问道:“太公望?什么太公望?没听说过。” 似乎是为了增加可信度,一边说着,她还摇了摇头。 旁边,李清妍也忍不住问道“什么太公望?” 她是真的不明白王阳在说什么。 旁边的景娴则眨了眨大眼,紧紧地盯着王阳,仿佛在说:“故事故事,快讲故事。” “呵呵。” 王阳轻轻一笑,淡然道:“华夏望氏,渊源有四,其一,源于职业,其二,源于官位,其三,源于姜姓,其四,源于芈姓。” 说到这,他微微一顿,然后接着说道:“而我方才所说的太公望,便是这其中的第三种渊源,姜姓!” 望如楠两眼一瞪,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王阳。 却听王阳继续说道:“此姜姓,出自商末周初西周开国功臣姜尚,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姜尚?那不是姜子牙吗?” 李清妍不假思索的说道。 “不错。” 王阳轻轻点头,道:“《史记·齐太公》有记载,周文王出猎,于渭水之阳遇姜尚,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起回城后,周文王立姜尚为国师,称‘太公望’。” 李清妍重重点头,恍然大悟道:“我在书上看到过这段解释,因为当时周文王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封号‘太公望’,周文王口中的太公,是他的祖父周太公,即古公亶父,周太公曾经说过,‘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他一直期望周族能雄有天下。” 不愧是学霸级人物,书本上的典故,甚至是原话,完全是信口拈来。 “能……能不能说点我听得懂的?”景娴弱弱地说道。 李清妍翻了个白眼。 “姜尚的子孙后裔有千千万万,而在他的那些子孙后裔中,有一些人直接以他的举世称号‘太公望’为姓氏,一度自称太公氏,相传,直到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太公氏改称为望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齐鲁望氏。”王阳淡然道。 他目光意味深长的看着对面的望如楠。 李清妍好像也突然明白了什么,两眼猛然一瞪,扭头看向身边的闺蜜,惊问道:“你的意思是……如楠她……是姜子牙的后裔?!” 望如楠身子一僵,眼神躲地看着李清妍,不自然的笑道:“你瞎说什么呢?姜子牙那是几千年前的人物了,而且有没有都不一定,我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