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竹竿的大作用 (第2/2页)
串门,没事才是怪事儿!叶季收回腿转身那一刻,脸上笑颜如花,“姨有事儿捎个信儿就行,干吗还亲自跑一趟。” “怎么,姨几个月没来了,来住两天不行吗?小柳,姨的屋子还留着吗?” “姨住过的那间屋子一直给您留着,这儿就是您的家,您想啥时候回来就啥时候回来。” 徐月可不是吃亏的人,两句话便反客为主,然后得理不饶人的看向叶季,“小季欢迎吗?” “姨来做客谁敢不欢迎,您是叶家所有兄弟姐妹的长辈,孝敬您是应该的。” 叶季每句话都不离一个客字,听在徐月耳中非常刺耳。幽怨的剜了叶季一眼,吓的叶季掉一地鸡皮疙瘩。 知道叶季不好对负,徐月懒得在小事儿上跟他较劲,脸色和蔼可亲的道:“我今天来是跟你说说旱情,好让你早做准备。” “镇东面的村子能用水库的水,即便个别村子用不上,也可以想别的办法,旱情对咱们九山镇好像影响不大吧!” 旱情非常严重的九山镇,到了叶季嘴里屁事没有,气的徐月直翻白眼,狠不得一脚踢死他。 “你刘姨已经做了调查,由于各村的水渠不完善,能浇水的地不到全镇的十分之一,情况并不是像你说的那么乐观。” 叶季眨眨眼睛,若无其事的说:“政府不会看着百姓饿死的,随便从别处运来点粮食,就够九山镇所有人填饱肚子没问题。” “你真这么认为?” 徐月看着叶季脸色不善,臭小子不停的装傻充愣,真是太可恶。 “难道情况很糟糕吗?” 徐月没好气的道:“北方大面积旱灾,夏粮减产过半,照现在的情况看,秋粮恐怕也不容乐观。 关键是南方的鱼米之乡遭遇特大洪水,农业设施毁坏严重,稻米产量锐减,能不能有足够的粮食支援北方很难说。 若是不想办法,既使百姓们扛过慢长的冬天,也熬不过春荒,你说糟糕不糟糕。” 这次叶季闭上了嘴巴,情况确实比他预想的还严重。一旦应对不当,说不定真的会饿殍遍地,重现二十年前的残景。 一直没说话的秘书小刘接过话头,神色凝重的道:“镇政府正在组织人手抗旱种秋,高主任正在想办法购买水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部分村子的口粮应该能保证。” 对徐月的能力与果断决策,叶季是由衷的佩服,“有姨这样的父母官,简直是九山镇百姓的福气。” 哎! 徐月叹气道:“除了水库能照顾到的地方,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子种秋无望,口粮的缺口非常大呀!” 说来说去还是想要粮食呀!叶季脑子高速运转,他实在不想把粮食借出去。 “既然政府买有水泵,那些没水浇地的村子为啥不打井,坐着等死吗?” 对叶季的疑回,徐月的回答只有三个字,没水管! 是啊! 没水管、就是把井里的水抽上来又如何,水能自己跑到田里吗?别忘了,九山镇可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地。 秘书小刘用眼皮翻着叶季,像是在看一个白痴。 屋里的空气有点沉闷,几个人各怀心事儿,心中的算盘噼里啪啦震天响。 “我想知道我父母的事情?” “就你家这点粮食,你也敢狮子大开口!” “我能救活九山镇的所有人!” “换个条件。” “我还是想知道父母的事情。” “那你就看着那些人饿死吧!不要挑战我的底线。” 屋里又开始沉默,只剩下几人的呼吸心跳声。 “两台拖拉机,内部价。” “成交,只要你有钱,要多少姨给你弄多少,并且全部按内销价儿。” 徐月与叶季的战争依然以叶季全面战败而告终,从头到尾叶季都被压着打,直到全线溃败。 心中烦闷的叶季将一截竹竿递给徐月,“买竹竿对姨您来说不困难吧?要粗的,越粗越好。 个别无法打井的小村子,让他们来叶家干活,保证不会让他们饿死。” 徐月拿着一截竹竿翻来覆去的看,眼中渐渐的射出精光。 “小刘,立刻通知各村,不想饿死的话现在就开始打井,并在井边砌水塔,高度随地势而定。 派专人大量购买竹竿,只买比手臂粗的,越多越好。” 只要在一月之内挖好井、在用竹竿排好竹管道,哪怕秋粮能收一半,九山的百姓可能会饿肚子,但至少能保住命。 人活着才有稀望,政府已经出台了改革政策,日子会一天比一不好。这不仅是徐月的想法,更是无数种地人的信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