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原来是年轻企业家啊! (第1/2页)
“校长请留步,外面天冷。” “好咧好咧,周老板路上慢点开车。” “改日再见。” “少陪。” “……” 虚伪的成年人进行了一通虚伪的客套后,两人握手告别,随后周宽钻进车里,点火给大油,车一下就窜了出去。 一点都没有刚才的‘依依不舍’。 从前行汽车的后视镜能明显看到黄维鸣黄校长敷衍挥手,都懒得目送的光景。 也能看到黄校长稍一留神窜出去的汽车后就立马有点在风中凌乱的样子。 过去一个多小时里,周宽和黄维鸣这两条老狐狸交换了诸多意见。 大方向上是两步走cao作。 第一步是跟黄维鸣公开式讨论对口赞助基金。 第二步是‘被动’少量投资建设家乡。 有意思的是,这两步走的准备工作中都需要周总搞一搞排场。 总结就是:周总需要付出一些与身份大体匹配的资金,黄维鸣配合以及在二中校长岗位上多熬一熬。 结果自然是:各有所得,互惠互利。 虽然两人的行为会导致大量白华年轻学子受益,甚至能惠及大量群众;但顶多也只配说一句:论迹不论心。 就如周宽跟黄维鸣所说的那样,就算是立他也得立出一块用来‘抵御’某些未知的牌坊。 这心思自然是不纯粹的。 从白华回往太平的路上,周宽几乎没什么犹豫,先拨通了林若漪的电话。 第二声响亮被电话接通的声响给撕裂得稀碎,憨憨安静的打招呼:“周宽。” “小林。”周宽应了声。 然后才提起正事:“现在有时间吗?” “有的。” “帮我去买两套颜色款式都可以看出区别的西服和配搭的中长款羊绒大衣,牌子在阿玛尼跟杰尼亚中选,尺码你都知道的。” “衬衣要么。” “也可以来两件。” “给你发顺丰过去吧。” “嗯。” “……” 都确定好之后,林若漪才问:“是在家有什么事情要谈吗?” “跟白华梦相关,要跟白华做一下捆绑。”周宽回答道。 林若漪明白过来,想了想,才说:“要不我过去?” “不要不要,天太冷了。”周宽笑着说。 林若漪应了声,语气里面能听出一丝丝可可爱爱的乖巧与雀跃。 “……” 结束跟林若漪的通话后,周宽也没马上闲下来,略作琢磨,又拨通了谭晓蔓的电话。 “有事?”富婆就是富婆,开门见山。 周宽一点也不意外,很是直接的说:“现在变成两件了。” “说吧。”谭晓蔓不以为意。 周宽简单说道:“我要在白华投入一些资金,初期有个几百上千万的样子,将白华梦与白华进行一定程度的捆绑,去立牌坊。” 谭晓蔓欣然认同:“这是好事情,得说一句,从客观角度上,你是真的很从容。” 又说:“还有一件事情呢?” 周宽回答:“送辆车到白华来。” “宾利还是劳斯莱斯?” “宾利吧,劳斯莱斯看起来有点笨重,坐一坐还行,自己开差点意思。” “行,叫拖车给你送过去,明早就能到。” “……” 这通电话同样很快结束。 周宽本来是想再多等两天,催一催羊城保时捷那边。 被谭富婆那开门见山的口吻那么一说,周宽索性也不跟富婆客气了。 比起保时捷,在普遍观念中,宾利、劳斯莱斯的排面要高出一截。 现在无论是宾利还是劳斯莱斯都没有出SUV型轿车。 所以,相比之下,宾利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年轻化,还能自己开,于是周宽就选择了宾利。 总而言之,虽然周总身家过亿,但在许许多多场合,他依然需要用外在的东西来表达身份。 而且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最简单粗暴的外在:开的车、穿的衣服。 周宽并不喜欢‘扮猪吃老虎’式的反转,最起码在白华梦相关事情上是不会这样做的,相比之下,直截了当的表明身份是最简便的手段。 狗眼看人低的事情,谁没遇到过几次,以前周宽是习惯了,现在周宽也是习惯了。 于是…… 在能看到太平那一片聚集房屋时,周宽特地拨通了林国福的电话。 “林叔好。” 林国福先是‘唔’的应了声,然后半点没给周宽开口的机会,上来就是一个嘲讽:“怎么,使唤完我女儿,现在要来使唤我了?” 今天周六,林国福不用上班,林若漪跟周宽通电话他当然知情。 “差不多。”周宽眼珠子一转,直接道。 他已经过了要讨好林国福林处长的阶段了,该说说,该怼怼。 那边厢,林国福被噎得差点话都不会说了,滞了下才说:“说说看!” “我就直说了。”虽然已经够直接了,但周宽还是特地再强调了下。 “林叔,你在南丘应该有些个当官儿的朋友三四吧。” “有点小事情想借你的名头用用,也不用级别太高的人,跟你同级就行,就白华的书啊、县什么的,实在不行南丘副市什么的也行,反正我是不挑。” 林国福:“!” 他这次是真噎住了。 他当然清楚周宽明白同样的行政级别之间的差距。 同样是正处,县、县委的书那是管辖一方的地方领导岗位,他林国福只是省厅下一个处室的常务副处长,都还没到处长呢。 当然啦,级别跟处长一样,都是正处。 半天半天,林国福才冷哼一声,说:“你怎么不直接上天?” 然后才不咸不淡的问:“具体是什么事情?” 周宽一五一十的回答:“白华梦的事情,我计划将白华梦跟白华进行一定程度的捆绑,多多少少需要地方领导的一些正面支持; 也跟黄校长聊了聊,我个人想多加一层保险,刚开始就还是不想太碰运气。” 林国福稍作沉吟:“看来你们白华梦开发的软件在二中的表现很不错了; 个人层面上我也支持你的想法,你需要一些额外的远虑来抵挡某些可能发生的风险。” 略顿,林国福又说:“你应该有其它正常形式的准备,站在我的思维角度和对体制的了解,我只能说:过犹不及。” “不过,我会找合适的时机跟合适的人提一下你。” 周宽细细一想,明白了林国福的意思,的确是过犹不及,体制内不是谁都像林国福那样亲近的。 如果这个阶段直接摇人,目标性未免过于明显,有可能适得其反。 于是周宽认真道:“明白了,谢谢林叔。” “用不着这么客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