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寻访龙山 (第2/2页)
,里面提到灵安寺一位叫做彭运林的老人,这位老人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却一直住在早已破败不堪的灵安寺里。 这篇报导是关于两江口土司历史的采访,报导里面,老人提到一些彭大虫可宜的事迹。 我看完之后,把手机还给邱妍,对她说道: “看来你是有备而来啊!” 邱妍笑了笑,回答道: “线索得一点一点积累,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东西其实就在眼前,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了。” 我点点头,冲邱妍伸了下大拇指。 车子开了一个多钟头,来到一个离县城很远的小镇,邱妍下车后,又给司机一百块钱,说如果有需要就会给他打电话。 司机走后,邱妍便抖了抖身后的背包,然后带头朝着不远处一条上山小路走去。 我们大约爬了两个小时,才终于来到几间破房子处。 说这几间是破房子都是好听的,实际上这几间房子已经完全没有房子的样子了,砖墙东倒西歪,瓦砾到处都是,只有其中一间被人用几根木头支撑住的才能勉强住人。 我刚想问邱妍是不是走错路了,就听见远处传来了狗吠声,而且不只是一只狗。 我下意识地一把将邱妍拉在身后,然后双手握着登山杖,摆好了防御姿势。 不一会儿,我就看见从前方长满杂草的山坡里蹿出来三条土狗,它们四肢细长,身躯健硕,像我这种不懂行的一看都知道是好猎狗。 就在那三条狗快要扑向我和邱妍时,一声清脆的呼哨声突然响起,然后那三条狗就像被施了法术似的,立刻在原地停了下来。 狗虽然停住了,可它们的叫声没有停,它们龇牙咧嘴的,连口气都不带喘的冲着我俩狂吠。 “虎子,别叫了!”一个还稍稍带着稚气的声音从房子后面传了过来,然后那三条狗马上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跑了过去。 我和邱妍好奇的看着狗的背影,随后就看见从房子的墙角走出来一个十五六岁男孩。 “哎,你俩,干嘛呢!”男孩指着我俩问道,没有丝毫羞涩和恐惧。 “我们来找人的,你叫什么名字呀?”邱妍从我身后站出来,回答道。 “你管我叫什么名字!你们干嘛来的?找什么人啊?”男孩显得很不礼貌。 “我们找一个叫彭运林的老人家,你认识吗?”邱妍的语气就像哄小孩子。 “彭运林?不认识。” “小朋友,你住在这附近吗?这里是不是叫灵安寺啊?”邱妍耐着心,活像一个幼儿园老师。 “谁是小朋友!我都十六了!这里是我家,但是我不认识什么彭运林。” 邱妍还想再问,这时一个老人从那间被木头支撑着的房子里走了出来,他伸出手拍了一下男孩的脑门,没好气的说道: “彭运林就是老子,老子就是彭运林!我说二娃,我养了你十六年,你怎么连老子的名字都不知道呢?” 那个被称作二娃的男孩很不服气,扯着嗓子叫道: “平时他们都喊你老嗲,你又没告诉过我,我哪里晓得你的名字嘛!” 老人听完又轻轻拍了二娃一巴掌,然后满脸堆笑地看向我们,问道: “二位哪里来的啊?找我老头子有啥子事情啊?” 邱妍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说道: “彭老先生,我们是从省城来的,来这里是想跟你打听点事情。” 老人点点头,把手往身后一指,说道: “去屋子里说吧!” 二娃此时见危险解除,便打了声呼哨,跟着,那三条狗就跟在他屁股后面飞奔而去。 走进“屋子”之后,我发现虽然外面看着不成样子,可是里面却五脏俱全:两张由木板搭建的床,一张破桌子,几把明显由人工钉成的椅子,甚至屋后还有厨房浴室。 老人给我和邱妍一人倒了杯茶,可是看着那不知从何而来的黑乎乎的玻璃杯,我实在下不去嘴。 老人似乎很高兴,指着我们手里的茶说道: “尝尝,这是我自家做的,香着咯。” 老人带着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实在让人无法拒绝,我便硬着头皮抿了一口,谁知道这茶水入齿则甘、清香扑鼻,喝下去之后,竟然还从喉咙里反出一丝甘甜的味道,我大为惊喜,捧着杯子又喝了一口。 身旁的邱妍此时也点着头说道: “嗯,不苦不涩,回味无穷,好喝!” 老人一听,哈哈大笑着仰过身子,说道: “好喝吧,哈哈,我老头子不港假话哩。” 随后,老人便问道: “你们两个,是哪家电视台滴啊?” 听了这话,我和邱妍同时愣住了,就解释说我们不是电视台的,后来老人家一解释,我们才知道他把我们误会成又来采访的记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