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95 漂亮国之行 十(求订阅) (第4/5页)
美刀购买了一张门票,入园参观。 凤凰城的植物园还是比较出名的,根据他们之前查阅的资料显示,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植物园,内部生长有4000多种,超过21000棵沙漠植物,其中有139种为罕见的、受威胁的或者是濒临灭绝的植物。 实地参观下来,许秋觉得还是能够值回这100多软妹币票价的,遍地都是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仙人球、仙人掌等沙漠特有的植物,还有一些蝴蝶、蜂鸟之类的小动物。 两个妹子玩的也比较开心,到处拍照、合影,许秋成为了她们的专属摄影师。 在植物园逛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已经接近正午,温度开始逐渐升高。 此时,室外温度已经非常接近40摄氏度,吴菲菲的手机甚至因为过热而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直接自动重启了。 之前他们三人大多数的时间都在酒店、会场范围活动,可以随时吹空调,现在人在外面跑了一个上午,终于见识到了凤凰城的威力。 因此,他们改变了行程,取消了原定于下午要前往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计划,直接乘坐公交车,前往公交车路线上的一处商业区,解决了午饭,便返回酒店躺尸。 已经适应了魔都偏温和的气候,现在来到沙漠气候的凤凰城,还是非常不适应的。 在外面溜达,哪有待在酒店里吹空调舒服啊。 4月5号。 魏兴思来到凤凰城,他先是和许秋他们碰了个面,交流了一下近期的进展,主要是后者汇报了近几天听报告时记录下来的心得。 中途,魏兴思提到:“前几天,我给《科学》的编辑发了封邮件,本来想约出来见个面的,但对方不方便,就没有约出来,不过对方表示较为看好我们这个工作,现在正在等最后几个审稿人的意见。” 上午的时候,魏兴思带着许秋他们依次去见了见龚远江、冯盛东和Ronald等熟人,出于礼节性的打了声招呼,没有太多的交流。 其余的时间,许秋他们就和平常一样听报告,只是多了魏兴思这样的一个小尾巴,不方便划水。 值得一提的是,魏兴思的到来,也极大的提升了许秋他们的伙食情况。 毕竟是导师带着学生出来开会,肯定是导师请客,而且吃饭的地方,档次也不会太差,至少不会去吃甜甜圈。 中午,魏兴思叫来一辆出租车,带着许秋三人,前往了一处类似唐人街的地方,找到一家川菜馆用餐。 外面的牌匾、装修都用到了非常浮夸的中式风格,到处都是种花家风格的元素,大概也是为了凸显出这是一家中餐馆。 这边开店的老板,老家也是魔都的,一见面魏兴思就和对方“老乡见老乡”,用魔都话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着。 吴菲菲是浙省人,韩嘉莹是苏省人,两个人基本都能听懂魔都话,只有许秋一个人来自北方,听的一头雾水。 不过,这也不重要就是了,聊得再热乎,终归也是来吃饭的嘛。 店里的生意还不错,一共有20多张桌子,上座率在七成以上。 来这边的客人,大约一半左右是白人,多数是以家庭的形式过来吃饭。 还有大约一半是黄种人,看起来基本上都是国内来参加MRS会议的人,不少脖子上还带着MRS发放的吊牌。 黑人的话,一个都没有看到。 魏兴思点了招牌的辣子鸡、水煮rou片、麻婆豆腐和鱼香rou丝,还配了四碗米饭。 菜品样式的话,和国内的川菜差不多。 味道嘛,不是很辣,而且没有国内正宗川菜馆做的好吃。 但也可以理解,这边毕竟是漂亮国,一般人不吃辣的,在这边开餐馆,需要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进行修改,吃惯了国内的川菜,再到这边来吃自然会感到不习惯。 吃完饭,众人返回MRS会场,又听了一下午的报告。 晚上,魏兴思带着许秋他们,去了会场周边的一家相对高档一些的美式餐厅,这里主要是做汉堡的,价格还是有些贵的。 一份汉堡,卖38-68美刀不等,一份炸鱼薯条,22美刀,一份水果沙拉,也要28美刀。 最终,四个人点了四份汉堡,一份炸鱼薯条,一份水果沙拉和四杯啤酒。 涉及到酒水,看起来比较小只的许秋和韩嘉莹再次被查了一次护照。 在他们被查的时候,旁边的吴菲菲的表情有些复杂……大概是有些羡慕。 这家店的汉堡个头非常大,直径大约20厘米,高度有30厘米左右。 因为汉堡太大了,无法自己立住,所以店家用了一根铁签由上至下固定着。 最底下是一层面包,然后是一层洋葱、番茄和酱料,再然后是一层芝士,之后是一层非常厚的牛rou饼,再之后又是一层芝士,一层非常厚的牛rou饼,一层芝士,一层洋葱、番茄和酱料和一层面包。 这么大的汉堡,许秋估计就算奥尼尔过来,张开大嘴,下巴脱臼了,也不能把它整个吞进去。 汉堡的味道也非常的棒,至少完爆国内的开封菜,毕竟价格摆在了那里。 啤酒的话,是当地生产的黑啤,味道就中规中矩了,酒味不算浓郁,稍微有些发苦。 4月6号。 许秋起了个大早,穿好正装,先是在酒店再次检查了一遍演讲用的PPT,然后和魏兴思、韩嘉莹、吴菲菲他们一同前往MRS会场。 报告八点正式开始,不过在七点三刻的时候,已经有人陆陆续续的进入会场。 其中就包括主持今天会议的会议主席,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华人研究者苏海波,年龄约莫50 ,男性,稍微有些地中海。 许秋之前在阅读有机光伏领域高档次文献,包括《自然》大子刊时,经常能够见到苏海波的名字,知道这是一位有机光伏领域的远古大佬。 为什么说是远古大佬呢,是因为新生代大佬,几乎就只有许秋一个,另外,魏兴思沾了他的光,现在也算是迈入了大佬这个行列。 许秋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带动整个团队,让有机光伏领域跨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七点五十五分,许秋走上演讲台。 苏海波中气十足的介绍道:“今天第一场汇报,是来自魔都综合大学的许秋,他的导师是魏兴思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ADA类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有机光伏器件……我们欢迎!” 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许秋站在演讲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其中有一些是国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