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传_第六章 朝天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朝天阙 (第5/5页)

壮年士兵,每日所需军粮约一升半米,一匹战马按每日所需一斗草料为计,则五十万大军十万匹战马计算,每月便需军粮六百万石,草料六十万石。一旦开战僵持半年需要多少军需粮草,如此巨大的开支户部可有预算,国库帑银是否充足若说兵者是国之大事的话,那军需便是大事之中的大事,不可不察,务须三思而行,请万岁明鉴。”

    万历皇帝听了李如松的话仍旧是不动声色地问道:“如松,你有何具体方略?”

    李如松微一思忖,答道:“启奏万岁,臣以为,赴朝抗倭军队人数宜精不宜多。”

    万历皇帝点头应道:“你的这个想法与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不谋而合,他给朕的奏本言道,赴朝抗倭军队数量应在十五万以内,依你看来最少需要多少军队可克敌制胜?”

    李如松微一沉吟,坚定地说道:“臣以为派精锐兵将十万赴朝,只要战略运用得当,便可战胜倭寇。”

    万历皇帝缓缓地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朕已经决定,由你出任抗倭总指挥,但是赴朝总兵力必须控制在五万以下。”

    李如松闻言大惊失色:“启奏万岁,这……以五万兵力对战二十万倭寇,这如何……”

    万历皇帝斩钉截铁地打断了李如松的话:“朕知道此事难似倒悬,但是你必须打,且必须打赢!“至于其中缘由,朕现在就告诉你,朕初登大宝之时,国库存银仅不足百万两,自朕御极至今这二十年间,整顿吏治、改革税赋,辛辛苦苦共积攒库银近七百万两,其中艰辛实不足与外人道。

    日前宁夏平叛已经耗费了一百七十万两国帑,国库现有库银已不足五百万两,然而外有倭寇自辽东朝鲜进犯,内有播州土司杨应龙在西南伺机而动,此朕不可不察!因此如赴朝抗倭总兵力超过五万,历时一年便会将现有库银消耗殆尽,若彼时杨应龙趁机起兵,朝廷必须加征税赋,否则便无余力再图应对,朕实不忍天下黎民困苦之余再增税赋,因此为了大明朝廷的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朕望你能一肩挑起这份千钧重担。”

    李如松沉吟半饷,而后起身快步来到内厅中间,向万历皇帝行稽首大礼,然后道:“蒙万岁错爱,臣自当万死不辞!只是兵者乃国之大事,如松不敢怠慢,若有差池如松虽百死不能赎其咎。因此臣刚才思索再三,有一个请求请万岁恩准。”

    万历皇帝十分干脆:“如松直言!”

    李如松道:“启奏万岁!臣愿意率四万大军入朝抗倭,但请万岁恩准这四万军马由臣亲自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指定,臣方能有把握将来犯之倭寇击溃。”

    万历皇帝沉声道:“准!你想好要挑选哪些军队随后报给兵部即可。”

    李如松伏在地上说道:“臣现在就奏报,请万岁恩准!”万历皇帝微觉诧异:“哦?你不用回去再详加思索吗?”

    李如松朗声说道:“万岁,臣刚才已经想好,恳请万岁恩准!”

    万历皇帝点了点头道:“只要如松所提,朕皆准。”

    李如松抬起头道:“臣叩谢,谢万岁隆恩!臣刚才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臣直属辽东铁骑部共一万两千人之外,臣请自麻贵处调宣府、大同一万人,请自成都府刘綎处调五千川军,自浙江调五千戚家军,自蓟州调五千京畿戍卫军,除此外调三千朵颜三卫,共计四万人,另再自大内借调锦衣卫数人随军一同入朝。”

    万历皇帝点头道:“一切照准!”李

    如松叩首道:“谢主万岁!臣……臣还有一事启奏万岁。”

    万历皇帝问道:“如松还有何要求,尽管直言。”

    李如松微一犹豫,从怀里掏出窖生交给自己的秘本《纪效新书》,双手举过头顶说道:“臣偶然得到一秘本,事关重大,因此面呈万岁,请万岁圣裁。”

    万历皇帝一听微笑道:“哦?如松今日除了给朕带了泸州大曲外看来还给朕带了佐酒的故事,岂不快哉。”

    他说罢用手轻叩了桌上的一只铜磬,发出清脆悦耳的一声响,一直守候在旁老太监疾步走上前来,从李如松手上接过了秘本,转身呈给万历皇帝,然后在万历皇帝身侧站定。

    万历皇帝接过了秘本《纪效新书》翻看了几页,颇为疑惑地抬头看了看李如松。

    李如松赶紧将秘本的来历简明扼要地向万历皇帝陈奏了一遍。万历皇帝听了微微点了点头,问道:“看来这秘本确乎是有些来历,可如松为何呈给朕呢?”

    李如松闻言大惊失色,赶紧伏倒在地上说道:“启奏万岁,此秘本事关重大,臣如何敢私留?!”

    万历皇帝看了看李如松说道:“如松,大明江山难道是仅靠诚意伯的一本《百战奇谋》得来的吗?如果不是的话朕又何必将这一部旷世奇书束之于高阁呢?况且如松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朕今日也有一本秘本要赐与你。”

    他说罢将手中的这本秘本交给身边的老太监,老太监又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书,将两本书一起重新交给了李如松,李如松茫然不解,只好先双手将两本秘本接过。

    万历皇帝继续道:“你手中另外一本是数月前成都总兵刘显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呈给朕的。据刘显在呈给朕的奏本上说,这本书是朕的大伴冯宝在留都的御书房里偶然发现,然后交到了他远在四川江阳的干儿子冯国泰手中,而这本明面是《郁离子》的秘本其实便是半本《百战奇谋》,而你刚才呈给朕的应该是诚意伯的嫡传后人口述的另外半本,这两本加在一起应该便是全本《百战奇谋》了。眼下倭寇犯境在即,朕今日便赐给你,但愿你读后会有所裨益。”

    李如松诚惶诚恐:“启奏万岁,臣不敢受,臣请万岁收回谕旨!”说罢他将两本书高高举过头顶。

    万历皇帝微微皱眉:“你是带领千军万马的人,如何这般琐碎,朕将这排兵布阵的兵法赐你是物尽其用,朕留着何用?如松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李如松不敢再推辞,于是叩谢圣恩。

    此刻万历皇帝身旁的老太监双手捧了一册圣旨,高声喊道:“李如松接旨!”

    李如松跪倒在地行礼道:“臣李如松接旨!”老

    太监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日。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李如松忠义勇武,即日起调任东征提督,提督备倭讨逆总兵官,钦此!”

    李如松叩首接旨道:“臣李如松谢万岁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皇帝起身举起了手中金杯:“‘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如松,待你凯旋班师,朕还在此处与你共饮一杯泸州大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