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小陆,今天表现有些好啊! (第4/5页)
“可能绝对不是学术大佬这么简单。” “是跨界大佬。” 说完,他正好切开头皮,都来不及上头皮夹止血,就问洗手护士要钻孔的电钻。一边看向陆成说:“这位很快就是我们本院的兄弟了。” “我黄友智,在神外搬砖的。” 虽然讲陆成一下子把风险都丢给了神经外科和胸外科,但就这一手法,就让他确定了陆成是个可交之人。 专业牛,以后有个熟人看片子,找上陆成他心里也不会慌,而且陆成现在的级别低,又好找。 陆成也是赶紧介绍自己;“智哥,你喊我陆成或者小陆就可以。” “早就听过你的名字了。”黄友智说完,对麻醉师喊:“我准备切开减压了,准备吸引管,引流管。” 麻醉师回了一声:“晓得了,这边随时都没问题。” 紧接着说完,他才又对陆成说;“小陆,我托大喊你一声小陆应该不成问题,之前那话,的确是讲得有些没过头脑,你可别往心里去。我长你们几岁,今晚就请你们去天宝兄弟。” “就算交个朋友了,也不提道歉什么的客套话了。” 韩肖麓听到天宝兄弟,不禁抬头看了一眼麻醉师,对陆成说:“陆成,你这次可是赚大发了,这位可是麻醉科的江源教授。” “麻醉科公认神经阻滞第一人,号称你主要给个部位,他就敢打,也能帮你打神经阻滞的人。” “以后你们骨科手术要联合镇痛,找到江源教授,那绝对是找对人了。” 天宝兄弟是沙市网红吃虾的地方,就在湘大二医院附近, 位置难定,价格也偏高,味道自然还算比较可以的,若是宵夜能够在那里对付一番,那是极好不过的了。 其实江源教授可是不轻易喊人吃饭的,毕竟能够在麻醉科这么大一个科室闯出来一个公认,那是极为不易的。 在整个华国,莫说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至少人缘绝对不会差。 曾经不止一次在麻醉科全国大型学术交流会议上,直播神经阻滞麻醉, 跟过江源台的手术医师,都放心得很,今天如果不是他恰好是急诊班,这种急诊手术他可是不管的,他只给IV类手术麻醉,其他的一律都交给了自己的学生来打。 陆成赶紧受宠若惊。 湘大二医院作为全国知名的医院,卧虎藏龙是必须的,可能随便碰到一个穿着普通的老人,就可能是全国某个方面的知名大拿,这样的人物,陆成现在就算是想要有心结交,都没地方找。 陆成:“江老师,你太客气了。今天晚上的宵夜该我请才是。” “喊老师就是有些见外了,我看起来有那么老吗?” 江源玩笑着继续道:“况且你们几个住院医师,和我一个副教授抢买单,也不知道你们从哪里来的底气。” “一个个地家里都有矿啊?那就当我没说,否则的话,就别提了。免得说出去,还有人说我江源不懂规矩,以大欺小来着。” “就这么定了,我马上打电话先去订桌。” 江源刚说完,他学生就说:“老师,病人的血压快不行了。现在高压就只有六十了。心率也只有70 。” 江源直接把刚要拿起来的手机就是一扔: “肾上腺素1mg,静推!” “去甲泵入速度跳到40,氧流量调至430.” “再喊两袋血!” 看着江源镇定自若地忙碌身影,陆成内心中变得安定和崇敬。 手术室内,其实很多人都有误解,以为手术医师才是镇魂石。 但其实不然, 与天夺命时,七分麻醉三分手术,虽然有些夸张,但是,麻醉医师的水平,绝对是在病人的安全方面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主动位置的。 有一个好的麻醉医师兜底,外科医生的心里都会变得格外的坦然和放心。 因为麻醉医师除了要承担麻醉的职责之外,在手术中,还要承担病人各种生命体征变化后纠正的职责,要承担监测手术中病人病情变化的职责。 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直接因为手术引起的病人死亡,几率几乎为零。 更多引起人死亡的是并发症。 包括栓塞引起的心梗、肺梗和脑梗; 脑梗继发的呼吸功能抑制; 出血引起的休克,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的脑梗死; 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率失常; 即便是死亡率将近百分之五十的主动脉夹层,大多的死因也是因为夹层破裂出血继发的血液灌流不足,然后引发的脑死亡和心肌梗死。 手术医师并不怕手术多么复杂和困难,就只是怕这些并发症, 而预防和监测这些并发症发生的人,就是麻醉师。 这也是基本上很多人都会叫麻醉师为麻醉老师的原因,有一个好的麻醉师保驾护航,是外科医师手术精进的一个保底,也是新医生可以有足够时间来积累自己临床经验的一个保底。 江源教授这一辈子都不知道麻醉了多少个病人,参与了多少台的手术, 和他比在术中抢救病人的能力和果断,陆成觉得即便自己有外挂帮助,至少得五年从业麻醉的经验才行, 因此现在,他只需要安安静静地等待洗手护士把手术器械准备好,他清创探查以及VAC覆盖后,骨科的手术就可以宣布结束。 在江源冷静的指挥下,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在了高压70,低压40,心率65. 血氧饱和度虽不高,但也有八十八, 长期的低氧饱和度虽然能够导致不可逆的并发症,但是在这么危急的时刻,短时间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却是至少不会引发脑缺血,有了一个十足的保底。 陆成正在快速地清创同时,韩晓麓那边的开胸探查已经找到了出血点,对一部分完全坏死的肺部组织进行了肺叶切除后,就放置了一条胸腔闭式引流管,与此同时,黄友智也完成了头颅硬膜下血肿的开窗引流。 清创缝合术虽然在手术级别上只是一类手术,但是复杂程度却是因受伤的情况而异,它的手术时间,并不会比开颅减压和开胸探查时间短。 而且因为开颅减压和开胸探查都是救命的手术,而且有极为规范的cao作流程和经验可以汲取。 清创缝合的时间还要长于两者。 看似最为凶险的开颅去骨瓣减压,反而是第一个完成的,再次通过阅片看到颅脑里的雪肿被完全清除之后, 黄友智道:“韩哥,我这里已经搞完了,只剩下清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