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成熟+1 (第1/1页)
最近去隔壁山上挖冬笋的人多了起来,江子羽也趁着空闲时间去挖了几次。 一挖又是一个上午,江子羽直起腰,扫了一眼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大小小的笋堆成了小山丘。 他打开带来的蛇皮袋,捡起扔在地上的笋,一个个装了进去。 随便系了一下口,甩到肩上,江子羽扛上准备回家。 还有好些人在竹林里挖笋,江子羽见到了周叔和周婶。 周叔和周婶基本每天都会上山来挖笋,上午来,下午也来,他们经验丰富,又有力气,经常满载而归。 除了留下几个自己吃,他们挖的笋都是拿来卖的。 村里有一户人家每年都收冬笋和春笋,不止在本村收,附近几个村的也收,然后运到县城或者市里去卖。 冬笋大量上市后,村里的收购价是两块钱一斤。 秋收之后,大家比较闲,像周叔周婶这样挖冬笋来卖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掀起了一股竞争的热潮,比谁一天挖的多。 农村有一句话:九前冬笋逢春烂,九后冬笋清明旺。 说的是在冬至前,冬笋容易烂在地里面,只有少数会长成春笋,而冬至之后,冬笋大部分会长成春笋。 长成了春笋,笋就会冒出头来,长成一棵竹子。 凡事讲究一个度,挖冬笋的热潮起来后,挖起来就容易失控。 一年过度的挖掘可能看不大出影响,要是持续几年都这样,会影响到竹林的生长。 而且有些人因为着急挖,而毁坏了竹鞭,那影响就更大了。 江子羽扛着竹笋回竹楼,见着村支书带着几个村干部站在竹林外围。 村支书是特意带他们上山来看竹林的,想共同商量出个办法来,阻止村民过度采挖冬笋。 不过,这不太好办,山是全村人的共同财产,竹林也是,大家都可以上来挖。 即使他是村支书,也不能不让大家挖,更何况这还涉及到钱的问题,会过度挖笋的都是挖去卖的。 不让挖,等于不让人赚钱,有些难搞啊。 ...... 江子羽倒出竹笋,剥皮后洗干净,切成一片一片的,放了盐装到盆里腌制,准备晒成笋干。 竹笋腌制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江子羽把它们放到锅里煮熟,捞起后放到无孔的圆形竹簸箕里,找了个太阳晒得到的地方晒着。 晒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江子羽拿起一片来看,笋片的水分已经蒸发掉了,可以收起来保存了。 拿袋子收起笋干,江子羽盛了谷子和玉米粒去喂鸡。 给它们撒上食物,他跟往常一样打开养殖系统的监测功能,查看它们的健康状态。 这一次,他看到了不一样的,第一批的五百二十只鸡,头顶上除了绿色的生命值,还顶着成熟 1的字样,整整齐齐的,看起来颇有些壮观。 成熟 1? 成熟很好理解, 1是什么意思? 江子羽有些疑惑。 他的目光扫过第二批的鸡,它们的头顶只有绿色的生命值,看来只有它们成熟了才会显示出来。 不管 1是什么意思,江子羽开心的是总算等到它们出栏了。 他回家吃晚饭时,跟家里说了这个事情:“爸,妈,明天我抓两只鸡下来,叫上大伯一家来吃饭,大家一块儿尝尝味道。” “这么说的意思是……可以出栏了?”江爸带着期待问道。 江子羽回家到现在快有四个月了,从决定养鸡,到承包山林、建造鸡舍,然后买了鸡苗开始饲养。 接着就是将近三个月的等待,平时江爸江妈不觉得三个月的时间有多长。 可现在他们体会到了,在鸡没有卖出去之前,他们都是担心、忐忑不安的,时间都慢了下来似的。 还有村里那些人的茶后闲谈,一个村子里难有秘密,其实他们在背后说的闲话和打赌,江爸江妈都知道。 这些或多或少都给了他们压力。 江子羽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你们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我也一样。” “上次来的高先生,你有没有联系一下?”江妈最担心的还是怎么把鸡卖出去的问题。 “在下来的路上,我打过电话了,他后天过来。”江子羽笑着说道。 “那就好,我看上次高先生看了之后好像还挺满意的,希望能顺利卖出去。” 江妈想了一下,又问道:“万一,我是说万一,跟高先生没有谈成买卖,你还有别的打算吗?” “有,你们放心吧,还有别的老板联系。”江子羽说的是实话。 微博上确实有其它小饭店的老板给他发了私信。 不过他们都当他的鸡也是喂了饲料激素长大的,直接开出的价都是十多块钱一斤。 只有高远当初说看重的是鸡的rou质品质,价格可以谈。 “你吃完饭就去跟你大伯和伯娘说吧。”江妈催促道,恨不得现在就上山,逮两只鸡下来宰了。 江子羽乘着夜色出发,走进村支书家的院子,喊道:“大伯,伯娘。” “小羽来了,进来坐。”村支书在厅里喊了一声。 江子羽走进去,感觉气氛有些不太对,伯娘眼睛红红的,见到他进来,勉强露出了一个微笑,进了厨房。 小禾乖乖巧巧地坐在专门给她准备的小书桌前,看似在认真地写作业,眼睛却时不时瞟着他这边。 村支书和江伯娘刚才在吵架,为了大家挖竹笋的事情。 村支书前几天找了村里几户过度挖笋,破坏竹林的人家,跟他们谈话了,让他们为了可持续发展,今年别再去挖笋了。 他们答应是答应了,但背地里却在编排村支书一家,连带着江伯娘被人说了不少风凉话。 江伯娘觉得村支书尽干吃力不讨好的事,竹林是一整个村的,他们都不爱护,要搞破坏,他出什么头。 不去管不就好了,反正她又不去挖笋来卖,竹林破不破坏,跟他们一家子没关系。 村支书却非要做“坏人”,惹得那些人针对他们一家。 最重要的是村支书也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了,每次都这样,为了村里着想,他们又不领情,白白做了恶人。 江伯娘忍不住跟他吵了起来,说是吵,基本上都是她单方面的,村支书从头到尾没说几句话。 然后,江伯娘就更生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