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冕影帝树先生,救场之王方导演 (第3/4页)
” 二猪眉头一皱:“这就是不给弟弟面子呗。” 树哥不敢得罪二猪:“这样,晚上咱俩照死了喝。” “那晚上是晚上,现在是现在嘛!” 其实二猪,就是想整树哥。 树哥还在强颜欢笑:“你这不是不给你哥面子。” 二猪脸色难看起来:“咋了为难你了呗?是不是为难你了?” 树哥脸上已经挂不住了。 他不说话。 二猪站起身来,走到他旁边,拉着他的脖子说道:“说话,跟你说话听没听见?” 树哥第一次硬气起来,嘟嘟囔囔地说道:“你仗着你姐夫是村长,装牛逼是吧?” “什么玩意?” 二猪一下子就火了。 “你赶紧给我认错,你给我跪下!” 场面一下子就乱了起来。 有人来拉架,二猪就要动手。 得亏是高鹏和他妈来了才把两人拉开。 他们拉着树哥来到了屋里:“你上床躺一会儿去!” 就在这时,二猪也冲了进来:“你给我认错!” 高鹏他妈还在劝架呢:“干啥呀,都是好哥们。” “兄弟。”这时候树哥说道。 “刚……刚才外面人多……” “哥不对。” 说着树哥就跪了下去。 这一跪,树哥最后一点尊严都没了。 等所有人都散去之后,树哥从小的好朋友陈艺馨安慰他,他拉着陈艺馨的手说道:“活着没意思。” 后来,树哥投奔陈艺馨去了。 对了,陈艺馨原来不叫陈艺馨,他叫陈忆贫。 后来上学有出息了,当了奥数学校的校长,改了名字。 其实,他也嫌弃树哥。 树哥在他的车上抽烟,他打开窗子说小心烟灰。 他换了号码,树哥不知道。 树哥趁着酒劲问陈艺馨,我要不去给你帮忙,跑跑腿啥的。 他说我考虑考虑。 第二天,人家就回城里了。 所以其实树哥是自己上赶着去了人家的学校,陈艺馨抹不开面给他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作。 后来,树哥凭借着一点点文采和土味情话,撩到了一个聋女小梅。 他让弟弟帮忙借车。 借皇冠。 结果弟弟只借来了一辆帕萨特。 “要他妈你这兄弟有什么用!”树哥骂道。 “你说什么?找死!”两兄弟直接在新婚的院子里扭打起来。 从这一刻开始,树哥,疯了…… 就连新婚夜的那啥,都是小梅自己主动完成的。 可是,谁也不能跟一个疯子过下去对不对? 后来,小梅也走了…… 在电影的最后,树哥站在一片荒野上。 如血一般的夕阳洒在他身上。 他幻想着小梅回来了,还怀了孩子。 在田野上,他带着这种幻想,越走越远。 …… 一个半小时的片子,观众们看的却感觉无比的漫长。 “太压抑了。” “难受啊我的天。” “这是什么片子啊这是!” 但是无论怎么说,没有人反驳的一点是:“王宝的演技。” 真他妈的好! “卧槽我惊了好吗?” “王宝居然有这么强的演技吗?” 而这时候,有人看到了下面的评语。 繁星奖优秀作品,每一部作品下面,都有一段评语。 “hello树先生:我们当然需要仰望星空,但在仰望星空之后,也不要忘了看看脚下的大地。” “这是什么意思?” 有的观众已经反应过来:“就是你们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没有感觉特别土吗?好像和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差着年代呢。” “可是这就是华夏依然存在的现状啊。” 在微博上,已经有人讨论了起来。 “树先生这个电影,王宝演的真好,我看的都有点抑郁了,但是这是讲啥的呢?” “是讲一个人变疯的过程吧。” “不是的,其实是讲一个人被时代抛弃的过程。” “树先生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有一点小才情,所以才会给小梅写土味情话,但是呢,树先生又是一个没有成就的人,为什么没有成就?因为他的童年。” “树先生小的时候,他的哥哥是特别开放的,结果被他爸给掐死了,从此树哥就留下了阴影,他不敢往外走,不敢追求变化,只敢按部就班地去生活,结果却把生活过的一塌糊涂。” “你看吧,他们村子要拆迁了,所有人都搬去了太阳新城,可是树哥这种人,跟不上时代,太阳新城里没有他的房子,所以变成了在原野上游荡的孤魂野鬼。” 在地球上,有人说这部片子是魔幻现实主义。 其实不是。 这就是现实主义。 而且现实得近乎残酷。 一个没有成就的人,一个跟不上新时代的人,在当下的社会里就是这么尴尬。 要么你稀里糊涂的生活,每天吃上饱饭,能睡一个好觉就完了。 要么你特别聪明,跟上时代,混个如鱼得水。 最怕的是,你心思敏感,但是却没有成功,那么留下的就只有痛苦。 华夏的发展很快。 快速发展的同时,让人们看到了灯红酒绿的城市,看到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但是却忘了乡村。 即使是21年地球上的华夏也是这样。 打开抖音,人人都是大长腿,各个都是大胃王,有人跟你分享他一年如何赚几千个w,有人告诉你,要去寻找诗和远方。 打开智乎,百万年薪不敢说话,要发言你得是清华北大。 打开电视。 全是大都市里的人如何奋斗,小情侣们如何谈恋爱。 为什么你只能看到这些?是我们这个社会只有这些吗? 不是的,是创作者们,不往乡村里走了。 他们放弃了乡村。 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创作者有钱了。 他们以为一顿早饭六七百是正常的,他们觉得一个外卖员一天送三十单外卖很辛苦了。 他们认为大学生,二十几岁,手里咋也能有个几十万了吧。 那么请问,这样的创作者给出来的作品,让谁去找代入感? 说句难听的。 十几年前的,都比现在所谓的创业故事要来的真实好看。 而在蓝星,繁星奖把作为一部优秀作品。 同时给出的评价是:“我们当然需要仰望星空,但在仰望星空之后,也不要忘了看看脚下的大地。” 文艺创作者,应该是给大众创作的。 而有很多大众,是树先生里面描述的那些画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