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1章 田頵的变通  (第2/2页)
扬州一半人口外逃。    一部分跑去了东南地域,也就是苏州杭州,使得钱镠很快强势。    一部分跑去了大江上游,一部分逃入大山避难,如今扬州太平,人口自然回流,但也不足原本的三成。”    说着话,抵达节度使军府,求见节度使判官周隐,杨行密不可能立刻接见。    守卫头领认识程锦,笑脸应酬几句入内通报,出来后引进。    节度使属下三大实权官职,掌书记,判官,都押牙。    节度使判官这个官职属于文官,地位非常重要,参与机密,签押出入,监管六曹。    军府广大,职能部门井然有序,判官衙司位于帅堂左侧耳房,门外四名麻衣提刀守卫。    头领带到离开,程锦走入门户,窈娘跟随,刘海涛和包兴随后。    屋内类似厅堂,正面一张公案,左右两侧一共六张书案,十二名文吏。两人一张书案的在忙碌。    公案后面端坐一名绯袍官员,三十多岁,国字脸,短须,浓眉大眼,气度沉稳。    程锦走前,恭敬礼道:“属下拜见周大人。”    “田公可安好?”官员展颜笑问。    “甚好,只是宣州百废待兴,不得闲。”程锦恭敬回答,不敢怠慢。    “嗯,说正事吧。”判官周隐笑容一敛,淡然说道。    程锦奉上公文,叙述一番,又介绍了窈娘。    窈娘恭敬见礼:“窈娘见过周大人。”    周隐皱眉,问道:“田公这是何意?主公还未定夺,怎么就送女陪嫁?”    程锦解释:“我家大人认为值得与川南军联姻,如今宣武军占据齐鲁之地,结盟魏博军牵制河东军,北方无忧的情形下,必然南下进犯,我家大人认为,形势类同汉末三国,合则两利。”    周隐不语,打开公文仔细看了一番,抬头看向刘海涛和包兴,冷淡道:“我家主公女儿还未成年,扶风侯求亲来的早了。”    刘海涛起礼辩说:“启禀大人,大唐皇帝陛下的女儿九岁,下嫁我家大人,如今坐镇福建,女儿成年与否不影响联姻,在于彼此愿不愿意放下戒备,联合对抗宣武军。”    周隐冷淡道:“孙刘联盟吗?扶风侯这是自诩刘备,刘备的下场可是不怎么好?”    刘海涛听出不善,也冷道:“大人这是何意?如此讥讽我家大人,莫非能够全权做主淮南军事务。”    忙碌的文吏们下意识停顿观望,周隐脸色阴沉,一拍公案喝道:“做事。”    文吏们立刻继续低头忙碌,周隐盯着刘海涛,冷道:“你好大胆子,找死吗?”    刘海涛冷道:“大人挑衅在先,明显是不喜联合,若是大人能够全然做主,请大人书写一份回文,使人带上在下人头送回川南军。”    “好胆!”周隐挑眉轻语,说不清是是赞叹,还是恼火。    “在下奉命出使,淮南军只是当成儿戏吗?”刘海涛质问。    周隐摇头,正容道:“非属儿戏,只是某不喜扶风侯,扶风侯出身勋贵,重用女人宦官执掌大权,简直是大唐祸乱再现。”    刘海涛摇头道:“大人的看法片面,在下认为,大唐祸乱起于安史之乱,之后宦官祸国殃民,我家大人起用宦官,不过是人尽其用而已,总不能养一群白吃饭,宦官是公主殿下的陪嫁。”    周隐冷道:“你认为,重用女人宦官,就不会发生武将之乱?”    刘海涛辩论:“非也,我家夫人掌权,源于地域统治的不同,判官大人认为一起搏命打下的地盘,理应兄弟们共富贵。    我家大夫人就是与节度使大人共患难,一起奠定的川南军基业,故此执掌军政,另外我家大人常年奔波出征,不敢军政所托非人。”    周隐皱眉,刘海涛又道:“各家有自己的治家之道,我与大人辩论没有任何意义,还请大人言归正题。”    周隐点头,说道:“联合之事,某会禀明主公,你们候见吧。”    “谢大人。”刘海涛恭敬道谢。    离开节度使军府,程锦在附近找家客栈安置。    进入客栈,两个伙计引路。    分开时,窈娘轻语:“两位使者,小女成为陪嫁的几率很小,不须再那么客气。”    刘海涛微笑道:“如夫人不论是否陪嫁,必定会与我家大人成就姻缘。”    窈娘点头,转身欲走。    刘海涛又道:“如夫人,属下多一句嘴,若是如夫人不想离开宣州,或许可以长久留在宣州。”    “什么意思?”窈娘不解询问。    刘海涛解释:“依据其它如夫人的现状,一旦达成通商,如夫人或许可以留在宣州,主持通商事务。”    窈娘愣怔,欲言又止,轻语:“谢谢,我走了。”    刘海涛和包兴也立刻去往客房,安心休息。    文学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