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第2/2页)
他多少还是能看出蓬蠡队真正意图的,别看只是站位靠前了半米多一米,可就是这个距离,对于攻防来说,能发挥的作用可不小呢。 场上的一次攻防,正在进行,他只是笑了一声,也没准备要身边的人给他立刻反馈。 他的目光也依然没离开过赛场,在仔细的看着,双方重新上场的布局和应对。 场内,蓬蠡队刚刚得分,轮转后,1号位发球的是罗一鸣。 自从罗一鸣被林幕牵引着把摆臂扣球习惯找回来后,现在他是进一步的释放了。 而且,来蓬蠡队后,他被言传身教,也多了点总结的习惯。 如果他之前打球,还有些刻意纠正扣球的意识和手法在其中,那么现在,他已经把那些刻意的东西完全扔了。 原来,我不是不能打直接、打强势,原来我也不是不能打出好球的。 只是因为,我把自己的特点丢了,被动被要求的,还是主动去配合的,现在都不重要了。 重新回来,我就要做一个,有自己特点的罗一鸣。 即便以后这样的打球方式还是得不到任何人认可,甚至教练仍然不允许,想让他改变,他也决定了,他会坚持如一。 当然,他现在想想,也知道当初教练为什么让他变。 因为他当时的意识和技术水平,没法支持他的特点成为优点、强点。 那么现在,我懂了,或许水平依然还没到能挥洒自如的时候,但至少能打了。 以后,还会不断强化自己,把这份特点真正的发挥成我的优点,成为球队里的一个绝对的强点。 也许,想当一名强力的攻手,首先就要有这个明白自己,并且坚信自己能做到的自信吧。 罗一鸣发球间,心里如是想。 自信变成自傲,变成盲目或许有,但没自信肯定不行。 罗一鸣不懂太多大道理,但他就结合自己的前后打球的感觉,他也觉得,他必须要有这个自信。 因为现在这样打球,才是让他最释放,最舒服的时候。 助跑、起跳、扬臂,依然的那么大幅度,因为自己抛球刻意控制了高度力度,他的挥臂更显得自如。 在空中,罗一鸣的身姿呈现了一个充满力量感的反弓状,强劲、协调、自如,似乎从没有一刻,这么自信过! “砰!” 摆臂缓慢,胳膊挥动所划出的弧度都能让人看的格外清楚。 不得不说,从某些方面来出,这样的击球准备动作,确实显得有些拖沓,让防守球员可以有不少准备防守的时候。 说慢动作稍有些夸张,但显然不够迅猛快捷,可罗一鸣结合后了过往前后,球可并不是只这么单纯。 不是特别仔细的观察,可能都看不出,他在摆臂到最前,即将击球时,有一个非常快速的手腕摆动。 球也被他好像瞬间从慢动作打到了快进画面。 这大概就是之前防守他的滨城四中队防守球员,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最让他们烦的一点。 球发出,一直盯着罗一鸣击球的防守队员,显然再一次被罗一鸣的独特击球方式烦了一下。 好在,罗一鸣的发球,特点有,猛而有力也有,但他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 原本罗一鸣想打的位置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事实情况,球打的位置不算巧。 对方在发现球过来以后,只稍跨了半步,就侧身斜扑垫起了球。 一个球的攻防也正式开始。 一传不算到位,但对前排有强力攻手的滨城四中来说,通常情况下,有这样的接球就够了。 在之前的比赛中,这样的时候屡见不鲜,而且,他们往往都是能最后打成。 因此,一传起来后,所有球员都不算慌,他们的二传,紧赶上一传落点,略显仓促,但也很自信的把球打到了前排,直接就飞向了2号位,且似乎还有些冲网。 此轮袁志就是2号位,同在前排是次主攻在3号位,主力副攻在4号位。 通常意义上这是一个进攻阵型还算不错的轮次。 一般按照很多队伍的通常做法,也是大副攻到3、4号位,接应担当掩护。 不过,他们和蓬蠡队在这一点上很像,因为他们的接应也是强力的。 虽然袁志的意义没有林幕在蓬蠡队的大,但他进攻核心的身份是没错。 因此,袁志在二传过去准备传球时就已经赶回了2号位,他甚至都没想过这个球会传到哪儿。 可能是仓促,也可能是有意就找袁志的二号位。反正结果就是,袁志启动,二传传球过来了。 在滨城四中队,袁志和隋盛,战术攻时位置对则自动归位,位置不对,则和其他队员换位,换不换位,取决他二传,更取决于他们自己。 这也是滨城四中的常规战术cao作。 刚在场下,教练又进一步划了战术,给袁志和隋盛更添了些场上的自由度。 是不是因为林幕的自由度,推动战术和跑位运转的表现给田教练带来的启发,不得而知。 总之,重新开始了,袁志被交待后,也更坚决了。 教练说的更深层次的推动引领,他暂时没理清脉络,但是否要换位,哪个位置可以让他打的更舒服、更有把握,这个他会。 这个球就是如此,接发球一传起来后,他只看了二传手就冲回了2号位。 二号位进攻才是他最舒服的位置。 教练的布置以及他们以前一直来打球的习惯促使着,他自己按照教练战术,按照自己的意识跑就行。 至于配合,至于传球,那是队友们该做的事。 跑动中,现在他的目标和专注点也只在球上,他的头扭向二传和球的方向,果然是他这一边。 他也迅速的做出了判断。 不过,球有些冲网啊,但也没事,他觉得,他还是能调整好扣出的,这也是他的自信。 赶到位置,调整脚步,再快速有力的踏了一步,接着起跳,拉开了进攻架势。 起跳、收腹、摆臂,动作一气呵成,看起来既有气势,也有力度。 不得不说,他的个人实力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跑位到调整攻,二传的传球也不算太好。 但就这样,他靠着灵敏的反应,快速的脚步,以及强劲的弹跳和滞空能力,很精准的赶上了点。 到他完成最后击球前,还被他生生的挤出了观察对手防守的时间。 嗯,一高一矮,高的打过,矮的他也打过,也好欺负一点,这一会儿不是遇到偏要上的较真时候,只要能打出他的气势就好了。 而打这个矮的,明显好打点,就从那个矮的这里突进吧。 正好,二传起过来的球有些近网,可以顺势拐个小斜线,也比较容易从内场穿透。强滞一下,打个超手也有可能。 没错,网前的拦网球员正是一高一矮。 高的是李峰,矮的自然是温霄卿。 两人在对方起动作时,他们的动作自然也跟着来了。 双人拦网,组织起跳,在目标清晰的情况下,协调、配合、组织,这是拦网该有的基本意识。 而两人有准备的起跳拦网,也在空中顺利的组成了防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