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1/2页)
,男排,男排 热门推荐: 1号排球馆, 现场的总体气氛不算太活跃,现场的观众没有对在场比赛的两支球队有什么倾向,基本都是单纯的欣赏比赛。 哪怕是抱着一定目的过来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去对两支球队带多少倾向,哪只球队能赢能更好,其实跟他们无关。 不过,不论双方谁打出一些比较精彩的球时,观众们倒也不会吝啬掌声。 林幕的这个直接干脆的得分自然也不例外。 而且,前面尽管也有看起来不错的进攻球包括强力的发球得分出现,可像林幕这般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且看起来极为协调又极为强势干脆的球,那是真没有几个。 观众们被这直接干脆的得分模式带动起了些许情绪,掌声比起之前都稍热烈了些。 尽管,大多人都没看清楚球。 “啪啪啪!” 任伟奇不由自主的跟着其他人一起用力的拍起了手,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那个人。 只见着那个人看上去非常平静,带着浅浅的笑,和他的队友们互相击掌。 接着,在掌声稍歇间,重新回到了发球区。 一声哨响,现场接着又安静下来。 那个人继续发球。 “砰!” 依然是差不多的味道,而发出的效果,依然差不多。 之前一球的失败让东山昌邑自由人更加专注、警惕,然而警惕似乎也没有,这个球比起刚刚更加的干脆,在对方伸手之前,已经强势的钉在了地板上。 任伟奇不由的赞叹道:“这发球可真好!这进攻能力……” 第一局比赛随着林幕两个强势的发球直接得分而结束,林幕也在这两个发球中充分向所有人展示了他强劲的发球能力。 而且,通过发球,同样可以反应出很多问题。 助跑的几步反应了移动的瞬间爆发力和爆发速度,起跳的速度和高度,反应了弹速和弹跳能力,空中的调整,反应了滞空和敏捷、协调能力,而摆臂的力量以及扣球的力量角度,则能反应出选手的实际扣球能力和扣球临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等等这这些因素其实都决定了一位攻手的实际进攻能力。 这让善于分析和琢磨的人很容易就通过几个球判断出该球员的大致进攻水平。 是的,没错,就是分析和琢磨。 林幕就像平平无奇的杀手一般,正常时候是球场上的一份子,他的牵引和引领团队的作用不是有一定战术素养的专业人士一般也看不出来。 人们只能看到林幕在场上的实际表现,那就是该防的时候防,刚传的时候传,该跑位时,哪怕是为普通队友掩护他可能徒劳无功,他也依然是跑。 因此,不到真正露出杀手,一般很难判断出林幕的实际水平。 观众席上的人有少部分人看过林幕的资料甚至看过林幕之前的比赛,他们知道林幕能表现出来的实力水平到底是怎样的,倒也没多少意外。 最多是赞叹一下,毕竟这样不以体质强盛就能在青年层次明显高人一块的球员毕竟不多。 而且,还没有一般年轻人爱风头、爱表现的性子,委实更难得。 但大多人只是听过,了解的也只是说,蓬蠡队的核心队长很厉害。 可实际前面的比赛,林幕的表现并不如人们所听到的那么有水平,甚至比起那个看起来更稚嫩的主攻手都要略显平常一些。 要知道,看比赛的人,不是那种真正迷排球的人,大多人来还是想看看明星球员表现的。 无疑,从之前人们的评价中,林幕是明星,这也让一些人多少有些失望。 好在,比赛总体的节奏挺快,也挺激烈的,不少攻防看起来暴力也不失美感,倒也可以看看。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一些之前没看过,也相对专业些的人,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 他们不先入为主,同样不会只因为几个球就迅速给人下判断。 任伟奇就是其中之一。 直到一局比赛最后两个发球结束,第一局也随之结束时,他才有些理出了判断,也由衷的赞叹。 “鸣哥,你之前和他们打的时候,他有这么强的吗?” 赞叹过后,他身体一斜,靠向右边的坐席,冲着坐席上的人问了问。 “呵呵,你能看出来他多强?” 身边的人笑了笑,没有回答,反而问道。 任伟奇翻了翻白眼:“鸣哥,你不会以为我这起伏不定的到现在才算打稳排球,这点眼力都没有吧。虽然我战术能力上不怎么样,看不出来你和教练说的战术意义啥的。 但打排球的技术能力,我还是能看的出的。我好歹也是从小就打过排球的人,只是后来排球队不要我了而已,好吧,转打篮球了,最终也没能留下……” “唉!” 轻轻一叹,看着任伟奇似乎毫不在意的说着自己的过往,他有些感性、怜悯。 他伸过手轻轻摸了下任伟奇的头。 他只有1米9的身高,坐在这里,人看起来也并不太显突出,然而就是这样,当他伸手过去摸上任伟奇的头时,看起来也极其的轻松。 胳膊都不需要太刻意的抬的。 主要是,他身边的小兄弟,身高连1米8都不到。 不得不说,专业打篮球和打排球的人之中,这样的身高,凤毛麟角。 可以想象的到,在过程中曲折和挫折,太多太多。 如果没有自身的坚持,他根本就走不下去。没有伯乐慧眼相识,他更走不到现在。 当然,没有一定特别的天赋和潜力,他也根本不可能被人慧眼相加。 没错,这个靠在他身边,明显就比他矮了一大截的小兄弟,和他一样,都是打排球的,但比起他顺利的排球路,对方已经不能用坎坷来形容了。 8岁开始接触排球,因为那会儿年龄都小,身高上差距倒也不大。 而任伟奇凭借对排球出色的感悟能力以及球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可以说,那个阶段的任伟奇也是一度被称为天才的人。 然而,十岁进体校,13岁体校初级班毕业,他尽管各项技术测试在同年龄中都是名列前茅,但最终依然失去了走到更高层次的机会。 因为,13岁的任伟奇,身高连1米7都不到,这对于华夏的选才来说,连基本的门槛都达不到。 然后,一度失意的任伟奇,突然改打了篮球。 过程和原因,尤鸣不知道,他只知道,仅仅过了一年多,已经加入市少年宫篮球队的任伟奇,在篮球队失去了位置。 原因,还是身高。 之后一年多,任伟奇依然在打球,或是篮球或是排球,而这份坚持,直到偶尔被时任市青年队教练的金教练发现,这才终于再次获得了进入专业序列的机会。 然而,坎坷依然在,还是身高。 不得不说,自由人位置的出现,给了这个小个子的伙伴带来了改变他一生的机遇。 金教练的慧眼识珠也终于有了用场。 任伟奇在去年,正式进入了青年队跟随训练,尽管还没有落实身份,但大家觉得,凭他在平常训练中的表现,迟早的事。 特别是,金教练还成为了市队的主教练,甚至国青教练以后,大家都为这位职业路坎坷异常的小伙伴而高兴。 也是在今年,任伟奇被金教练安排来了他们队。 成为了他尤鸣的队友,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