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 (第2/2页)
蓬蠡队的战术终究又回到了相对原始的阶段。 不过,倒也不能怪谁,毕竟,打到蓬蠡队现在这个位置,为了胜利去争一争,也无可厚非。 因此,他把对蓬蠡队的遗憾很快的就放了下来,目光也更多的集中到了个人身上。 简单直接的传攻配合,其实很多时候更能体现出水平。 不但是球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更升华一点的是,能不能用简单直接的战术方式,进一步体现出他拔高球队战术上限的水平。 简约、简洁,而不简单。 大概就是需要如此了吧! “老朱,你怎么看?” 就在朱教练稍待期待的看着场中之时,老邱终于忍不住凑过来想问问朱教练的看法了。 其实在他的心底里,林幕这个球员已经是他计划确定的了,而且,他甚至认为,几乎是囊中之物。 不过,搜摸回来所要花费的投入需要考虑的更精细点。因此,他才拉来了朱教练,希望朱教练可以从更专业细致的角度给他的定价提供一些左证。 没错,就是定价。 是人就有价值,在他认为,说的再崇高也逃脱不了这个事实。 很多人想进八一,难道是因为信仰和理想?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更现实的东西。 “多看看,这么简单的战术,你不会也看不明白了吧?那你之前选择挖人的时候,凭的都是什么,就看谁顺不顺眼?” 朱教练头都没回,顺口就说了一句。 两人其实关键很熟,因此,朱教练半真半假的,怼起来毫无压力。 老邱翻了翻白眼,他也不和朱教练计较这个。 “我说……” “先看吧,回头看表现,我现在不确定!” 老邱正准备再说时,朱教练打断了他,稍思忖后,他终于转过头看着老邱说道:“战术简单了,但整体的速度还在保持,这是有区别于普通的地方。 位置上的变化你肯定也看出来了。那么,如果接下来打的真就简单了,或许我会失望。不过,即便失望,也不会改变我对他的评价,我相信到我手里可以彻底释放他。 而如果,能把简单打的不简单,把速度和意识全部融合进去,我对他的评价将会再次拔高。老邱,别总是斤斤计较一点两点,找球员不能真当买卖来做,咱们八一队不是纯职业球队,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去考虑那么多,可以多些果断……” 老朱的真诚之言,老邱不置可否。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未再多言,各自带着自己的观察目的,把视线再次投入到赛场上。 赛场上,东山昌邑队发球。 还是之前那句话,打到现在,双方对对手的发球手已经非常熟悉了,没有特别的改变,只要是速度和力量没有超出接球手的反应和移动极限,想直接得分,比开始时更难。 这一球,温霄卿迅速判断,同时迅捷的冲前一步,稳稳的接起了东山昌邑队的大力跳发。 一传半到位,直飞前排。 看起来接球和球出之后,略显仓促。 但东山昌邑队可毫无松懈,事实证明,蓬蠡队这样的接球看起来仓促的情况太多了。 现在他们都知道了,对方是把轻球主动送,重球找角度的接球宗旨落到实处了。 那些仓促的情况,也只是对方在身体不平衡时还要强行调整接发球而导致的。 或许人会狼狈,甚至身上还多些淤青伤肿,但对球的影响已经产生了。 一传到网前,蓬蠡队的战术现在确实是简单,就连一向以变化多而着称的42配备双二传战术到了现在的蓬蠡队这里,也是看起来极其简单。 接发球起来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就是林幕追球到前排来二传。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或许,这就是林幕所认为的王道排球了。 让人知道你怎么做的,而且,知道你要传给人攻,但就是只能在确定与不确定间跟着你的脚步走。 最后,甚至依然无功,这份让对手的无奈才是王道的精髓了。 蓬蠡队的暂时没想那么多,反正按照安排的战术走。 而且,比起之前,他们确实是多了一些成长,至少有一点,他们现在懂得快速的提前于林幕,不需要跟着林幕才跑位了。 场上的蓬蠡队六人,温霄卿接球倒地,林幕在跟着球冲向前排,其余的4名队员,按照他们习惯的战术套路,同时在跑位到该去的位置上。 值得一提的是,蒋立这次都没给林幕挤的机会,先就主动的占住了位置。 一传球的落点在2号位,按照以往林幕带动的情况,大概时候是,林幕把2号位的球员也挤到球场中间。 林幕一般都是最接近端线的人。 三名攻手会被他推到一条线了,这有利于他的长传球调度。 可是提速以后,很多东西只是被动的跟,哪怕是衔接时间再短,也多少会有些时间上的迟滞。 因此,能跟上意识提前一步,在快速运转中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 现在的球就是如此,蒋立提前启动,没等林幕落位就已经站到了林幕即将传球的第一点前。 然后就是,林幕和球前后脚到了前排,接着,林幕毫不迟滞,甚至没怎么调整身形,赶到点后就跟着起跳。 人在空中才强行了调整身形使得身体侧对球网,调整中,林幕的手臂虚举,赶到了球的到来。 上手传球,平行于中网,速度依然很快的一次传球。 然后,就更简单了。 提前赶到的蒋立,离林幕的传球点只有不到两米的距离,在林幕起跳时,他已经跟着起跳了。 这一下,让网前的东山昌邑队拦网球员们都有些不好抉择。 跳起来跟着蒋立动作,可以想到,大概会无功。 不跳,似乎也不行,这样的球,完全可以打个近体快,如果连拦网都没,那被得分同样是板上钉钉的事。 真是很两难的选择。 最终,他们选择留下一人跟着蒋立的动作,在蒋立起跳时,对方也跳起了。 判断和抉择不可谓不快,可尽管如此,还是让东山队感慨了蓬蠡队的运转速度。 和蒋立起跳的前后脚,林幕的传球就已经到了。 蒋立腾空后,或许高度都没达到最高时就已经扬起了手臂,然后,从传球到扣球,时间甚至不到半秒。 被动的防守,再快的反应也跟不上这样的运转速度。 单人拦网,还是没有彻底成型的单人拦网,蒋立扣起来极为轻松。 东山队的球员双眼睁大,大声告诉队友注意防守。 然而,在蒋立扣球的视野如此开阔之下,等球出手再反应,怎可能赶的急。 球顺利的坠落,撞在了东山昌邑队的球场地板上。 沉闷的一声响,蓬蠡队再得一分。 9:7。 接下来的球是蒋立的发球,蒋立也只短暂充当了下球场主角,发球时吸引了人的目光。 之后,林幕彻底成为了整个球场的焦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