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黄雀在后 (第1/2页)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崇祯二年,冬,辽西将门造反。 祖大寿、吴襄等七八名总兵,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提兵二十几万全力攻打盛京时,突然反水,狠狠的阴了一把毛文龙,将其三万精锐一口吞下七八千。 毛文龙吃了一个大亏,一声不吭的退回东江镇。 建奴皇帝莽古尔泰率领后宫嫔妃、文武大臣,亲自出城迎接,为祖大寿、吴襄等大明总兵牵马坠蹬,并当着三军的面,封赏下四名亲王、七八名贝勒、数十名甲喇额真。 祖大寿、祖大乐、祖大春、吴襄四人为亲王。 授汉军正黄旗总兵。 祖大寿弟兄三人受封亲王,子侄五人受封贝勒,麾下大将皆有封赏;吴襄受封亲王,其子吴三桂受封贝勒。 建奴原本只有区区三五万骑兵,一口吞下辽西走廊后,竟一下子多出来精兵二十几万,家奴步骑兵不下三十万,加上明军的火器制造技术,瞬间成为一个巨无霸。 至此,朝廷方才收到急报。 山海关告急…… …… 一时间,举国震惊,人心惶惶。 不少人开始哀叹,大明不幸,出了一个无所事事、不学无术、厚颜无耻、荒yin无度的……草包皇帝朱由检! 文武大臣纷纷泣血上陈,请求加派辽饷,并调集重兵火速驰援山海关一线。 天下读书人,则开始撰写文章,痛斥建奴残暴不仁的同时,隐晦讽刺大明朝廷的腐败无能和草包皇帝的罪孽深重,恨不得提剑上马,前往辽东之地与建奴血战一场。 各地豪门世族,蠢蠢欲动。 九边之地,军心涣散…… …… 与文武百官撸串后,大醉一场的草包皇帝朱由检,被魏忠贤等“大jianian臣”火速送往‘皇家别苑’,继续醉生梦死、荒yin无度。 这一幕,让大明朝堂大佬们哀叹不已。 不少人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 当然,更多的大臣们,则纷纷挺身而出,不惜一死,开始呼朋唤友、召集旧部门生,蜂拥向皇城对面的‘皇家别苑’,打算来一场不死不休的‘觐见’。 一时间,京城大乱。 江南大乱。 大河南北大乱。 流言四起,群情激奋,三十几路草莽江湖势力纷纷揭竿而起,一下子涌现出十几名“闯王”,开始招兵买马。 甚至,张献忠在攻破西安府后,登基称帝,自号大顺天子。 还发出一道征讨檄文,痛斥草包皇帝朱由检任用jianian佞,听信谗言,放任阉党魏忠贤残害忠良、误国害民…… 对此,草包皇帝心知肚明,却不管不顾,只是给中山王徐允祯传下一道密旨,下令三大京营之一的神机营进驻京城,协同锦衣卫封锁九门。 一切,都是题中之义。 “公子,曹公传来密信。” “公子,毛文龙传来急报。” “公子,曹文诏急报。” “公子……” …… “好了好了,不就是辽西将门造反么,”看着红柳姑娘有些着急的样子,朱由检哈哈大笑,浑不在意的说道:“告诉曹公,既然是脓包,最好让它先烂掉再说。 朕,是故意的。” 红柳姑娘:“……” 这位公子爷向来低调,很多锋芒都深藏不露,看似荒唐度日,其实对大明朝的掌控还算可以,可是,说好的经略辽东之地,怎么就成了这般模样? 这根本就不是曹公规划的道路啊。 “公子,曹公屡次提醒,一定要稳住辽西将门,不能逼他们倒戈偏向建奴一方……”红柳姑娘欲言又止。 朱由检却笑吟吟的说道:“辽西将门造反是迟早的事情,早一些逼他们造反,朕还有办法挽救一下,如果等到大明朝真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时,那帮畜生,可不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红柳啊,你告诉曹公,让他经略好江南就行了,北方有朕,还有茅元仪茅剃头扛着,天,塌不下来。” 红柳姑娘还想说什么,却被朱由检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压在温润丰腴的两片嘴唇上。 “好了,此事就按照朕的意思去办,”朱由检沉吟几声,接着说道:“你给曹文诏发报,可以关门打狗了。” “此外,给沈不兰传旨,准备好几个月的干粮,准备驱狼吞虎。” “给茅元仪传旨,令他……罢了,茅元仪的电报,朕亲自来写,你去给毛文龙传一道密旨,令他无论如何,死守东江镇!” “此外,给沈不兰发一封电报,让他给毛文龙带一句话,让他注意自己麾下几名大将的动向,可别给建奴培养几位亲王、贝勒、大将军。” 红柳姑娘一一记下,转身去发报。 朱由检则坐下来,手捏一根毛笔,苦思冥想好一阵子,方才歪歪扭扭的写下一句话:“茅剃头,你老小子自己出的馊主意,你自己看着去收拾!” 沉吟几声,他有补了几个感叹号,方才扔下毛笔,长吐一口气。 “这个茅元仪,非要提前动手让脓包烂掉,现在好了,没办法收拾了吧?那就让他去收拾!” 草包皇帝一阵哀叹,却也实在没办法。 当初在乾清宫的暖阁里,君臣二人密议之时,辽西将门、以及后世那一帮子投降建奴,成为灭杀大明汉人的狗屁藩王、大将军们的名字,还是他亲手拟定后交给茅元仪的。 所以,这才定下“一锅烩”的‘国策’。 听起来很丰满。 实际上,却甚为骨感…… …… 茅元仪接到“电报”时,他正蹲在鼓楼大街上吃羊rou泡馍,吃一口,叹一口气:“老天爷嗳,饥荒年月,能有一碗热腾腾的羊rou泡馍吃,老子便是活神仙啊。” 羊rou馆子的老掌柜蹲在对面,眯着眼睛看夕阳,原本五十多岁的一条汉子,脸上密密麻麻的皱纹中,夹杂一条狰狞而可怖的刀疤。 刀疤从眉梢到下巴,看得出来,当时那一刀绝对是正面砍上去,应该露出过白森森的骨头茬子。 “你这手艺不错,柳城一带的牧羊人便是这种吃法吧?”茅元仪突然不经意的问一句。 “对,火州、柳城一带的吐鲁番牧羊人,最喜欢这种只放盐巴和花椒的羊rou,不坏羊rou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