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60 交友不慎 (第1/2页)
就在八路军暗自筹备着向北挺进作战的各项计划时。 日军方面。 代表着日军陆军方面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曾和鬼子海军总部方面有过如下交流。 冈村:“八路借助盟军各国的大力援助,如今彻底势成,部队规模越来越大,装备精良,战力强悍,华北大后方已经是岌岌可危,包括华中华南地区也遭受严重威胁。 我派遣军各部,甚至包括梅津君的关东军协助作战之下,也不过是勉强与八路军以及中央军形成战略相持局面。” 海军总部对此却是多加嘲讽:“八路打得再厉害他也不可能打到海上来,海军才是我帝国的根本力量,海军决战的最终胜利才能决定胜战最终走向!” 言外之意,你们中国派遣军肯定是不行了,还得靠我们海军来扭转乾坤。 冈村那也不是随便吃亏的主,于是可以说了: “是啊,还得靠你们海军呢,上次八路轰炸本土的时候你们海军可是起了不小的作用,愣是挨了上百发的炮弹,这也算是为本土同胞们挡灾了,功劳的确不小! 另外我听说当初出云号被八路军炸沉的时候,上面的高炮火力全开,结果就像放烟花,反应慢,射速慢。 就像锣鼓敲一敲,除了听个响,屁用没有!” 出云号的毁灭让日军海军一时沦为天下笑柄,这可不是冈村的原话,而是在陆军队伍里早就传开的专门用来嘲笑海军马鹿的话。 但实际上,小鬼子也是吃一堑长一智。 这因果循环之下,许多事情是孔捷以及八路军方面也完全没有料到的。 随着日军当初的出云号被摧毁,以及上次八路军空袭日子本土的时候,顺带着炸毁日军的一些母舰。 本有些守旧的海军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继续坚持用96式三联装25毫米高炮这种落后的防空火炮,根本不足以应付敌方的各式先进战机和轰炸机。 于是鬼子海军从德方引进不少先进雷达技术,开始普及各种型号雷达设备到军舰上,同时舰载机和防空炮也陆续开始更新换代。 后续,海军总部还逼着兵工厂仿造了博福斯40毫米高炮,76毫米高炮,优化96式双联装25高炮。 同时继续对舰载机和军舰进行改进。 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是八路的几次打击彻底把鬼子打醒了。 而最终的效果却是体现在日军的海军对阵美方海军的战果之上。 此时的美方还沉浸在己方海军的装备优势之中。 毕竟美方为了此次的海战,也投入了相当惊人的资源。 原以为是胜券在握。 结果被全方面升级的日军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好歹美方反应够快,又凭借着雄厚的底蕴和庞大的国力支持,迅速的调整战略,更新设备。 这才重新稳住局面,双方海军交锋互有胜负。 但最终也因为这一因素,美方海军虽然取得了优势,但并不特别明显,也并没有在太平洋乘胜追击,消灭鬼子的主力舰队。 双方陷入较为持久的消耗战。 日方得到了喘息之际,趁机把用于国防的各处岛屿工事全部加固完毕,并修好机场,准备好了海量的军事物资,用于本土方面持久性的保卫战。 “这下子想要彻底击垮日方怕是更难了!” 在前敌总指挥部内,副总参谋长分析过国际战局之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孔捷也是无语,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知道会向哪个方向演变? 盟军这边交流活动结束之后。 各国的将领和代表们也纷纷准备返程,并约定好在八路军根据地特派了一些常驻的交流团,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合作。 离开前,为了表达在军事方面的合作意向,以及共御敌寇的决心,双方军事将领互换礼物。 孔捷送了特洛夫将军一把日军的将官刀,特洛夫将军感慨不已,声称这是自己收到的过的最好的礼物,然后回了一个德方将军的权杖。 李云龙和巴顿互换了钢盔。 老李又拿鬼子军刀换了一把德军佩剑。 丁伟和英方将领交换了一把镶金的鲁格手枪。 双方合影以后,陆续坐飞机奔赴各自岗位。 …… 八月风暴行动还在继续。 八路军向张家口一带推进的部队在迅速撤离之后不久,豫北地区便联合着汤克勤以及胡司令的部队展开反攻,并向豫中一带推进。 同时,八路军在顺利的攻占了河东地区之后,接着又把部队撤出,换由晋绥军部占领。 这同样向外释放了一种信号: 晋绥军似乎和八路军正式联手了! 为此鬼子特务机关长土肥圆郁闷的想吐血,自己策划了这么多年,一直想暗中策反晋绥军,结果还是失败。 如今八路军势大,晋绥军这根墙头草又朝着八路军靠过去了。 对于日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一些战斗集群跨过海域的上空,出现在小日子本土的海岸附近,哪怕是去瞎溜达呢,照样唬的日子民众为之色变。 多股东风齐吹之下。 向北挺进的最终作战计划,终于就要拉开帷幕了。 八路军总部后勤部。 孔捷带着李云龙,联袂杀到。 干啥呢? 要钱,要装备,要物资,总之是需要啥要啥,能要点啥就要啥。 “没有,啥都没有,一根毛都没有,你们看看我老张这颗脑袋值几个钱,你们要是觉得需要就砍了换钱去!” 后勤部部长张万和如今也是学精了,梗着脖子,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这要是孔捷一个人来,说不定还真就无功而返了。 但这次不一样,这是实力二喷一啊! 老李当即就开怼了:“好你个张公鸡,你还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呀!当年我问你要点儿手榴弹,你小子抠抠搜搜的也就算了,那时候咱们后勤部也不容易,物资稀缺,部队多,这照顾了这个就得欠了那个,咱老李也理解。 可如今不一样了,你这后勤部都富得快流油了,各根据地的物资,这一场接着一场大胜仗的缴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