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零九章 每个王朝都在蒸蒸日上  (第1/1页)
    楚风直接略过了汉武帝这位新人。    一来,他并不知道汉武帝的身份,自然无法打开这个话匣子。    二来嘛,这新人也没什么好问的。    等到确定了他的身份,再去制定一个相对应的策略,也并无不可。    大唐这边,自是不必再说。    其实按照现在的几个王朝的实力来看,还是大唐要稍微强上一些。    大秦毕竟是处在那个年代之中,算得上是中原很多知识积累的原始时期。    百姓们的耕种都比较原始。    更不说这个时候的大秦工业还有大秦的商业的发展等等情况了。    都是处在一个比较原始的时期。    也就是楚风这些年,相继给大秦等王朝不少的工艺技术。    这才让大秦如今发展的比较快速。    九郡之地也有了自己的九座重城,连接着大秦的商业命脉。    至于这粮食,经过这些年的努力。    大秦的百姓的确是不愁。    因为本来土地面积并不是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    到现在,已经有千万人口。    可是要和大唐比较,那还是差了,差的是文化的积累、是时间的沉淀。    这对于百姓的生活来说,都是方方面面的。    就好比,大唐的五姓之家,大唐的茶叶、丝绸、马帮、槽帮、伢子、酒肆、道家、佛门等等。    所以现在的大秦,要比赵构的大宋和朱元璋的大明还有崇祯皇帝的大明要强上一些。    毕竟现在的大秦没有非常强大的外敌。    一个匈奴,已经不足为虑。    大秦的疆土,每一年都在向外扩张。    而这个扩张,并不是军队的强势扩张,去掠夺一样。    而是百姓和商人等等自发的行为。    百姓们需要更多的耕地。    朝廷拥有了曲辕犁,也培育了不少的耕牛,再加上人口的爆发。    他们的需求也就变大了。    这才是真正的王师。    始皇帝也不得不感叹,仙师的指点,当真是比他以前使用暴力以及严苛的政法要好生很多。    所以综合来看。    大唐前期虽然因为五姓之家的问题,有一些内乱。    但是问题不大。    如今稳定下来,这发展也是非常快速的。    综合国力的话,应该是这六个王朝之中的第一名。    然后就是大秦。    接着是大宋。    毕竟有着一个丰享豫大的前期繁华,如今就算是被大金给洗劫了一次。    南方的财富也是非常大的。    这两年的稳定,也给大宋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再一次变得繁华起来。    要是没有北地的大金。    大宋现在的综合国力肯定是在大秦之上。    可惜,一个大金在北地虎视眈眈。    大宋现在的发展看似很快,却并没有大秦那般的有活力。    看似稳定。    一旦战争开启,必然会有很大的影响。    这样的大宋,却也比朱元璋时期的大明还要强一些。    洪武之治。    如今朱元璋也才刚刚平定了天下。    这些年南征北战。    百姓们遭受战火的影响,这发展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    此时的大明真的叫做百废待兴。    还好。    这一年多,有着楚风提供的技术支持。    朱元璋也让大明的发展提高了速度,就这一个造纸厂,都不知道养活了多少工人。    其次还有水泥帮助他能够快速建立起来南北防线,以及崇祯皇帝提供的火炮支援。    也让北地的蒙元消停了一点,狠狠地镇压了他们的气焰。    不然。    这洪武年,朱元璋要受到南北两地蒙元的威胁,还有内地一些宵小。    再加上不少贪、官、污、吏横行。    一个考察天下,就查出来不少有问题的官员,更不用说平日里在各地的情况了。    好在。    朱元璋也受到了楚风的指点,明白这贪、官是杀不完的。    水至清则无鱼。    可以成立一个御史台和都察院。    至于洪武年的锦衣卫。    楚风给朱元璋讲述了锦衣卫后来的演变,对于大明的影响。    看起来是监察百官的锦衣卫,却也有可能成为皇权之下的一个最大的权力机构。    一旦有了一个jianian臣当道,遇到了一个昏庸的帝王。    锦衣卫便瞬间可能成为超越了皇权的存在。    所以锦衣卫的本身就不太合理。    官署在接受监督的同时,也要有能够制约那个监督百官的官署的机构。    三方互相制约,这才是最好的监督方法。    就好比,百官接受御史台的监督,都察院主要监督御史台,其次也可以监察百官。    但是御史台拥有着稽查的权力,有着证据,可以给刑部,最后刑部对这些官员定罪。    而都察院会都察御史台的每一次稽查,从而确定不会有冤假错案。    刑部的定罪,也要受到吏部的都察。    而对于都察院的监督,也可以交给刑部。    六部对皇帝负责。    一系列的各种制约手段,让朱元璋大受启发。    所以从洪武五年之后,朱元璋对待那些贪、官、污、吏,都是按照大明律法进行定罪。    而不是他这个帝王来直接定罪,也就是拉到菜市场砍头。    不然,朱元璋现在估计还在停留于对蒙元的抵抗,对大明内官员的考察。    还有对于身边有功之臣的怀疑。    而赵构这边。    没什么好说的。    就是赵构自己,那也是觉得大宋现在的情况,已经恢复到了当年二圣在朝的时候的兴盛时期。    总结起来,那就是皇帝圣明,百官贤德,武将忠诚,百姓安居乐业。    这也可以看得出来,赵构的志向并不是很大。    他没有始皇帝和李世民那种野心,想要把自己王朝的疆土扩展到多么的宽广。    也没有想要建立一个多少人口,多么富强的王朝。    只是想要稳定现在的情况,让他安安心心地当一个好皇帝,享受着现在的荣华富贵就行了。    而崇祯皇帝这边,自然还是那个勤勤恳恳的崇祯皇帝,为了让大明能够摆脱旱灾的影响。    为了能够继续整治各地出现的歪风邪气。    能够进入仙境之中的臣子,都成为了钦差大臣,开始考察天下的官员。    打败了鞑子的崇祯皇帝。    这一次可是玩儿真的!    这一年,崇祯朝可以说,能够被记入史册,地方上的贪、官、污、吏被问罪和受到惩罚的,差不多有着几千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