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5、六朝建康城 (第2/2页)
个吴地少年郎,可是大肥羊,吴人富裕,人尽皆知。 “不用了。”萧钦之用洛音回复道。 混混见萧钦之一直看着西侧秦淮河,以为是去寻花问柳的,毕竟秦淮艳名,天下皆知,又道:“三位小郎君,若是想去秦淮八楼,不妨使唤小人带路,可省去询问索事。” “呵呵,真不用。”徐邈拒绝道。 混混见此,也不再强求,但一直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没人愿意让肥羊从眼前溜走,却也不敢得罪这三位少年郎,从其穿着打扮来看,定非寻常之家,可不是他们这些市井之流能得罪的起的。 赵芸菲见萧钦之看的入迷,笑道:“钦之兄,面对此情此景,可有大作出?” 徐邈懊悔道:“钦之兄想必腹中有稿,可惜有墨无案,真是憾事。” “简单!且等着。”赵芸菲转头跑去了停在朱雀航的小舟上,取出来了一副笔墨,对着徐邈说:“仙民兄,你我合力将纸张撑开,供钦之兄挥毫。” “如此正好!”徐邈大喜。 三个俊朗的少年郎,第一次来建康,要在朱雀桥上挥毫,乃雅事一桩,引起了许多路人的注意,纷纷驻足不前,近前凝望。 萧钦之提笔蘸墨,看着西侧繁华的秦淮河,心中有感,悬空书写,大气磅礴的颜楷,第一次在建康露面,就引起了一阵惊呼。 “此书苍遒有力,气势雄浑,非一朝一夕之可成,如此年轻,就有这般功力,此子姓甚名谁?” “楷书者,非王、卫两家,但此少年面生,老夫眼拙,未曾见过。” “他们说吴音,应是吴人。”有人提示道。 “莫非是吴郡陆氏陆俶?” “传言陆俶娇媚之姿,此少年冠面如玉,身姿修拔,卓尔不凡,有娇媚之色,却无娇媚之气,定不是陆俶。” “会是哪家的小郎君呢?” ....... 众人皆不认识第一回来建康的萧钦之,但随着书写,一行诗句跃入众人眼帘,有人吟诵道: “《题建康朱雀航记》” “山外青山楼外楼,” “秦淮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建康当洛州。” 末尾落款处写道:升平二年萧钦之初至建康作。 “呼!!!”谜底揭开,众人皆长吁一口气。 “原来是他。” “江左萧四郎!” “莫欺少年穷。” “我道哪家的小郎君,有此气质,如此便对了,闻名不如见面呐!” “名不虚传。” “此诗更是不凡。” ...... 萧钦之在建康,此前虽未露过面,但其名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诗作在建康广为流传,近日更是以“无耻”,骂的庾希吐血昏厥,成了所有人口中的常客。 围观人群一传十,十传百,皆慕名而来,一赏“江左萧四郎”风仪,很快引起了道路大阻塞,只见桥上的三个少年郎,面红耳赤,被一众奔放的妇女团团围住,进出不得。 三个人哪里遇到过这个阵仗,一时不慎,吃了胭脂水粉一嘴,被挤得在青峦山峰里抱头鼠窜,呼吸不畅,萧钦之被逼急了,喊道:“跳水!” 对于自小生活在江南水乡里的少年而言,游水是必修课,何况现在是六月,天气炎热,全当下水游泳了。 萧钦之、徐邈、赵芸菲,翻身朱雀桥,跳入了秦淮河,狼狈不堪的往东侧的乌衣巷游去,那里是王、谢大家的居住地,寻常市井平民不得入,引得朱雀桥上一阵花枝招展,欢声笑语。 萧钦之初来建康,便被奔放妇女们,逼的跳进了秦淮河脱身,自此,得了个“落荒而逃”的美名,不出半日,就传遍了整个建康,一时引为美谈。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东晋之寒门崛起更新,135、六朝建康城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