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起意巡游 (第1/2页)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深秋日光,不燥不骄,恰是正好。 云国,稷下学宫之中的湖心亭,四周的水榭亭廊,此时人头攒动。 有身穿士子服的学宫士子,有衣着华丽的权贵官宦子弟,还有打扮简朴的寒门弟子,齐齐聚集于此。 这其中的许多人,只需打量一眼,便能够看出这些人绝非是稷下学宫之中的百家士子。但这些打扮各异之人,却是齐齐盘坐于这里,齐齐看向不远处的湖心亭。 湖心亭之中,相貌儒雅温和,清朗飘逸的老者盘坐当中,为众多弟子所簇拥。 一名弟子躬身一礼,请教道: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那弟子敢问司业,人心叵测,我等又如何能够分辨君子与小人呢?” 老者微微颔首,一抚长须,朗声道: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c哉?” “看他的言行行为,观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志趣所在。只要如此做,那么人的内心又怎么能够掩饰得了?君子和小人,也便由此能够分清了!” 说到这里,老者顿了顿,又道: “若是你们能够做到这些,便知道了如何识人,那么也就可以入仕为官了!因为知晓了如何识人的你们,也便能够善任手下有才能的人!” 身边一众弟子,顿时恍然大悟,齐齐躬身行礼,道: “多谢司业教导!” 恰好此时,秋风微抚,舒畅宜人,引得湖面乍起波澜,泛起粼粼波光。 老者拂须而笑,面露欣慰。众多听学弟子皆若有思索,齐齐对着老者俯身行礼。一派儒风雅正,师徒相宜的景象。 这稷下学宫虽并没有对外封闭,但到底号称云国最高学府,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来旁听的。 而今日,学宫之中能够有如此盛况,却是因为如今天下之中,颇有名望的贤者师明哲,于稷下学宫当众讲学。 这位师明哲, 也就是湖心亭之中讲学的老者,乃儒家当代司业,掌儒家训导之政,协助儒家门主,管理这偌大的儒家。 自萧承设立稷下学宫,召集百家贤士以来,除了阴阳、兵、杂这三家携全部弟子前来投效之外,其余诸子百家,都只是派来了一部分弟子前来。 各家为首带队之人,也多为门中二代弟子,隐隐有接触试探之意。 随着云国雄踞天南,进逼中原,国势日盛,似有问鼎天下的气象。同时百家之中,皆有子弟进入云国朝堂担任官职。诸子百家对于云国,这才越发重视起来,开始将门中有分量的人派来,主持云国门中事务。 这位儒家当代司业,著名贤者师明哲,便是为此而来。 师明哲来到云国之后,为秉持儒家“有教无类”之理念,便多次当众开坛讲学,让有心之人皆可旁听。 若遇到颇有才学的青年才俊学子前来求问,师明哲更是不吝相助,时常亲自答疑解惑。 如此行为,自然引得人颇有好感,甚至已经有不少云国年轻士子,还未进入稷下学宫之中,便已经跟随着师明哲身后求学。 而就在有士子还想要提问之时,立时便有儒家弟子快步走到师明哲身旁,附耳轻语几句。 师明哲眼神一动,缓缓起身,朗声道: “今日,便到这里吧!” 一众士子闻言,不好再询问,只得齐齐对着师明哲俯身一礼,齐声道: “恭送司业!” 师明哲起身,带着身边儒家弟子,快步离开湖心亭之中。 刚走至无人之处,便忽然一旁,听到意味深长的轻笑之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可知君子与小人……呵呵呵,那司业觉得,自己是小人,还是君子?” 话音刚落,一名尖嘴猴腮,相貌平平无奇,眼神之中却尽显狡诈的老者,自一旁走出,笑眯眯地看着师明哲。 师明哲身边随侍的儒家弟子闻言,顿时神色隐有不快,道: “还请公孙先生慎言!” 公孙颂毫不在意这儒家弟子的冒汗,用颇有深意的笑容,静静地看着师明哲。 公孙颂,名家贤才,当代出了名的善辩之人。 师明哲眼神一凝,却是微微抬手,阻止了身边儒家弟子之言,沉声道: “儒、名两家,有心举办一场论赛,以宣扬自家理念。我与公孙先生,还要细细商议此事,你们都先回去吧!” 一众儒家弟子闻言,犹豫一阵,终于是齐齐躬身一礼,道: “是,弟子等告退!” 等到众子弟离去,公孙颂当即嗤笑一声,继续道: “此处并无他人,师司业不妨说说,你可认为自己是君子?” 师明哲眼神毫无波动,只是沉声道: “君子有九思、四不,乃我儒家追求的圣贤境界,我自认才学不够,修为不足,实难称得上君子。” 公孙颂啧啧了两句,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 “也是,师司业狠辣无情,自己的亲传弟子都能够狠下杀手,如何能自认君子?不过你人前,又是一副温和老者的模样,对学生谆谆教导,也称不上小人……” 说到这里,公孙颂忽然眉头一挑,笑呵呵地道: “我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伪君子、假小人,才能够形容司业您了!” 到底是名家出身,别的不说,这毒舌的功力实在厉害。 饶是师明哲自认心性足够,此时也被拨撩地心头生怒火,不由得冷声道: “公孙先生,慎言!” 公孙颂闻言,面露错愕之色,然后突然嗤笑一声,指着自己道: “慎言?师司业可是搞错了!我名家弟子,可都是靠嘴吃饭的啊。” 师明哲眉头紧皱,眼神眯起,正欲反驳之时,便听到又一道冷冽声音响起: “两位若是还欲在这上面争执,便恕我不便陪同了!” 面容严肃,身形高大方正的老者,冷冷地看着争吵的二人,一副准备离去的模样。 师明哲、公孙颂也知道正事要紧,当即停止了争吵。 公孙颂转而看向他,笑呵呵地道: “可是纪堂主刚刚将我二人寻来的,现在又如何要走呢?” 这位老者,乃法家刑律堂堂主纪方。 法家之中设立律法堂,统属法家门中的嫡传弟子。这纪方,便算的上是法家的二号人物,名声甚大! 看到二人停下了争吵,纪方严肃阴沉的脸上,方才稍稍缓和下来,开门见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