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善玄方丈的讲佛已经持续了七日六夜 (第1/2页)
做南山寺的下一任方丈? 姜青玉一脸愕然。 做和尚? 那多没意思啊! 他的确暂时对男女之事没什么兴趣,可那只是为了专注修行罢了,不代表他愿意下半辈子常伴青灯古佛左右,孤独终老啊! 成了佛,那么些个漂亮丫鬟怎么办?总不能也一起剃了光头当尼姑吧? 那…… 自己哪还有心思诵经念佛啊? “父王,哪有赶着自己儿子剃度出家的?” 姜青玉难以理解: “而且……” “你不是还为我准备了很多门亲事么?” “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拒北王爽朗一笑,解释道: “青玉,你会错本王的意思了!” “本王可不是让你姜青玉剃度出家做和尚!你大哥和二哥都对男女之事一窍不通,只有你在此事上深得本王遗传,年纪轻轻便有了一群红颜知己!” “所以,本王眼下还指望你早日成婚生个孙子为姜家传宗接代呢,哪舍得让你去做碰不了女人的和尚?” “……” 姜青玉一脸好奇: “那父王的意思是?” 拒北王笑道: “自然用假身份了!” “你不必以王府世子的身份出家,但可以编造另一个身份加入南山寺,甚至……” “可以直接自称是南山寺隐藏的一尊佛,而后顺理成章地接替善玄成为下一任方丈,收集众生的香火愿力!” “成为方丈后,你也不用一直抛头露面,只需偶尔现身几次,再制造一些佛光梵音的异象,便可迷惑众生!” “以你摘星境的实力,做到瞒天过海,不让人怀疑,应该不难吧?” 姜青玉一脸恍然。 原来拒北王打的是这个主意! “容貌什么的,只要不是摘星境,料想也没资格看穿我的伪装。” “只是……” “我对佛经的理解很是粗浅,怕是会在讲佛中露馅,被人看穿不是真佛!” 姜青玉有点担忧,做方丈可不是有实力就够的,还得对佛理有足够深刻的见解,能一开口便让人大彻大悟! 显然,他不是这块料。 但拒北王却劝慰道: “没事,这一切善玄老方丈都会教你的。” “而且,此时老方丈正在南山寺开坛讲佛,正好你可以借此时机去听讲一二,试试看能否领悟一点佛理。” 提到开坛讲佛,拒北王又轻叹一声,脸上浮现一丝复杂: “忘了告诉伱,婉儿和青书眼下也正在南山寺上听善玄讲佛,你去了,刚好可以远远见她们一面。” 娘亲和大哥……在南山寺? “真的么?” 姜青玉微微一怔,下一刻又惊喜道: “那我这就去!” 他和娘亲、长兄分别已有十二年,眼下好不容易有了见面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说罢,他开始往外走去。 却发现拒北王停滞在原地,不曾挪步。 于是他疑惑道: “父王,你不陪我一起去么?” 拒北王摇了摇头,同时掀开袖口,解下了手腕上的一串佛珠,将其递给了姜青玉: “严松鱼还没离开并州,本王消失太久,定会被他发现,猜出本王是去了南山寺见婉儿和青书。” “如此一来,下次你娘想离开京城透口气可就难喽!” “……” 姜青玉微微皱眉,脸上浮现一抹杀机: “父王,我可以宰了这个老阉人!” 对于严松鱼,他可没什么好感,不但每年送来一枚有问题的九转金丹,必须亲眼看着拒北王当面服下,让其病情一年年加重,还带走了和自己相依为命十二年丫鬟立春! 不如将新仇旧恨一并清算,趁早宰! 可拒北王却劝阻道: “不可!” “严松鱼眼下还不能死!” “皇室刚死了一個许小寺,如果严松鱼再陨落,景宏必定震怒,会对国内逆反势力进行更深一步的清算,对本王的猜忌也会加重!” “此人随时都可以杀,但此时杀了,得不偿失。” “本王目前最缺的是时间!” 他将佛珠放到了姜青玉掌上,又叮嘱道: “此物是二十年前你四娘在南山寺为本王求来的,本王一直戴在身上,从未示于外人。你去了南山寺后,只要善玄方丈注意到这一串佛珠,自然会认得你是本王派去的人。” “切记,在南山寺上,不要和婉儿、青书有过多接触,以免被人看出破绽!” “楚国太子景渊也在坛下一同听佛,此子和他爹景宏一样,心机颇深,识人极准,你与他多说上一句话,日后去了京城便多一分被识破身份的危险!” “所以,你只能远远看几眼婉儿和青书,有什么话,等一个月后到了京城再说也不迟。” 姜青玉接过佛珠,点了点头。 南山寺上人多眼杂,会面倒也不急于一时。 “父王放心,我有分寸。” “不过……” “接替方丈的事情,又该如何与善玄方丈讲?他会同意么?” 拒北王算了一下: “今日是正月二十九,善玄方丈讲佛至今已有七日六夜!” “去年,北山寺的观日那一次讲佛足足持续了七日七夜!本王猜测善玄方丈为了维护南山寺名望,定会不弱于人!” “但……” “老方丈毕竟阳寿无多,再加上在得知六戒要在北狄立寺传教后,已经没了死志,所以想必至多只会再讲佛一二日,以防损耗太多阳寿。” “等讲佛结束后,你再去拜访,将本王的心思告诉他,想必老方丈是不会拒绝的。” “毕竟……” “早在二十多年前,本王打下幽州之时,这个老家伙便来找了一次本王,说要度化本王皈依佛门,洗去身上杀孽!” “当然,当时他没打过本王,所以此事便不了了之。” “但在几日前,本王去南山寺告知他六戒要在北狄立寺传教之事后,老方丈更是又一次提起了往事,还在惋惜本王不肯加入佛门的事情,说什么若是本王当初若是答应了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