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1章 可将长乐殿下许之!(4000字章) (第2/2页)
,纵然他再不愿意把这炼焦之法炼钢之法传出又如何? 且不说能不能完全守住,即便是守住了,人家也会想,你这到底想干嘛! 我们这还好好的,没反呢,你丫就这么藏着掖着,大造兵器,莫非,对我们有想法? 也因此,虽然心里想的是,绝对不能流传出去,尤其不能让世家门阀掌握,否则遗祸无穷,可实际行动上,却非但不能藏着掖着,还要主动。 这是一种态度。 表明的是信任,可以维持内部稳定,避免内部相互猜忌,内斗。 作为上位者,很多时候,也需要这样的妥协,否则,便是授人以柄,逼着下面抵触,唱反调,乃至于,造反。 当然,也不是谁都有资格的。 同样是门阀世家,那还有三六九等,亲疏远近,若说知情权,在场这些国之宰辅,国之重臣,理所当然有,可参与资格,只有长孙家。 而这样一来,虽说长孙家会因此而掌握高深的炼铁技术,但是,不至于大肆扩散。 长孙家但凡还有点脑子,也不会大量私铸兵甲,顶了天,就是武装一下家族那点护卫,私兵。 否则就不是他这当皇帝的想干嘛了,而是,你们长孙家想干嘛? 我那么信任你们,那么珍贵的技术,我交给你们,你们却背着我大量铸造兵器铠甲,莫不是,想造反? 只不过,如此之大的事情,光嘴上说也不行,还得有实物,还得有实际行动。 是以和谐的气氛中,一顿早饭吃完,会场,转移到军器监。 军器监,炼铁炉是现成的,稍微改改就行。 焦炭的炼制,也简单,少量获取的话,很容易。 这些工作,因为提前吩咐过,所以都做好了。 还有带回来那些残料,也已经在一个下午加彻夜的锻打中,成为兵器。 “这便是铸锅残余铁料所铸之兵,来来来,都试试。” 先试刀。 一把陌刀,三把横刀,李二二话不说,直接让拿了试。 长孙无忌也不客气,当即便拿了一把横刀,仔细端详起来。 与此同时,李靖拿了一把,房玄龄拿了一把,程咬金,则直接提了那把陌刀。 “好刀!” “陛下,这刀,真是铸锅残料锻打而成?” “看起来不错啊,就是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 “……” 都是行家。 哪怕房玄龄这种文臣,年轻时也是能上马冲阵杀敌的主,对于兵器的鉴赏能力不低。 长孙无忌就更不用说了。 家里就是干这个的,这刀好不好,他比任何人都能看出来。 也因此,心里居然有些庆幸。 好在是没有动长孙家的心思,否则,家里怕是真要改行做农具了。 等到硬碰硬的试过刀,程咬金则干脆挥舞陌刀,上演了一出挥刀斩马首的好戏,心中那股庆幸之感更甚。 房玄龄李靖等人也震惊得无法发声。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震撼,在炼焦,在炼铁,在,那红得发亮的铁水流出时。 那一刻,终于有人忍不住失声:“这,这真是炼铁?” “是啊陛下,这真是炼铁,俺怎么看着,像是炼铜炼金啊?” “匪夷所思,简直匪夷所思,从未想过炼铁可以如此简单,从今往后,我泱泱大唐再不缺铁矣!” “……” 俨然都被吓傻了。 铁之所以产量低,不是不知道好,而是技术不行,质量产量都上不来。 一旦能变成如冶炼金银黄铜一般,且不说质量如何,光产量上的增加,就足以吓死人。 李二叹道:“是啊,若非亲眼得见,朕也是不论如何不愿相信的。 这铁来得实在是太容易了,一座小炉,用人不足十个,一日下来,竟可出铁上千斤。 更何况,还不是一般的铁,而是钢,可直接用于锻造兵器铠甲的钢。 也正因为此,朕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特意安排这顿早食。” 言下之意,我也没办法。 其实我也不想的,可是,这个事情出来了,我能怎么办呢? 我能当它不存在吗? 我能放着不理吗? 长孙无忌苦笑:“陛下言重了,与此等炼铁术比起来,臣家的炼铁术,提鞋都不配,陛下便是选择不用,亦是理所当然。” 话虽如此,真要落得那般田地,少不得还是要挣扎谋划一下的。 众人心中不以为然,却也无人说破。 程咬金哈哈笑道:“陛下,没猜错的话,这焦炭炼铁之法,是出自俺那陈老弟吧? 俺那个陈老弟啊,简直就是个天才,就比俺差那么一丢丢,俺严重怀疑,那是俺失散多年的亲弟弟!” “……” “……” 果然,还是那么的不要脸。 这话一说,避瘟神一般,众人纷纷拉开距离。 紧跟着房玄龄道:“此功劳实在是太大了,不论何人所创,皆胜过千军万马,故,臣请陛下重赏。” “臣请陛下重赏!” “臣请陛下重赏!” “……” 霎时间,气氛便变得炽烈起来。 便连长孙无忌,也带着几分敬佩,加入请赏行列。 因为铁这个东西,真不是别的,其重要性,无可替代。 当然,这也是一种默契。 说白了,这种事,固然要赏,可君王一意孤行的赏,和臣子们一致认为当赏,还是不尽相同的。 这种事,最好是臣子们提出来,然后君王半推半就,可,同意,我看行,就这么办。 而不是君王提出来,然后一帮臣子在那里讨论,合不合适,应不应该,行还是不行。 简而言之,做最终裁定的应该是君,而不是臣。 基于同样的道理,该怎么赏,也得臣子提议才好,尤其官升得那么快,身为皇帝俨然都不好意思提升官这回事的情况下。 可话又说回来,这到底怎么赏呢? 铁这东西,不是别的,这玩意,不封个国公,感觉也说不过去啊! 可是,真的能这么直接给国公么? 就不说其它朝廷官员们怎么想了,真要封国公,扪心自问,他们之中大多也是不乐意的。 良久,长孙无忌沉声道:“巨鹿侯之功,论理,一个国公之位不在话下。 然到底年少,冒然赐予,恐是祸非福,故臣以为,爵位可缓上一缓,晋县公即可,郡公国公之位,可待其年岁稍长,再行册封不迟。 另,巨鹿侯天纵奇才,世间少有,同辈之中无人能出其右,臣私以为,可将长乐殿下许之!”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