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249章:大明远征军,永镇安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大明远征军,永镇安南! (第2/2页)

其次是交通上,两个地区距离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可谓半斤八两,云南由于需要穿越云贵高原,实际上的通行难度更大。但到后世,沐英一家镇守的云南,最终成为不可缺割的一部分,而安南,在朱棣手中短暂恢复建省,依旧彻底分开。所以朱英非常清楚,要想真正的收复安南,将其作为大明后花园的粮食基地,就必须不断有人过去。所以挑选的将士,不仅仅是面前的三千人,包括另外的四万七千人,都是以单身汉为主。把安南的土地分给五万将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这些将士们世世代代的镇守安南。加上以刘胜,李秀才为主的教化团队,以汉文化对安南土司的培养,达到大面积汉化的可能。到了那个时候,安南将会是中原王朝真正不可或缺的一省。看着面前不动的三千将士。朱英再次大声道:“你们前去,代表着我大明,本王为你提高了军饷,许诺了土地,还答应给你们安排成家。”“尔等作为本王亲卫,此次五万大军中,最差的也是担任小旗官。”“在这里,我要给你们重新立下规矩。”“不管是在大明境内,还是到安南境内,管束好你们手下的兵,对于百姓须秋毫无犯,尤其是到了安南,不得接受任何人的钱财物品。”“虽然你们身处他乡,但在心里一定要记清楚了,你们是本王的亲卫,你们是大明的将士,你们的忠诚,将永远的奉献给大明。”“或许对于安南,你们很陌生,甚至大多数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只知道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但你们也要记得,不管你们在哪里,大明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若是有谁不服我大明王化,用你们手中的刀剑告诉他们,什么叫煌煌天威!”最后一句,朱英发出惊天怒吼,下首三千将士,更是热血沸腾。齐声大喝:“大明万岁!大明万岁!大明万岁!”在这铺天盖地的呼声中,朱英轻声说道:“安南,即是大明!”......五万将士,还有随同的读书人,农夫,工匠,及以刘胜为首的三百多曾经群英商会成员,出发安南。在这其中,刘胜的马车旁边,更有五个偌大的木箱子。这五个大箱子装着的,是大明最新印出来的宝钞。是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宝钞,而这些,就是朱英给刘胜开银行的。这些宝钞有特殊的加印,和目前大明所通行的宝钞有所不同,算是特地为安南那边印制的。也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破坏大明的经济,毕竟这里面的宝钞,真的不少。只有当安南成为大明省会,刘胜封为安南王的那天,这些宝钞才会被大明朝廷所认可。数日后,秦淮河畔的院子里,“小青,你说大军都已经出发五日了,为何殿下又好像将我忘记了一般。”陈慕月看着院子里的池塘,向旁边的小青问道。“公主,这事肯定不能急呀,小青前日出去买菜的时候听别人说,咱们大明的皇帝,官员,可是每天都非常非常忙的呢。”“可不跟安南那边一般,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想想也对,大明怕是有安南数十倍那般大,也是一个皇帝,肯定是非常不同的。”“再者说了,殿下帮公主出五万兵,说不定现在还被皇帝训斥着呢。”小青帮忙解释着说道。陈慕月这般听闻,连忙问道:“殿下不会有事吧,若是因为出兵的事情让殿下被陛下所训斥,可就是我的罪过了。”小青沉吟解释道:“应该是不会的,郭公公曾经说过,皇帝是最疼殿下的呢。”陈慕月这才轻轻松了口气,道:“这就好,只希望殿下百忙之余,能够想起我。”“公主放心吧,五万兵都为公主出了,怎么可能忘记。”小青笑嘻嘻的说道。陈慕月闻言,也开心起来。这世上除了殿下,还能有谁为自己出兵五万呢。不过陈慕月也在心中告诫自己,入了宫后,便就是殿下的人了,到那个时候,一切当要为殿下考虑。......此时,坤宁宫中,朱英正看着面前的齐泰,或者应该称呼为齐德。“爷爷有交代让你到我这里来,有负责什么事情吗。”朱英问道。齐泰躬身道:“陛下让臣过来,并没有具体吩咐是何等事情,只是让臣一切听从殿下的指示。”朱英点点头,说道:“本王知道你,洪武十八年的进士,听说自入朝为官以来,在事务的处理上,你从来没有出过任何过错。”齐泰回道:“这都是臣的本分。”朱英道:“好一个本分,说得好!”“现在本王手中,就有一个事情需要处理,当是需要齐主事当一回钦差大臣,帮本王跑一趟河南,调查一番。”齐泰听到这话,立即表示道:“臣遵令,只是不知殿下需要调查何等事务。”朱英半眯着眼睛,道:“河南今年灾荒不断,又有瘟疫横行,所幸这些都过去了。然而若是本王猜得没错的话,百姓手中的土地,恐怕都不在了。”“河南,不能成为下一个江南,所以本王需要你,认真的核查目前的情况,然后将其整理成册,汇报过来,可能做到?”齐泰拱手作揖道:“臣必不负殿下所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