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338章:待到来年春开时(月底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章:待到来年春开时(月底求月票) (第2/4页)

死,可废掉王位,收回藩地,还是没有丝毫问题。在第三天的时候,朱棣听着外面斩首谋刺数千人的消息,整齐衣冠,静候宦官上门。然宦官确实上门了,带来的却是父皇接触禁足令的消息。这让朱棣都有些懵圈了。感情自个多想了?仔细想去,疑惑丛生。朱英可不是个良善之人,这一点朱棣早就知晓,在西域的那些事迹,心狠手辣可不在少数。怎就轻轻放过自己。是没把自己当成对手,亦或是单纯做给父皇看?“有没有这种可能,太孙殿下当真是想表叔镇守倭国,教化外民。”李景隆犹豫一番后说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结合太孙殿下在京师前后所有动作来看,李景隆真的没有觉得有这对燕王的感觉。毕竟在皇宫中,就连朱允炆如今占据东宫,太孙殿下也没表达出什么太过于强烈的其他意思。入住东宫,本就是目前的太孙殿下所正常行事,名分大义上,亦无可厚非。若说装作如此,以太孙殿下之聪慧,可真没什么必要。唯一的解释,是太孙殿下,真没把东宫放在心上。体恤军户老兵,可说谋取军中威望。早朝在午门为百官赐下早点,那可不是说谁都会想到的。古往今来,即便是再过贤明的君王,也没有这个动作的,唯有真心为百官着想,才能如此。这般看来,李景隆是真心感觉不到太孙殿下的狠辣,唯有仁义良善。“谋刺之事,跟本王有和干系,本王还不屑做那下作之事。”朱棣冷哼一声,答非所问。其实在朱棣的心中,已然觉得朱英确实没有刻意来打压他。而现在这种感觉,反而有一种为朱英驱使的意味。话说回来,朱英为太孙,日后继皇帝位。他为藩王,本就是君臣,即便为前锋大将,也符合法理。“真希望早些去打倭国,本王不想在这京师久留了,景隆,最近可有什么优秀的学子,可愿随本王前往倭国的。”朱棣补充说道。现在他的心绪有些凌乱,一肚子的不爽,就想着找个地方发泄。现在看来,征伐倭国,才是他最好发泄的最好。想起倭国那些倭寇,朱棣眼中冷色闪过。李景隆闻言,微微一笑道:“表叔放心,我已经联络诸多好友,尽皆表示可为表叔效力,亦有多人联系老家好友,愿举荐一番。”“至少当有百人相随,亦是不错。”听到这话,朱棣的眼中闪过喜色。他知道李景隆在文人那边的名声不错,没想到这般给力,这才多久,就已经有百人了。好歹去了倭国,也能凑出个百官来,不至于无人可用。“辛苦景隆了,这一杯,敬景隆。”朱棣举杯道。、李景隆也端起酒杯道:“共饮!”两人一口饮尽,李景隆接着说道:“倒也并非是侄儿功劳,如今大明学子众多,科举难过,亦是有传闻科举将会大改,翰林院正在编撰新的典籍。”“学子们寒窗苦读,一朝改革心血尽废,哪肯甘心。”“前途不明,加之表叔名声威望显着,自有功劳,领军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区区倭人,任谁都能知晓,怎会是表叔对手,藩国初立,正是人才稀缺之时,早些过去,自为元老重臣。”听着李景隆的话,朱棣脸色喜色渐溢。打倭国他一直很有自信,现有文人百位相随,不愁无人可用。只希望早些过去,到了那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也无须在这京师中,踌躇度日。‘再有三月光阴,便就是征伐倭国之时,且再忍三月即可。’想到这里,朱棣再次喝光杯中酒,以解忧愁。......在这个时候,高丽这边,变故正在发生。十一月除,高丽附近的天气已经变得寒冷起来,军中将士,也开始以篝火取暖。“国师,对马岛有消息传来,因征伐倭国本土,所以损失惨重,目前八万大军,有三万覆灭。”“不过倭国那边,也不好受,约有伤亡两万余众。”釜山,军营大寨中,卫光像向姚广孝汇报道。姚广孝闻言有些诧异,他没想到这些高丽军也能有如此战绩。以往来说,高丽常年都是被倭国吊打的对象,往往数千倭寇,就敢于冲击高丽上万大军。现在这伤损虽然没有一比一,但也是极为不错了。“没有谎报军情吧。”姚广孝问道。卫光摇头道:“应该也是相差不大,那边的探子,也在暗中有消息传来,且收获也颇为丰富,想来勉强能渡过冬季。”稍稍迟疑了一下,卫光继续道:“暗探传信,那些将军似乎准备在寒冬来临之前,再行一次侵袭之事。”姚广孝倒也不觉得意外,道:“这番再战一次,掠夺足够的粮食,也能减少将士数量,便就能稳稳渡过严冬了,想来这一场,定然是要开打的。”卫光闻言,心中思索一番问道;“国师,我等是否也当参与一番,或者再派出一些将士过去。”“如今军中粮食已然有些不够了,太孙殿下那边的计划,遭到了他人从中作梗,现在已经没有人运粮过来。”说到这里,卫光就有些气愤。本来粮食在源源不断的运来,加上大军本身的收集,足可以安稳渡过冬季,静带明年开春。可在大明边疆,突然盛传群英商会为大明皇太孙所掌,暗中探查大明外情况,多为细作。如此一来,不管是高丽本土,亦或是其他部族,都开始转变了态度。最为重要的是,没人给釜山这边国师大军送粮了。姚广孝眉头微皱,不过神色还算是镇定。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扰到他的心境了。“传信高丽王,同时也传信李成桂大将军,让他们运送足够的粮食过来。”姚广孝平静的说道。“这....”卫光微微停顿了一下后道:“国师,怕是李成桂不会答应吧。”姚广孝卷了十几万大军跑到釜山沿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是抽光了群英商会在这边的班底。也让真正的矛盾,直接暴露出来。虽然没有明面上和李成桂闹翻,可想而知李成桂也不可能傻乎乎的还给送粮食来。即便是十多万大军饿死大半,李成桂只会拍手大笑,幸灾乐祸,求之不得。他巴不得一举将这些军队收归己有。彻底掌控高丽。至于明面上的高丽王,不过以傀儡,卫光连提都懒得提。姚广孝让给高丽王送信,不过习惯使然,毕竟作为汉人,姚广孝在大义上,较为注重。“咱们军中余粮,还可够吃多少时日。”姚广孝淡淡问道。卫光心中计算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